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 1.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B . 学生书桌高约为2000mm C . 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120次左右 D . 在中考体育模拟测试中,50米跑优秀考生成绩平均速度可达
  • 2.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北方冬天洁白的雾淞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 B . 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C . 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 D . 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 3. 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移动游码
  • 4. 吉他是一门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乐器,如图所示,吉他有粗细不同的六根弦,又叫六弦琴。在左手不按弦时,右手拨动细弦发声的音调比粗弦高,则此时细弦比粗弦发声时( )

    A . 振幅一定更大 B . 振幅一定更小 C .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D .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 5. (2020九上·揭西月考) 一个容器能装1kg煤油(ρ煤油=0.8×103kg/ m3),用来装水,最多能装(    )
    A . 0.8kg B . 1kg C . 1.2kg D . 1.25kg
  • 6. 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次声音,这三次声音依次是由下述哪一组介质传播的( )
    A . 钢、空气、水 B . 钢、水、空气 C . 水、空气、钢 D . 空气、水、钢
  • 7.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中做法中不妥的是( )
    A .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被测液体中 B .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C .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立刻读数,以减小误差 D .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 8. 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狂奔,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333分钟!据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 . 1.5亿千米 B . 150亿千米 C . D .
  • 9. (2022·朝阳) 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雨后彩虹 B . 海市蜃楼 C . 镜花水月 D . 立竿见影
  • 10. 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 B . “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C . “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 D . “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 11. 2023年9月30日,在杭州亚运会比赛中,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全红婵、陈芋汐获女双10米跳台项目冠军。在比赛中,她们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从侧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图所示。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评委 B . 跳台 C . 陈芋汐 D . 水面
  • 12. (2022·徐州) 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第13-26题每空1分,其他各题见试题说明,共46分)
  • 13.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为了减小运载火箭的体积,常采用的方法使气态氢、氧液化后分别储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氢、液态氧的沸点分别是-263℃、-183℃。若从液态空气中提取这两种气体,最先被分离出来的是
  • 14. 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木块长度的示意图,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木块的长度是cm。

  • 15. 同学们每天早晨起来洗漱时要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的面容,我们在平面镜中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这是由于(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当我们走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 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石头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该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块石头的质量为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 , 则该石头的密度是

  • 17. 小明感到有些头疼乏力,于是妈妈给了他一支体温计来来测量体温。如图是他测得的体温计读数情况,可看出此时小明的体温为℃。

  • 18. 某校去研学旅行,在乘车途中,小兰同学看到路旁树木向后退,她是以(选填“地面”或“车”)为参照物。当车辆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则车辆到达游客中心至少还需要min。

  • 19.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唐朝诗人高适《别董大》里的诗句。诗中“雪纷纷”是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 20. 我们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瓶内气体的质量,体积,气体的密度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的。
  • 22. 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23.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三原色的光叠合而成的,这光的三原色是红、、蓝。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瓷盘呈色,香蕉呈色。
  • 24. 一辆油罐车中装了的油料,小明想知道所装油料的质量,但不知道其密度大小,便从车上取出的油料,测得其质量为24g。那么这种油料的密度是 , 油罐车上原先所装油料的总质量是kg。
  • 25. 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选用白色硬纸板表面要做成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这样我们就能从各个方向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 (2) 小红同学把硬纸板B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硬纸板的(选填“上”或下”)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3. (3)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看到了反射光线恰好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的;
    4. (4) 实验中将纸板沿ON对折,发现描绘反射光线OF与入射光线EO完全重合,马上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同桌提醒要多做几次实验,是因为____(选填字母代号)。
      A . 多次实验,减少误差 B . 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 26. 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由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表示相应路程,经过B、C两处时电子秒表显示的时刻(h:min:s)如图所示。

    1. (1) 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电子秒表。
    2. (2)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 (3) 实验中测得路程的平均速度为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 那么,的大小关系是(选填“>”、“<”、“=”)。
    4. (4) 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斜度较(选填大或小)。
  • 27.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 28. 如图表示牙医借助镜子观察患者牙齿,请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牙齿的光路图。

  • 29. 元旦期间小华和爸爸乘坐G482次高铁列车从连云港出发去北京参观园博会。如表为G482次高铁列车从盐城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

    时间

    盐城

    连云港

    日照

    青岛

    济南

    北京

    到站时间

    16:30

    17:18

    17:57

    19:44

    21:52

    发车时间

    15:00

    16:32

    17:21

    17:59

    19:50

    里程

    0

    175

    275

    354

    702

    1119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 (2) 若行驶途中列车以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桥长6.1km,列车长为200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