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 (2022八上·文登期中) 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 . 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 丙图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 丁图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 2.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水中的倒影
    B .
    影子的形成
    C .
    雨后的彩虹
    D .
    海市蜃楼
  • 3.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 . 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 . 在第5.5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 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80℃ D . 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 4. 2022 年10 月31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 密度大    熔点高 B . 密度大    熔点低 C . 密度小    熔点高 D . 密度小    熔点低
  • 5. 我县全部中小学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口及校园里都安装了“电子眼”,做到监控全覆盖,关于“电子眼”的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相同(  )
    A . 平面镜 B . 照相机 C . 投影仪 D . 放大镜
  • 6.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从外部看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侧面有小水珠产生。在白霜和小水珠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 . 升华 汽化 B . 熔化 凝华 C . 凝固 液化 D . 凝华 液化
  • 7. 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煤油,如题7图所示,其中盛水银的容器是(ρ水银>ρ>ρ酒精>ρ煤油)(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8. 衬衫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这些数字代表领口的周长,则它的单位是,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填写合适的单位),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9. 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里悬挂着“肃静”牌,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了噪声,街头的噪声监测仪上基本保持在50 左右。某同学学习了物理后,想利用声波来消除水垢,他将清洗液倒入管道,然后向管道发射超声波,达到清除水垢的目的,这主要运用了声音(选“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 10. 小明读古诗时常常联想起物理知识,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小明透过窗户向外看去,看到太阳光透过街边的梧桐树树叶缝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1.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手不会被烫伤。
  • 12.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则甲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 13. (2020八上·寿阳期末) 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 14. 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质量、体积、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共7分,3+2+2=7分)
  • 15.
    1. (1) 如图,根据水中的折射光线画出空气中大致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
    2. (2)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3. (3) 如图,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已知一条沿水平方向的入射光线,作出光在潜望镜中的光路。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
  • 16.



     

    1. (1)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由图可知,物体A的长度是cm;用机械秒表测得某一运动员的运动时间如图所示,该时间是s;用体温计测得某一患者的体温如图所示,该患者的体温是℃。
    2. (2)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时应选择较(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②实验时应该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③实验时为了探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将蜡烛A逐渐远远离玻璃板,要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应将蜡烛B向(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

      ④移去蜡烛B,在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实”或“虚”)。

  • 17. 小华和小明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 (1) 小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8g,然后将牛奶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g;
    3. (3) 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40mL,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kg/m3 ,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值和真实值相比偏
    4. (4) 小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已知水的密度为ρ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擦干再装满牛奶,;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

  • 18. 小阳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 (1) 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2. (2) 如图所示是两杯正在加热的水,杯中温度会保持不变的是(选填“甲” 或“乙”)。 
    3. (3) 小阳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 (4) 她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5. (5) 小阳想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待水沸腾后她把酒精灯撤掉,观察到杯中的水不久后停止沸腾,由此可知水沸腾除了要达到沸点外还要继续(选填“吸热”或“放热”)。
五、计算题(19小题7分、20小题6分,共13分)
  • 19. 一块碑石体积为30m3 , 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碑石样品完全浸没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150mL,求:
    1. (1) 所取的碑石样品的体积是多少?
    2. (2) 这块碑石的密度是多少kg/m3
    3. (3) 这块碑石的质量是多少吨?
  • 20.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 (1) 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 (2) 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9分)
  • 21.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牵手太空

    神舟十二号,简称“神十二”,如题21图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开展了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 (1) 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____
      A .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 . 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 .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 (2) 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压缩体积和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3. (3) 为了减轻火箭自身的质量,箭体应选用密度较的材料。(选填“大”或“小”)
    4. (4) 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人们常把飞机比做银燕,其实,飞机是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合金。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铆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

    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遨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以前,这个“会飞的金属”,还只能飞翔在地球附近的高空,可是从1957年起,随着人造卫星与宇宙火箭一个个接连上天,铝就成了“飞天”的原材料,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密封外壳与第二颗人造卫星的动物舱,以及球形容器都是铝合金做的。

    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尽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1m3的泡沫铝,只有178kg,而1m3的水有1000kg,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飞机上的铆钉、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等许多部件都是用硬铝做的,因为硬铝既保持了特性,又克服了的特点。
    2. (2) 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因为它的“肚子里”尽是氢气泡,密度比水要 (选填“大”或“小”),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 体积相同的铝的质量约为泡沫铝的 倍(取整数)另外泡沫铝还具有、不易锈蚀等特点。
  • 23.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 (1)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 (2) 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实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 (3) 在上述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 (4) 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该同学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水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选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将(选填“变暗”或“和原来一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