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如图所示,小红所坐凳子的高度h约为(  )

    A . 0.4cm B . 4cm C . 0.4m D . 4m
  • 2. 小红大声朗读,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 3. 如图所示,描述了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情景: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酒客以为杯里有蛇。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

    A . “蛇影”是光反射形成的 B . “蛇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蛇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D . “蛇影”是实像
  • 4. 如图所示,小明正跑着下电扶梯。旁边有人提醒道:“这样很危险,乘电扶梯时应该站着不动。”这里“站着不动”是相对于(  )

    A . 商场里的地面 B . 人所站的阶梯 C . 展柜里的商品 D . 迎面而上的乘客
  • 5.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在白天给石头开一个洞,再往里灌满水并封实,水结成冰后石头就裂开了,这种方法利用的是(  )
    A . 水结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 . 水结成冰密度变大,体积变大 C . 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体积变大 D . 水结成冰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 6. 如图甲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低于0℃,这时发现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  )

    A . 冰块中加入盐可以提高冰的熔点 B . 白霜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 C . 白霜是罐内冰“渗透”出来的小冰晶 D . 白霜是周围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7. 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f=10cm B . f=5cm C . f=8cm D . f=12cm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 可以传声,且声音能传递 

  • 9. 如图是示波器上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可知:两种声音的音调 ,响度 ,音色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 10. 照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当人与镜面相距0.6m时,人离像的距离是 m;远离镜面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 小明用透镜观察自己的手指,现象如图甲所示,则他用的是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若要图甲中手指的像变得更大,透镜应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手指;如图乙所示,通过此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房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 12. 在“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若用图甲的加热方式,固态碘会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若用图乙的加热方式,碘锤内 出现液体(选填“会”或“不会”)。(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

  • 13. 如图是小明匀速跑步的过程中,某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是 (选填“速度”或“路程”);小明这样跑10s通过的路程是 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表示 

  • 14. 图甲是带体积刻度的油瓶,它的质量m与油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油的密度为 g/cm3 , 空油瓶的质量为 g,油的体积V1为 cm3
三、作图题(共7分)
  • 15. 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一束光射向水面O点,入射角等于53°。

    ①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②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③标出S经水面所成的像S′的准确位置。

  • 16. 如图所示,烛焰上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心O。

    ①画出光线AO经透镜后的光线;

    ②通过作图找到点A经透镜所成的像A′的位置。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
  • 17. 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 1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当玻璃板放置如图甲所示时,(选填“能”或“不能”)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此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如图乙,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眼睛应按照 (选填“a”或“b”)的方法观察光屏,若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

  • 19.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 (1) 为了完成本探究实验,温度计应该选用 ____(填选项)。
      A . 煤油温度计(量程为﹣20℃∼120℃) B . 酒精温度计(量程为﹣35℃~78℃)
    2. (2) 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3. (3) 有a、b两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绘制出图乙所示图象,则:

      ①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②若两组数据不同是实验时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则a组烧杯中水的质量较 

      ③除水的质量外,造成两组数据不同的原因还可能是 (多项选择)。

      A.水的初温不同

      B.水上方的气压不同

      C.酒精灯的火力不同

      D.是否在烧杯上加带孔的盖

  • 20.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石头的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甲所示,接下来调节天平平衡的操作是 
    2. (2) 调节天平平衡后,测得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石块的质量为 g。
    3. (3) 接着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 cm3 , 石块的密度为 g/cm3;测量体积时,若石块在量筒中未完全浸没时就读数,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请利用下列实验器材,测量出盐水的密度。补充实验步骤和盐水密度的表达式。实验器材:无砝码的天平、量筒、水、盐水、两个相同的烧杯。

      ①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适量的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并把它们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左盘放盐水杯;调节 ,使天平平衡,记录 

      ②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

      ③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用测量物理量的符号和ρ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
  • 21. 如图是科创小组用PLA塑料,利用3D打印机打造的空心蜗牛,其质量是100g3;为了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科创小组还打印了一个体积为40cm3的实心长方体,其质量为50g。求:

    1. (1) PLA塑料的密度;
    2. (2) 蜗牛空心部分的体积。
  • 22. 某司机驾车在直线道路上匀速前行,发现正前方30m处突发事故,司机经0.4s反应时间踩下刹车,在事故点前9m的位置停下。汽车全过程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 (1)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2. (2) 从踩下刹车到车停下,汽车的平均速度;
    3. (3) 若司机饮酒导致反应时间是平时的3倍,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在事故点前停车。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
  • 23. 阳光下的世界五彩缤纷,但大部分物体并不会发光。为什么能看到它们颜色的不同呢?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图所示,在不透光的房间里,当用白光照射时,他看到白色的花瓶、红花和黄花,他看到红色的花瓶和红花,黄花变黑,他看到黄色的花瓶和黄花,红花变黑。小明猜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 (1)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它们表面发生 后进入我们的眼睛。
    2. (2) 若小明猜想是正确的:

      ①用红光照射时能看到红花是因为它反射 光,而黄花变黑是因为它 (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

      ②当用 光照射时,他会看到红花和黄花均变黑。

    3. (3) 在炎热的夏天,为了能凉爽一点,白天出门最好穿 (选填“白”或“黑”)色的衣服,理由是 
  • 24. 如图是小明用小药瓶、细玻璃管和酒精制作成简易温度计。
    1. (1) 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的 原理制成的。
    2. (2) 小药瓶的材质应该选择 (选填“软塑料瓶”或“硬玻璃瓶”)。
    3. (3) 给温度计标刻度时,将小药瓶分别放在20℃和60℃的水中,并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A和B,其中将小药瓶放在20℃的水中对应的液面位置是(选填“A”或“B”);把小药瓶放入另一杯温水中,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为C点,AC间距为5.00cm,AB间距为8.00cm。则标记C点所对应的温度为℃。
    4. (4) 小明上网查到:酒精的温度每改变1摄氏度,其变化的体积和它在0℃时的体积之比是一个定值。如图中能大致描述酒精体积随温度变化规律的是 

    5. (5) 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可采取的办法有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折射法测糖度

     糖度是指溶液中糖分质量在溶液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折射法是测量溶液糖度一种常用的方法。我们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介质的折射率越大,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糖溶液的折射率比空气的折射率大。蔗糖溶液的浓度越高,它的折射率就越大。在一定条件(同一温度、压力)下,只要测出糖溶液的折射率,就可以推算出溶液的含糖率。

    图1甲所示是一种糖度计,量程0﹣20%,分度值0.1%。其工作原理如图1乙所示,折射角随溶液糖度的变化而改变,导致光照亮的刻度屏区域不同,如图丙所示。这是应用了光发生折射时,两介质的折射率相差越小

     ①折射率是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1. (1)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小,则玻璃的折射率 水的折射率。
    2. (2) 如图2所示,当三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时,折射出三束光线(选填“a”“b”或“c”)。如果在玻璃上方均匀铺上糖溶液,“暗区”与“亮区”的分界线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 (3) 图3是一瓶蔗糖水溶液的标签,糖度和密度信息已缺失。若取出10g溶液,用40g纯净水稀释,如图1丙所示,则稀释液中糖分的质量为 g,这瓶蔗糖水溶液的糖度为 %,密度为 g/cm3。(含糖量是指每1mL糖液中所含糖分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