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 1. 清朝时上书道光帝、亲赴广东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是( )
    A . 郑成功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邓世昌
  • 2.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
    A .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B . 同盟会的成立 C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 . 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 清朝海防空虚 C .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 . 西方列强想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 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世界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强盗是( )
    A . 英军 B . 八国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美俄联军
  • 5. 为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关天培
  • 6.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成立同盟会 B . 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 . 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 D . 接受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
  • 7. 1919年6月20日,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9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 . 北洋政府取消了“二十一条”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 . 国共合作实现
  • 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 .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 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 9. 下列四组词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顺序是( )

    ①国民革命 ②民主、科学 ③变法维新运动 ④三民主义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②③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④②①
  • 10. (2016八上·湘潭期末)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校长是(    )

    A . 孙中山 B . 毛泽东 C . 周恩来 D . 蒋介石
  • 11.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不包括( )
    A . 国民党内的亲日派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 B .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C .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D . 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的努力
  • 12.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重庆谈判
  • 13. 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这段文字应写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
    A .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14. 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 . 黄埔军校 B . 北伐战争 C . 五四运动 D . 抗日战争
  • 15. (2016八上·湘潭期末)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平型关大捷 C . 百团大战 D . 渡江战役
  • 16. (2016八上·湘潭期末) 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 . 挺进大别山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平津战役
  • 17. 有一个电影情节: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些解放军将领正在研究作战方案,从地图中可以看到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地名。该电影情节可能预示着哪场战役即将开始(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8. “他中过状元,倡导实业救国。”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
    A . 詹天佑 B . 侯德榜 C . 张謇 D . 严复
  • 19.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指( )
    A . 洋务运动期间 B . 戊戌变法期间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 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 20. 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
    A . 洋务运动 B . 变法维新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 21. 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在对应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官兵英勇抵抗,涌现了关天培、陈化成等英雄人物。
    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计250多万平方千米。
    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口号是“扶清灭洋”。
    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有奕䜣、左宗棠、曾国藩和张之洞等人。
    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民主”“民族”“民权”三大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陈独秀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使中国制碱技术跃居世界前列。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民革命时期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 他发言的主要内容是,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左”的军事路线的错误和该错误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作辩护的观点。他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摘编自伍修权《我的历程》

    1. (1)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这体现了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双方合作建立了什么军校?
    2. (2) 材料二中的“发言”出现在哪次会议上?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军事和思想方面做了哪些调整?
  • 2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109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被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1. (1) “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说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 (2) 从109年的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 24. 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仔细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上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为中国思想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图中的作品,分别指出图1、图2、图3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1. (1) 图1中的历史人物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 (2) 图2中的历史人物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中影响最大的是哪本书?在这本书中,他宣传了哪些进步的观点?
    3. (3) 图3中的刊物是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这场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到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从分布上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畸形的病征……(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短暂的春天”出现的时间,并指出1895—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 26. 关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八年级(3)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甲:虽然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是值得肯定的。

    学生乙:戊戌变法时,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中国早就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了。

    学生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其功绩闪耀着光芒。

    学生丁: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

    1. (1) 你能找出上述评论中其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改正过来。
    2. (2)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写出每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各一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