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湘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3-10 浏览次数:7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清朝时上书道光帝、亲赴广东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是(    )

    A . 郑成功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邓世昌
  • 2.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同盟会的成立 C . 国民党政权垮台 D . 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 清军海防空虚 C . 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 . 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 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世界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殖民强盗是(    )

    A . 英军 B . 八国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美俄联军
  • 5. 为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关天培
  • 6.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成立同盟会 B . 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 . 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 D . 接受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
  • 7. (2016八上·丹徒期中)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 . 取消了“二十一条”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 . 国共合作实现
  • 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 . 领导工人运动 C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 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 9. 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①国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②③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④②①
  • 10.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校长是(    )

    A . 孙中山 B . 毛泽东 C . 周恩来 D . 蒋介石
  • 11.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 . 国民党内亲日派企图置蒋于死地 B .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C . 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D . 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努力
  • 12.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重庆谈判
  • 13. 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文字应放置哪个纪念馆门前(    )

    A .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纪念馆 C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14. 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 . 黄埔军校 B . 北伐战争 C . 五四运动 D . 抗日战争
  • 1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平型关大捷 C . 百团大战 D . 渡江战役
  • 16. 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 . 挺进大别山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平津战役
  • 17. 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些解放军将领正在研究作战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到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地。这预示着哪场战役即将开始(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8. “他中过状元,……最后实业救国。”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

    A . 詹天佑 B . 侯德榜 C . 张謇 D . 严复
  • 19.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

    A . 洋务运动期间 B . 戊戌变法期间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 解放战争期间
  • 20. 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二、<b >判断题</b>
三、<b >材料解析题</b>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2. (2) “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 (3) 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 32.

    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仔细观察如图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对中国思想进步做出了贡献。结合图中的作品、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 (2) 图一中的历史人物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

    3. (3) 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那些进步的观点?

    4. (4) 图三中的刊物《新青年》是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这场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 33. 在学过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后,初二(三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

    学生甲:虽然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是值得肯定的。

    学生乙:戊戌变法时,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中国早就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了。

    学生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其功绩闪耀着光芒。

    学生丁: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1) 历史诊所:你能诊断出上述同学的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改正过来。

    2. (2) 说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写出每一阶段的代表性的人物各一人。

    3. (3) 经过激烈争论,有的同学突发奇想,认为我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就是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现代版。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并联系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实际,回答:你认为这些同学的观点对不对?请阐述你的观点。

  • 3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年。请回答:

    1. (1) 长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哪里出发?长征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 (2)

      如图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④②①③ B . ④②③①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④③①
    3. (3) 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4. (4) 长征精神有哪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