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

更新时间:2024-03-04 浏览次数: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字词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dōng yóu

    chē gài

    biàn dòu

    tàn tāng

    yì qiū

    tōng guó

    hóng hú

    fú ruò

  •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shú  shóu)(nǔ  rǔ)多知乎?
    2. (2) 使弈秋(huì  huài)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3. (3) 为是其智(fèi  fú)(yú  yù) 曰(rì yuē):非然也。
    4. (4) 一心以为有鸿(hú gào)将至,思援弓(zhuó jiǎo)而射之。
  • 3. 选字组词。

    【俱 惧】 恐      怕     全      

    【援 缓】 支      慢     声      

    【盂 孟】 盘      子     痰      

    【弈 奕】 棋      博     文采

  • 4.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 (1) 使弈秋二人弈 字音: 字义:
    2. (2) 孔子不能也   字音: 字义:
    3. (3) 孰汝多知乎   字音: 字义:
  • 5. 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A.指弈秋的教诲。 B.它,指天鹅。  C.他,指专心致志那个人。  D.结构助词的

    1. (1) 虽与之俱学,弗若矣。
    2. (2) 一人虽听
    3. (3) 通国善弈者也。
    4. (4) 思援弓缴而射
  • 6.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 (1)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 (2)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 (3)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 (4)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7. 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文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2. (2) 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表现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 (3) 从《两小儿辩日》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一个人,最终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
    2. (2) 《两小儿辩日》中一儿认为日始出近的理由是,另一儿认为日中时近的理由是,结果是。启示我们
    3. (3) 根据提示梳理选段中两小儿辩论的观点、现象和依据,并完成练习。

二、阅读理解与提升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而日中时远也             日中:

      ②日初出沧沧凉凉          沧沧凉凉:

    2. (2) 写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

      ①我以日始出时人近。古义:,今义:

      ②及其日中如探。古义:,今义:

    3. (3) 联系课文,翻译句子。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4. (4) 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出原文作答)
    5. (5) 两小儿所持的依据有道理吗?你认为该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弈

    弈秋,通国之____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____?曰:非也。

    1. (1) 按原文填空。
    2. (2)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通国:    使:    援:    然:

    3. (3) 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

      ①其中一个人:

      ②另一个人:

      ③第二个人的表现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4. (4) 两个人学习的结果怎样?在原文中找出来。
    5. (5)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一句话阐述。
  • 11.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练习。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记问不若人     能倍诵乃止

      温公     众兄弟成诵

    2. (2) 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 . 才美不外见 C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 . 京中有善口技者
    3. (3) 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 (4)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 书不可不成诵。 D .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 (5) 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谈谈你的体会?
三、拓展延伸与探究
  • 12. 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1. (1) 铁公鸡——              小葱拌豆腐——

      黄鼠狼给鸡拜年——     竹篮打水——

      十五个吊桶打水——     擀面杖吹火——

    2. (2) 文静的我对武术是
    3. (3) 这个人非常小气,人们都说他是
    4. (4) 我打翻了爷爷心爱的金鱼缸,心里很紧张,犹如
    5. (5) 别轻信了他的好话,他是
    6. (6)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这道题的解法是,很快就解了出来。
    7. (7) 一群猴子想把水中的月亮捞上来,费了好大的劲还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