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壶烧开水时,壶喷冒出来的“白气”是水蒸气 B . 抹在黑板上的水迹过段时间会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 . 放在衣柜里的脑丸消失过程中,需要吸热 D .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 2. (2018·青海) 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    

    A . AB段,物质处于固态 B . 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 C . 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 D . 该物质的熔点是
  • 3. (2017八上·临清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 . 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 .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 .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 4. (2018八上·阳城期末) 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A . 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B . 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C .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D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 5. 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取得成功。已知1m3的可燃冰质量约为0.9t , 则可燃冰的密度最接近下列哪种物质(    )
    A . 水( ρ=1.0×103kg/m3 B . 空气( ρ空气=11.29kg/m3 C . 铁( ρ=7.9×103kg/m3 D . 铅( ρ=11.3×103kg/m3
  • 6. (2018·成都) 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 . 40km/h B . 1.5km/min C . 15m/s D . 40m/s
  • 7. (2019·北流模拟) 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

    A .   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 . 乙的s﹣t图象一定为c C . 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 . 乙的s﹣t图象可能为a
  • 8. 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D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9. (2018·莒县模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 . 楼台倒影入池塘 B .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潭清疑水浅 D . 云生结海楼
  • 10.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故宫角楼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航天员透过水球成像
    C .
    屏幕上呈现手影
    D .
    景物在镜中成像
  • 11. 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作光的三原色 C . 我们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反射绿色光 D .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
  • 12. 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A .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 .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 .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二、填空题
  • 13. 荀子的名篇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结冰过程叫(填写恰当的物态变化),水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过程(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在这个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4.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kg/m3 , 人体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个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体积约为m3 , 身高约为16.5(填写字母表示的单位)。
  • 15. 打雷闪电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常温下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真空中十分相近,为km/s。大多数人能听频率为Hz的声音。
  • 16.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经过5秒,甲乙两车相距  米,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小车是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 运动.(选填“东”或“西”)

  • 17. (2020八上·广陵期末) 小华打开MP5后小喇叭里响起了动听的歌声,他说:“是周杰伦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不同;接着他又调节了音量按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小明又利用MP5的录音功能录了一段自己的讲话声,可是播放时听起来他感觉不像自己的声音,这是因为小明听MP5播放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传播,而自己听自己讲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传播。
  • 18. (2021八上·丹徒月考)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光的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反射.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红花时,看到的花是颜色的.
  • 19. 无色透明体能透过各种色光,红色玻璃只能让光通过,日光照射到黑色的屏幕上,屏幕呈色。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22. 小明利用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时:

    1. (1) 他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接着若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从而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小明在称量过程中,如图所示犯了两个错误,请你写出其中一个错误操作:
    3. (3) 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仍指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左方,这时应当( )
      A .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B .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C . 把游码向右移 D . 换用大一些的砝码
    4. (4) 规范操作后,经调节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g;
    5. (5) 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污渍的砝码,则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3. 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 (1) 本实验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为确定像的位置,用(选填“厚”或“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方,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使它与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或“等效替代”)法;
    2. (2) 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应(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样便于验证像和物的关系;
    3. (3) 小明增大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表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的;
    4. (4) 用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如图乙所示,像将会呈现在蜡烛B的(选填“上方”“正中”或“下方”)。
  • 24.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r

    11.3°

    22.1°

    35.4°

    40.9°

    1.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
    2. (2)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则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五、计算题
  • 25.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 ρ=1.0×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1. (1) 瓶子的容积为多少mL?
    2. (2) 用此瓶最多可装多少g酒精?
    3. (3) 用此瓶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800g,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