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strong><span>题</span></strong>
  • 1. 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 .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 . 茶杯的高度是10 C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 2. 下列物体接近50g的是(    )
    A . 一枚大头针 B . 一本物理书 C . 一只鸡蛋 D . 一块橡皮
  • 3. (2016八上·宁津期中)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4.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B . 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 C . 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D . 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 5.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医疗前线,医护人员辛苦工作时,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 . 汽化吸热 B . 液化放热 C . 熔化放热 D . 凝华吸热
  • 6. 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 . 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 . 树荫下出现的圆形光斑——光的折射 D .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 7. (2018八上·蓬溪月考)

    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加油机和战斗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当我们说该加油机“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左边战斗机 B . 加油机本身 C . 地面 D . 天空的白云
  • 9. (2022八上·红山期末)  青少年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玩手机都有可能导致近视,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 . ②① B . ②④ C . ③① D . ③④
  • 10. (2020八上·上思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 .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C . 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 D . 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
  • 11. 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来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若指针稍偏左,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 向右移动游码 B . 在盘中减砝码 C . 向左调平衡螺母 D . 向右调平衡螺母
  • 12.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一直变大 B . 水在温度升高时,密度保持不变 C . 水的温度从0℃升高到8℃过程中,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 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小
  • 13. (2018八上·徐州月考)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在防范“新冠”疫情中,体温计在家庭“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体度计测量体温时,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则体温计中的水银( )
    A .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 .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D . 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二、/span&gt;<strong><span>、填空题</span></strong>
三、<strong><span>作图与应用题</span></strong>
  • 23. 如图,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30°,请作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24.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

  • 25. 在图中画出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26. 北方寒冷的冬天,为了防止菜窖内的菜冻坏,人们通常会在窖内放几桶水,这是为什么?
  • 27. 请用密度知识分析为什么冬天的水管会被冻裂?(
  • 28. 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每瓶净装水550g,则:
    1. (1) 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 (2) 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
  • 29.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爸爸驾车带小明从乳山出发到烟台南站,然后乘高铁去济南,他们10∶0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爸爸让小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如表所示。求:

    车次

    烟台南

    济南东

    里程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G2654

    11∶12

    13∶42

    547km

    G6934

    13∶02

    14∶50

    G1029

    14∶37

    17∶09

    1. (1) 交通标志牌上“100”和“烟台南站80km”的含义;
    2. (2) 依据以上信息请通过计算说明,父子俩最快能赶乘上哪一车次;
    3. (3) 该趟高铁从烟台南站到达济南东站运行的平均速度。
四、<strong><span>实验题</span></strong>
  • 30. 如图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手边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

    B.家用寒暑表

    C.水银温度计(量程为-20℃—11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30℃—50℃)各一支

    1. (1) 根据实验要求,应选哪支温度计?答:;(填序号)
    2. (2) 同学小红为了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填“低”或“高”)
    3. (3) 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4. (4) 同学小李实验方法与步骤正确,但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其原因是:
  • 31.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 (1) 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 (2) 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从而确定,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 (3) 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
    4. (4) 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 (5)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
      A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
  • 32. (2022八上·银川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 (1) 在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cm;
    2. (2) 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
    3. (3) 如图丙所示,蜡烛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应用在(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 (4) 在图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该向(填“左”或“右”)移动,像变(填“大”或“小”);
    5. (5) 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6. (6) 将某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这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
  • 33. 某同学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如图)。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情况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该怎样调节天平;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 , 该同学测得酱油密度将(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
    3. (3) 测过酱油的密度后,该同学义设计了测量橡皮泥密度的方案:

      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橡皮泥的质量m

      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 将橡皮泥放入量筒中,直到橡皮泥全部被水浸没,记下橡皮泥和水的总体积

      实验中,量筒中的水必须“适量”:一是指水不能太少,即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能够全部被水浸没;二是指水不能太多,即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的密度表达式为(表达式用m表示,不用进行单位换算,也不用带单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