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市十二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dm B . 中学生百米跑用时约为8s C .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D . 我的脉搏1min正常跳动约150次
  • 2.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自己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同一个物体的长度,甲同学测的结果为12.80cm,乙同学测的结果为12.8c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两刻度尺相同 B . 甲的更准确些 C . 乙的更准确些 D . 两人的准确程度相同
  •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C . 超声比次声传播速度快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 4.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 .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 .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其中词句也蕴含着一些物理光学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本身是一个大的光源 B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月缺”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在酒中形成的倒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6. (2023·凉山) 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 . 能沸腾 B . 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 . 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 7. 如图所示,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风景,看到的是(    )

    A .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倒立缩小的虚像 D . 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56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cm。
  • 9. 如图所示,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响花传,鼓停花止,这主要是利用鼓声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当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声的会增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0.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地区)代表团的运动员齐聚杭州。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发表讲话,习总书记的声音传播速度是m/s,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开幕式上来自全球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在数字世界与现实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主火炬塔,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说明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大。
  • 11. 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后,小华站在银行的自动感应玻璃门前,观察到了自己在玻璃门中的像,这是由于光在门上发生了。当他靠近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玻璃门平行于小华自动平移的过程中,他通过玻璃门所成的像将(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 12. 2023年4月2日,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液体火箭“天龙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运载火箭的燃料为液氧和煤基航空煤油,通常情况下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采用的方式使其液化;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可能会导致金属外壳熔化,因此火箭外壳必须采用高的金属材料制作。
  • 13. 如图甲所示,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 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儿气球鼓起来,原因是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气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的。

  • 14. 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图(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三、作图题:本题7分。
  • 15.     
    1. (1) 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OB,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OC。

    2. (2) 如图所示,管道内A处有一只正在发光的小灯泡,小潘的眼睛在B处看到了平面镜中小灯泡的像,请画出小潘看到小灯泡A的像的光路图。

    3. (3) 如图,作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strong><span>实验题: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第</span></strong><strong><span>16</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第</span></strong><strong><span>17</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7</span></strong><strong><span>分,第</span></strong><strong><span>18</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7</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19</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6.     
    1. (1)  如图,机械停表的示数为s;

    2. (2)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3. (3) 如图所示,寒暑表测出的气温是℃。如图9所示,液体的体积是cm3

       

  • 17. 为了探究声音的特性,小明设计了下列几个实验. 

    1. (1) 你认为能够完成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A.使纸片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C.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D.改变纸片划过梳子的速度

    2. (2) 在敲鼓时,用鼓槌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还可以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3. (3)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就可以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的声音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若只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能听出声音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发生了变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18. 小红同学利用如题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 (1) 先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假若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 (2) 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应选用适量(选填“20℃”、“40℃”或“80℃”)的水;
    3. (3) 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红同学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且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min小红同学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②小红同学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选填“①”或“②”)图;

    4. (4) 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5. (5) 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烧杯内水量增大,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 . a图线 B . b图线 C . c图线 D . d图线
    6. (6) 小明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共13分。
  • 19. 小明有一支未标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当玻璃泡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稳定后的长度为8cm:当玻璃泡放在纯净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稳定后的长度为28cm。求;
    1. (1) 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内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
    2. (2) 当室温为30℃时,水银柱的长度。
  • 20.  在笔直公路行驶的汽车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前行驶时汽车鸣笛一声,3s后汽车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问:
    1. (1) 3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有多远?   
    2. (2) 3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
    3. (3) 鸣笛时,汽车离山崖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6分,23小题6分,共19分。
  • 21. 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的小南发现:
    1. (1) 寒冷的冬天,在温暖的浴室洗澡时,看见连接热水器的两根水管中的一根外面有水滴,另一根却没有,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外面有水滴的是(选填“冷”或“热”)水管;
    2. (2) 寒冷的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图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选填“甲”或“乙”)

    3. (3)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汽车车窗玻璃表面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冬天,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小水珠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4. (4) 家里有些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小南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于是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①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选填“A”“B”“C”“D”);

      A.一直降低 B.一直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②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A.适当浓度盐水结成冰 B.冰 C.冰水混合物

      ③实验后,他想到冬天市政部门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就是为了(选填“提高”“降低”“保持”)积雪的熔点,而有利于除去积雪的。

  • 22.  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想通过自制的可调焦距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

    1. (1) 若将蜡烛、水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
    2. (2) 保持水透镜中的水量不变,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的像与图甲中像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成像规律常用在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
    3. (3)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将光具座左侧抬高,(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4. (4) 想利用水透镜来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将水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其焦距与(1)中相同,则在光具座上 cm刻度的范围内放好蜡烛以后,调节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改变水透镜的凸凹程度模拟出近视眼的成像效果,则应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加一个 (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才可以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汽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像如图3所示。

    图1                                                        图2                                                图3

    1. (1) 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 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C . 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 D . 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2. (2) 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 (3) 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4. (4) 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9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