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1月月考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根据生物学家的报告,人体内水分约占人体总质量的70%,那么一个普通中学生体内的水分最接近(  )
    A . 1kg B . 10kg C . 35kg D . 70kg
  • 2. 如图所示是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851100Hz,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20000Hz,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蝙蝠发声时,声波振动幅度大于人类 B . 蚱蜢发出的声音,猫总能听到 C . 狗听觉频率范围比狗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 . 猫发声时,发声器每秒钟振动次数高于蚱蜢
  • 3. (2023·山西) 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 D . 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 4. (2023八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交会对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天舟六号 B . 天和核心舱 C . 神舟十五号 D . 神舟十六号
  • 5. (2023八上·龙岗期末) 光刻技术是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关键一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光源发出强紫外光,调整镂空掩膜版和缩图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光通过二者后,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清晰的像,从而实现纳米级集成电路的“雕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缩图透镜是凸透镜 B . 在硅片上形成的像是实像 C . 此成像原理与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D . 若将掩膜版靠近缩图透镜,为成清晰像,应将硅片远离缩图透镜
  • 6. 将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能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所示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 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 7. (2018八上·玉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

    A . 熔化和液化 B . 熔化和凝固 C . 熔化和凝华 D . 熔化和汽化
  • 8. (2021·海珠模拟) 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体积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空心物体是(  )

    物体

    质量m/g

    3

    5

    9

    12

    A . B . C . D .
  • 9. (2023八上·龙岗期末) 根据图像特点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以下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v<v B . 晶体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2分钟 C . 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D . ρ<ρ
  • 10. 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密度是c的4倍 B . 等质量的a、c物质均匀混合后的密度大小等于b物质的密度大小(忽略混合后体积变化) C .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D . 与b物质密度相同的某液体2g,凝固成固态后质量是2g
二、非选择题
  • 11.     
    1. (1) 观察声音的波形图,和②波形图音调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从物理学角度看,图中属于噪声的是 (选填序号);为了减小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公路两旁建隔音墙,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 (2) 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m。

  • 12.     
    1. (1) 如图是以丁烷为燃料的打火机,在标准大气压下,丁烷的熔点为: , 沸点为:。随着液态丁烷表面气压的增大,其沸点会升高。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常温下,可以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让气态丁烷变成液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该物态变化过程要吸热还是放热?(选填“吸热”、“放热”);

      ②在25℃的室温下观察到火机内的丁烷是液态,但没有沸腾。由此推断此时火机内气压 p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2) 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甲、乙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甲杯外的水温为100℃,乙杯外的油温为300℃,甲、乙两杯中的水的情况是 (在下列选项中选填):

      A.甲、乙都沸腾                B.甲不沸腾、乙沸腾                C.甲沸腾、乙不沸腾                D.不能确定

      最终两杯水的温度t(选填“>”、 “=”或“<”)t

  • 13. 如图甲所示,一束光斜射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P1。保持光束和容器的位置不变,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光斑移到P2位置时,请在图中画出此时的折射光线及水面位置____。

    1. (1)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内“刘充国印”的展台,上方是凸透镜,透过它能看到放大的印章;下方是平面镜,通过它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图乙是其示意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凸透镜的光心,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图中虚线)。

      请在图乙中画出:①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②光线b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甲

    2.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甲                                                                                        乙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②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 (选填“A”、“B”或“C”)范围内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 B.65~80cm C.80cm以外

      ③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由此可推测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14.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


    /mm

    /mm

    /mm

    /mm

    A球(

    4.9

    14.7

    24.5

    34.3

    B球(

    1.2

    9.8

    19.6

    29.4

    3.7

    4.9

    4.9

    4.9

       

    1. (1) 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填“A”或“B”)球;
    2. (2) 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mm。设 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 , 则v2:v3=
  • 15. 小明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设计甲和乙两种方案测量金属球的密度,按图所示完成以下步骤。

    方案甲: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不吸水)

      

    1. (1) 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接着他按如图A所示的方法来称量金属球的质量,其中有两个错误,请指出错误:

      ②用手拿取砝码。

    2. (2) 改正错误后,正确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和体积,所测数据如图B和图C所示;密度的测量值是g/cm3

      方案乙: 器材:电子秤、溢水杯、水

        

      ①用电子秤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如图D所示。

      ②将金属球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出总质量,如图E所示。

      ③缓慢取出金属球,再向溢水杯中补满水,测出此时总质量,如图F所示。

    3. (3) 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是g/cm3。实验中取出金属球时会带出一些水,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将(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16. 如图1所示,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和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他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略测量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 (1) 小龙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与广告牌重合;记下自己站立的位置P点;
    2. (2) 用(填一种测量仪器)量出小龙所站位置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l。
    3. (3) 这个距离l即等于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其物理依据是
    4. (4) 如图2所示用箭头AB“”模拟小龙,请你画出他通过玻璃屏蔽门所成的像。 
  • 17. 在学校运动会上,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全方位展示了运动会的空前盛况。小明同学找到了某款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起飞质量

    1216g

    最大上升速度

    18km/h

    最大下降速度

    10.8km/h

    飞行时间

    约25分钟

    镜头焦距

    2.8mm

    影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1200万

    螺旋桨(实心)质量

    12g/支

    1. (1) 该款无人机从地面飞到30米的空中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 (2) 小明对无人机的螺旋桨十分感兴趣,查找资料得知:无人机螺旋桨材料一般采用木、塑料或碳纤维(ρ , ρ塑料 , ρ碳纤维),他用量筒测得一支螺旋浆的体积为 ,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什么?
  • 18. 如图A是某湿地的地图,怎样知道它的面积S呢?小雨查资料得知测绘人员采用一种“称地图,算面积”的转换测算方法。他仿照这一方法找来一张质量、厚度均匀的长方形硬纸板,将湿地地图等比例地画在硬纸板上(如图B),并借助电子秤、刻度尺、剪刀,测量、算出了湿地地图的面积。请你帮他完成接下来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湿地地图面积的表达式(用已知量、测得量表示)

            

    测量步骤

    表达式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