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4-01-29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 .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 .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D .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 2. 一个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公式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 . 该物体每秒内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C . 该物体的速度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D . 该物体的速度与s、t无关,但s与t成正比
  • 3. (2023·陕西中考)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 . “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响度辨别的
  • 4. 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47000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这个短暂的过程,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 C . 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 超声波和人耳可听到的声波在同种情况下传播的速度不同
  • 5. 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C .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 . “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 6. 下列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形成了一条彩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雨后彩虹与此现象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 B . 经过三棱镜后的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C . 实验中用白色屏幕的原因是它能吸收任何色光 D . 若在白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红色光带消失,只留下其他颜色的光带
  • 8. (2023·烟台) 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 .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 . 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 . 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 9. “掬手为升”是我国古代的计量方法之一,掬即为双手捧。如图所示,人双手捧起的米质量约为(     )
    A . 3g B . 3kg C . 30kg D . 300g
  • 10.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ρρρ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1×103kg/m3)(     )

    A . ρ且ρ B . ρ且ρ C . ρ且ρ D . ρ且ρ<ρ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不选或选错的得 0 分,共 12 分)
  • 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 “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调不同 C . 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导航的启示,科学家制成了声呐 D . 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
  • 12.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更清晰 B . 两支蜡烛都点燃后,分别放在镜子的前后两侧确定像的位置 C . 实验中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 . 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 13. 校园用餐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同学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后确认相关信息,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 .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的虚像 C .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D .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 14.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9,体积约为地球的1/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巡视器登陆火星后质量不变 B . 巡视器登陆火星后质量变小 C . 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的1/63 D . 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的7/9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5. 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水结冰后体积会变;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16. 如图所示是1987 年我国发现了公元前6000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贾湖骨笛,它是由丹顶鹤尺骨制成的,上有七个音孔。笛声是靠空气柱产生的,演奏时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开闭,使它发出声音的变化。我们能够区分骨笛和古筝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 17. (2023八上·惠阳月考) 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

  • 18. 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此类透镜应用非常广泛,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这类透镜,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形成倒立、像(填像的性质)。

  • 19. 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纪念币的密度是kg/m3。 可见,这枚纪念币(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ρ=19.3 ×103kg/m3
四、作图简答题(20题3分,21题6分,共9分)
  • 20. (2023·威海)  从光源A点发出的一束光其传播径迹如图所示,请再画出从A点发出的另一束光的传播径迹,以此来确定A的像点并标为

     

  • 21. 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人们常把飞机比成银燕,其实,飞机是用铝和铝合金做成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合金之一。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钾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

    在金属家族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遨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以前,这个“会飞的金属”还只能飞翔在地球附近的高空,可是从1957年起,随着人造卫星与宇宙火箭一个个接连升空,铝就成了“飞天”的原材料,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密封外壳与第二颗人造卫星的动物舱,以及球形容器都是铝合金做的。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科学家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尽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1m3的泡沫铝仅重178kg,而 1m3的水重 1000kg。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泡沫铝是做飞机和火箭的最理想的材料。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铝被誉为“会飞的金属”,是因为铝的小;
    2. (2) 泡沫铝的密度为
    3. (3) 泡沫铝的优点有
五、实验探究题(22 题 8分,23 题 8 分,24 题8 分,共 24分)
  • 22.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硬纸板、激光笔和铅笔进行实验。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与平面镜垂直的接缝ON转动,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2. (2) 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 (3) 光在 E 纸板上沿A0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 F 纸板上沿 OB 方向射出。AO与镜面的夹角为40°时,其对应的反射角大小为
    4. (4) 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其原因是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23.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1) 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2) 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3. (3) 在如图-2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5cm刻度线处,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在光屏上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在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如图-3所示,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4. 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操作如下:

    1. (1) 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调节使横梁平衡。
    2. (2) 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 g;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
    3. (3)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并解释食用油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
    4. (4) 同组的同学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 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

六、计算题(25题10分,26题10分,共20分,27题为选做题)
  • 25. 如图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小敏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6.6×10-3s。已知感应器与测高台的距离为2.8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

    1. (1) 小同学的身高为多少?
    2. (2) 太空中的神舟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空间站上可采用超声测距仪还是激光测距仪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请结合声和光的传播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 (3) 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为3.84×108m,则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多长时间能够接收到返回的信号?
  • 26. 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改进利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同时降低了自重。将一个边长分别为0.1m、0.4m、0.5m的长方体钢制零件用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替换,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减少了122kg。已知钢的密度ρ=7.9×103kg/m3 , 求:
    1. (1) 新材料固体“气凝胶”有什么优点?
    2. (2) 钢制零件的质量是多少?
    3. (3) 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 27. 为了测量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中含金量的百分比,小明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是600g,用量杯测出工艺品的体积是50cm3 , 已知金的密度ρ=19.3g/cm3 , 铜的密度ρ=8.9g/cm3 , 并且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后,原来两种金属的体积之和就等于现在合金的体积。请你帮助小明求出这件工艺品中含金量的百分比。(结果取整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