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钟祥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4-01-29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70℃ B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C . 唱一遍我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min D . 中学生的身高约1.7×103cm
  • 2. 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1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48.14cm B . 48.17cm C . 48.15cm D . 48.16cm
  • 3. (2017八上·灌南期末)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

    A .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 以上说法都对
  • 4. (2021八上·迁安期中)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3∶4,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 9∶10 B . 5∶3 C . 5∶8 D . 8∶5
  • 5. (2022八上·江油月考)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物体在第3秒时都是静止的 C . 物体在0~2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4~6s内的平均速度 D . 物体在0~6s内的平均速度为7.5m/s
  • 6.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 .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 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利用固体传声 B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8. (2020八上·汉中月考)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波具有能量 B .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 .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 9. 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最高气温达到40℃。如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 . 水温度计 B . 汞温度计 C . 酒精温度计 D . 乙醚温度计
  • 10. 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若风吹来时感觉更冷,是由于加快了水的蒸发吸热 B . 液化石油气主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 C .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D .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 11. (2020八上·永定期中)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 12. 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 . 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 . 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 D . 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二、非选择题(共计46分)
  • 13.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1) 50m=km
    2. (2) 1.8m=mm     
    3. (3) 12min=h      
    4. (4) 72km/h=m/s
  • 14. 如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音调相同的是,音调最大的是

  • 15. 用图中的刻度尺米测量木块的长度,分度值为,所测木块的长度为cm。下图中体温计的测量原理是液体的性质,体温计读数为℃。

  • 16. 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扑来”,这是以参照物。
  • 17. 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美妙的歌声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第1、3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 18. 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方格是小车到达A、B、 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 (3) 小车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m/s;
    4. (4) 在测量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平均速度时,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
  • 19.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的特性”的探究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 (2)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能传声。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声音的越大。若在月球上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塑料球被弹起的是(选填:“甲”或“乙”)实验:
    3. (3) 如图丙所示,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改变。如图丙所示,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则塑料尺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变大。
  • 20.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装有少量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
    2. (2) 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①试管、温度计  ② 石棉网    ③ 装水的烧杯   ④ 酒精灯

    3. (3) 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4. (4) 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5. (5) 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凝固点是℃。第3min时,该物质处于状态;
    6. (6) 分析图像,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冰烙化时,继续吸热,保持不变;
    7. (7) 该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熔化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若实验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分析图像可知:试管中的物质(填“能”或“不能“)沸腾。
  • 21. 如图甲所示为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距离的示意图。

    1. (1) 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距离时,传感器发出超声波被汽车反射至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 (2) 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如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
  • 22. 一辆长度为400m,正在匀速行驶的列车对着距前面440m、长度为620m的隧道鸣笛,经过2.5s听到隧道口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m/s。
    1. (1) 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 (2) 列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3. (3) 列车穿行隧道所用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