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2-21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41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规范。

    我的家乡昆明四季如春、风景如画:金殿风景区的大殿在阳光的照射下jīn bì huī huáng :呈贡斗南花市里,争奇斗艳的鲜花让人yìng jiē bù xiá ;海埂大坝上,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画面充满shī qíng huà yì ……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 2. 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1. (1)
      A . 集(zhāo) B . 杈(chā)   C . (jūn)
    2. (2)
      A . (hén) B . 略(qīn) C . 巧(jīn)
    3. (3)
      A . (jiá) B . (qù) C . 背(jǐ)
    4. (4)
      A . 迫(qiáng) B . 隔(jiān) C . 丘(rén)
  • 3. 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 . 千真万却 B . 难已置信 C . 不可记数 D . 一知半解
  • 4. 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我知道“剑”与____有关,“捡”与____有关,“睑”与____有关,“俭”与____有关,选出意思排列正确的一组。(  )

    ①动作    ②眼睛    ③品行    ④刀具

    A . ④③①②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①②③ D . ③④②①
  • 5.  “鉴”的古文字是,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鉴赏”“光可鉴人”“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中“鉴”的意思分别是:(  )

    鉴jiàn ①镜子。②照。③观看,审察。

    A . ③①② B . ③②①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②
  • 6.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 随意春芳(休息) B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也(智慧) C . 学而不 , 诲人不倦(厌倦) D . 三到之中,心到最(着急)
  • 7. 选出关于下图书法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图中作品是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B . 欧阳询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 C . 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刚劲,字形竖长,结构严谨。 D . 此作品整体上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 8. 选出下列抄写古诗时行款要求错误的一项。(  )
    A . 横向、竖向书写,都是从左到右。 B . 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 C . 诗句上下、左右要对齐。 D . 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 9. 选出与“《水浒传》比《荡寇志》有意思多了”一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 B . 今天的队活动很有意思 C .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D . 大家受累了,我买点东西意思一下。
  • 10. 选出下列句子中描写事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 . 这家店门庭若市,隔壁的那家店却门可罗雀。 B . 太阳光芒万丈、热情四射,月亮则与之不同,总是默默地将清晖洒向火地,照亮夜归人回家的路。 C . 春天的雨温柔细腻,不像夏天的雨热烈粗犷。 D . 仙人是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它顽强不屈的精神被世人推崇。
  • 11. 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 . 要把故事讲得富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B . “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表达凝练、文雅。 C . 《鸟的天堂》中,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表现出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D . 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人物。
  • 12. 选出下列句子推序正确的一项。(  )

    ①汉字可谓是人类一绝。

    ②例如“神州”“海内”“天涯”“芳草”等词,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

    ③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④这是靠翻译稿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无法体会的。

    ⑤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⑥汉字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A . ①③⑥⑤②④ B . ⑥③②⑤④① C . ①⑥③②⑤④ D . ⑥③④⑤②①
  • 13. 选出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D .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 14. 美好的时光转瞬即近,“,空悲切。”珍惜时间吧,同学们!“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勤俭节约吧,同学们!“,戒奢以俭。”
二、阅读•鉴赏(34分)
  • 15. 文言文阅读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晋•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九江: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市。②袁术:袁绍的嫡弟。后被刘备击溃,吐血身亡。③食(sì):给……吃。④怀:装到怀里。⑤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呢”。

    1. (1) 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  )
      A . yí 丢失 B . yí 丢失的东西 C . yí 漏掉 D . wèi 赠予;送给
    2. (2) 选出与文中画线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陆绩装着三枚钱向袁术拜年并告辞,袁术的橘子掉到地上。 B . 陆绩临走时装着橘子再三叩拜袁术,橘子掉在地上。 C . 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临走时向袁术叩拜告别,橘子掉在地上。 D . 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向袁术告辞时将橘子放在地上。
    3. (3) 选出“陆郎作客而怀橘”的原因正确的一项。(  )
      A . 绩年六 B . 术令人出橘食之 C . 绩喜食橘 D . 橘甘,欲遗母
    4. (4) 你怎么看待“陆绩怀橘”这一行为?
  • 16. 阅读理解

    蓝藻

    ①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山现的生物之一。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蓝藻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现在已知约2000种,中国有记录的约900种,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它能存在于90℃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

    ③蓝藻家族成员众多。有的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有的蓝藻成为了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地木耳等。但是,当水温为25~35C°,水体富营养化时,蓝藻会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甚至有的蓝藻会产生一些毒素,加剧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所以,有人说水华是“生态癌症”,一旦产生就很难清除。

    ④蓝藻的治理办法很多。一旦蓝藻爆发,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但不能清除水中的所有蓝藻。另一种应急方法是“物理吸纳法”,往水里添加黏土,让蓝藻吸附在黏土颗粒上,令其沉入水底。这也没法治本,因为水底的蓝藻仍然会继续爆发。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蓝藻的清除,比如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不过,这些化学药剂可能对湖泊产生污染,因此对化学药剂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生态治理上还有利用微生物直接侵入蓝藻细胞这一方法,非常有效,但是价格昂贵。

    1. (1) 带着问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看到课文题目,你产生的问题是 ?

      你还知道一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 (2) 选出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是蓝藻。 B . 地球上的氧气都是蓝藻提供的,没有蓝藻就没有大气圈。 C . 任何温度,蓝藻都可以生存。 D . 不是所有蓝藻都对环境有害。
    3. (3) 选出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
      A . 作比较 B . 列数字 C . 举例子 D . 打比方
    4. (4) 选出下列关于蓝藻治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 蓝藻爆发后,应急处理只有打捞这一种方法。 B . “物理吸纳法”可以清除水底的蓝藻,效果最佳,值得推广。 C . 化学药剂会污染湖泊,因此化学方法无法用于消除蓝藻。 D . 利用微生物直接侵入蓝藻细胞属于生态治理,效果很好。
    5. (5) 下面关于蓝藻的介绍和短文第①自然段相比,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我是一枚蓝藻。早在35亿年前,我的祖先就出现在地球上,比凶猛的恐龙和遍布五湖四海的三叶虫都要古老。我们蓝藻一族个头虽小,却是这个星珠上非常古老的生物,为生命的进化做出过巨大贡献。

  • 17.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如今的滇池,无论是水量还是自净能力都不及古滇池,其变化特征主要为:水面缩小,湖底沉积物增多,湖盆变浅,蓄水能力下降,水流速度缓慢。

    远古时期滇池水域

    当代滇池水域

    滇池水域面积变化

    远古:1260km²

    唐宋:520km²

    元代:410km²

    明代:350km²

    清代:320km²

    当代:299km²

    材料二:

    滇池的污染有多种原因。首先,从地势来看,滇池位于昆明盆地的低洼地带,形成一个蓄水池。其次,滇池与外界江河缺少连通,导致入湖的污染物难以被及时排出、置换,最终越积越多。最后,上个世纪的“围海造田”破坏了滇池的湿地,能净化水质的植被由原先的90%减少到了不足20%。

    滇池水质变化表

    195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016年

    2018年

    Ⅰ-Ⅱ类

    Ⅲ类

    Ⅴ类

    劣Ⅴ类

    劣Ⅴ类

    劣Ⅴ类

    Ⅴ类

    Ⅳ类

    说明:Ⅰ类水质良好 Ⅱ类水质受轻度污染 Ⅲ类水质经处理后能供生活饮用Ⅳ类水质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Ⅴ类仅适用于农业及景观

    滇池水质变化表

    195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016年

    2018年

    Ⅰ-Ⅱ类

    Ⅲ类

    Ⅴ类

    劣Ⅴ类

    劣Ⅴ类

    劣Ⅴ类

    Ⅴ类

    Ⅳ类

    说明:Ⅰ类水质良好 Ⅱ类水质受轻度污染 Ⅲ类水质经处理后能供生活饮用

    Ⅳ类水质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Ⅴ类仅适用于农业及景观

    1.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远古至唐宋时期,滇池水域面积大幅缩小。

      ②Ⅰ、Ⅱ、Ⅲ、Ⅴ类水都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③如果滇池的湿地得到保护,滇池就不会被污染。

    2. (2) 选出下列不属于滇池变化特征的一项。(  )
      A . 水流缓慢 B . 水面缩小 C . 地势变低,湖底沉积物增多 D . 湖盆变浅,蓄水能力下降
    3. (3) 选出下列滇池治理建设中不合理的一项。(  )
      A . 增加外界江河与滇池的连通,引入清洁水源。 B . 增设污水处理厂,净化流入滇池的生活污水。 C . 禁止游人到滇池边游览,以防垃圾入滇。 D . 在滇池边建设湿地,广泛种植能净化水质的植被。
    4. (4) 阅读以上材料,为保护滇池写一句打动人心的宣传语。
三、表达•交流(25分)
  • 18. 1985年至今,每年冬天,昆明人都会来到海埂、大观河畔、翠湖等地观鸥喂鸥、与鸥同乐。今年11月10日,一位游客强抓海鸥拍照,引发关注。你会怎样劝告这位游客?
  • 19. 2023年11月,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成功举办,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云南,请你选取云南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特产写一写。

    要求:题目自拟。如果介绍美景,按一定顺序记录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将景物的变化写具体。如果介绍特产,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不同方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50字左右。

    题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