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检...

更新时间:2024-02-22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由它自身的性质所决定并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从历史的角度看,革命回忆录具有如下的特点。

    “三亲”的原则性。即革命回忆录的内容必须是撰稿人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革命史实。 回忆就是回想, 是再现的一种形式, 只有“三亲”, 才可回忆。一九三五年五月,杨得志同志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指挥了强渡大渡河的重要战斗,正因为他有了这一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留芳史册的革命回忆录《强渡大渡河》。在“三亲”原则性这一点上,文史资料和革命回忆录是相同的,如《我的前半生》是皇帝(溥仪)写皇帝的生活,别人谁也写不出来。不过,文史资料的内容范围要比革命回忆录宽广得多。而报告文学、通讯,它的材料是靠深入生活采访得来的,这与革命回忆录的“三亲”原则性不同。

    历史的真实性。有了“三亲”,还必须如实地加以反映。郭沫若同志在他的《北伐途次》这本回忆录的序言里说:“我这篇文章只能够采取回想录的形式,记忆比较明确的地方写得自然会详细,记忆比较淡薄的地方写得自然会简略。这样便会出现断片,但也只好听其断片。我本也可以加些想象进去,写成一部小说,但那样反会减少事实的真实性。”郭老写回忆录, 对于年代久远, 无法忆及的人物、 情节, 宁可缺如, 决不虚构。我们其他的革命前辈在记录当年经历时也同样确切地反映真实,而且能从更高的思想高度去理解过去,力图把革命回忆录写成经得起考验的历史文献。

    高度的思想性。我们的革命前辈,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不但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又善于论述革命的经验。他们抱着一种崇高的目的和愿望,为了使后代知晓革命历史和接受传统教育,才进行革命回忆录的写作的,这就决定了革命回忆录有它高度的思想性。正如鲁迅所说的,“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 ‘革命人’ , 倘是的, 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 用的是什么材料, 即都是‘革命文学’”。革命回忆录正可以帮助我们想想过去, 珍惜今天, 从而增强信心和力量。

    表达的生动性。在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改朝换代,惊天动地,威武雄壮,可歌可泣。作为革命回忆录,理所当然要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 才能足以反映当年革命前辈的思想感情和革命史实。很多优秀的革命回忆录,不论是写革命斗争的历程,还是缅怀革命前辈的生平事迹,往往采用文学表现手法,描述动人的故事情节,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感情,往往也自然地流露于笔端;有时,在叙事过程中,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便发表议论直抒胸臆,或点拨升华,真可谓得心应手。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同志说:“有许多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很好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保持这个传统。力求使我们的历史著作不但有丰富的材料、卓越的思想,而且写得有声有色,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美。”

    总之,革命回忆录以“三亲”的原则性、历史的真实性、高度的思想性、表达的生动性为特点,记述党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斗争,歌颂革命斗争的英雄业绩。它既是良好的生活教科书,又是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珍贵资料。

    (摘编自王大悟《浅谈革命回忆录的特点和写作》)

    材料二:

    我们知道,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最终依靠的是一张报纸。经考证,这张报纸就是《山西日报》,当然后来还依靠了《大公报》等其他传播媒介。 《聂荣臻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版)是这样写的:

    九月十九日,我和林彪随二师部队进驻哈达铺。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报》,其中载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我说,赶紧派骑兵通讯员把这张报纸给毛泽东同志送去, 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哩!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然而,《聂荣臻回忆录》里并没有写是如何得到这张报纸的。这个谜, 一直在我心里存放着,不知能不能破解, 亦不知何时能破解。

    2004年夏天,《北京青年报》为纪念长征出发七十周年,连载健在红军将士访谈录,8月23日这天,刊登的是《杨家华为遵义会议站岗》。像以往一样,我饶有兴趣地看了下去。突然, 其中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

    长征中,还有一件令杨家华难忘的事。红二师进入哈达铺后, 聂荣臻一放下行李,就对杨家华说:“小鬼, 快去买些烧饼回来。”杨家华跑到一个卖烧饼的老乡处, 把身上的钱全部掏出来,买了4块烧饼。老乡随手拿一张报纸一包,递给了他。杨家华清楚地记得包烧饼的报纸是《山西日报》。聂荣臻像往常一样,看得特别认真。忽然, 聂荣臻的嘴不动了, 两眼像被定住了一样。接着, 他大声地对杨家华说: “小鬼, 快, 把通讯员叫来,赶快骑马把这张报纸送给老毛, 送给中央。”然后,他转过身, 兴奋地对林彪说:“陕北还有根据地, 刘志丹, 刘志丹带着一支队伍在陕北!”第三天, 毛泽东就在哈达铺的一座关帝庙里,召集了干部大会。从此,红一方面军就朝着陕北根据地迈开了行军的步伐。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段文字,实在是太珍贵了。它不仅破解了我心中之谜,而且还为党史、军史的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提供了一个完美而圆满的答案。

    (摘编自尹韵公《终于找到了》)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忆录就是通过回忆以往的经历,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革命回忆录是回忆录的一种,它主要是回忆革命的经历。 B . 革命回忆录有一定的创作原则, 比如“真实性”“思想性”等, 而“三亲" 原则是它区别于报告文学、通讯的一大特征。 C . 革命回忆录可以使后代知晓革命历史、接受传统教育,鲁迅先生的话激励我们在重温革命者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信心与力量。 D . 材料二在引用《聂荣臻回忆录》内容时,特意标明了它的出版社和出版时间,意在突出引用材料的准确性。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杨得志的《强渡大渡河》和溥仪的《我的后半生》两篇回忆录,意在证明回忆录必须遵循“三亲”的创作原则。 B . 从郭沫若创作回忆录时说的“这样便会出现断片,但也只好听其断片”可知,任何革命回忆录的创作都须经得起“真实性”这一检验。 C . 由材料二关于红军长征落脚点的确定过程,我们可以推知,想要证明一则革命回忆录是否具有史料价值,并不能只看一个孤证。 D . “描述动人的故事情节”“真可谓得心应手”是因为革命回忆录既讲究思想性,更讲究文学表达的生动性,以此来感染读者。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通过记一辆在延安曾经使用过的纺车,充分反映出当年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B . 1959年,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3位作者创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不久,他们又根据回忆录创作小说《红岩》。 C . 《大战中的插曲》以“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这样具有抒情味的语言开篇。 D . 1979年湖南省出版局同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办公室,联名向老同志发出《关于约请老同志撰写湖南革命回忆录的一封信》,共六百余件。
    4. (4) 杨家华讲述的材料为什么能成为“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的宝贵资料?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虽然都在围绕“革命回忆录”展开内容,但它们在文体、内容、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炮师

    奈保尔

    外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肯定只会说: “贫民窟!”因为他看不见别的。但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儿的人却把它看作一个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而摩根则是我们的小丑。

    至少那时我们是这么看他的。但过了若干年再回过头去看,我觉得他本应得到更多的尊敬。这当然是他自己的不是。他总爱故意出丑,没人笑他,他就不舒服,他整天都在琢磨一些新招,一旦他做了一次,就会一遍一遍没完没了地做下去。希望博我们一笑。

    哈特总说: “真无聊透了,明明我们都知道那家伙根本就没有那么开心,他还老想显得自己多有趣。 ”

    摩根是我这辈子碰到的第一个艺术家。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美,即使扮演小丑时也不例外。摩根会做花炮,他特别喜欢花炮,谈起花炮来总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太空舞” “生命之舞”。不过这都是米格尔街上的人闻所未闻的话题。摩根看出这一点之后, 就越发爱用更大的词来寻我们开心。

    摩根常去大草原公园观察对手们做的花炮,听到那些花炮在天空噼啪作响引得人群一片欢呼时,他就会怒气冲冲地跑回家把自己的孩子们都揍一通,然后在他家后院拼命放花炮,并醉酒似的嚷嚷着: “明年这个时候,我要让英国国王和美国国王付我几百万给他们做花炮,谁都没见过的最漂亮的花炮。”第二天早上摩根又像往常一样清醒了,开始谈起了他的试验。

    这个摩根与其说是人,还不如说像鸟。这倒不仅仅因为他瘦得像根火柴棍,而是因为他的脖子很长,能像鸟脖子那样灵活转动。他的眼睛很亮, 而且永远转个不停。他说话时头总是一点一点的,好像不是在吐字说话,而是在啄谷粒。他走起路来又轻又快,而且不住地回头望,生怕有人在追他似的。

    摩根甚至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 见到有人看他,他就又伸胳膊又蹬腿。

    摩根还爱拿他妻子和十个孩子开玩笑。 “真是奇迹, ”他说, “我这样的男人居然会有十个孩子。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哈特不喜欢摩根。他说: “哪有拿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开这种玩笑的,我也说不清楚,不过他身上就是有些东西让我受不了。我总觉得他做事太过火,总觉得这家伙没有一句真话。我怀疑他甚至对自己也在撒谎。”

    我想当时我们没有人理解哈特这番话的意思。摩根变得更加讨人厌了,我们见到他很难笑得出来,而笑声却是他需要的,他显然受到了打击。

    摩根的花炮试验还在继续,偶尔我们也能从他家听到一两声爆炸,看到升腾起的彩色火焰。这是我们街上一项经久不衰的娱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根发现没人愿意买他的花炮,于是拿它们开起了玩笑,他不满足于家里有爆炸声时街上传出的笑声。

    哈特说:“一个人开始嘲笑自己一直在奋斗的东西,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哈特断定摩根就是个傻子。

    从此,摩根也不到人行道上找我们玩了,他在忙着搞试验,一连串的小爆炸和烟雾又出现了。

    从此,摩根很少露脸了,我猜不出他又在搞什么名堂。

    接下来那个周日下起了倾盆大雨,大家都被迫早早上床睡觉。那天夜里我被吵醒了,是被叫声和警报声吵醒的。

    我朝窗外望去,只见外面天是红的,还有红烟滚滚。摩根家失火了。

    好一场大火!报社的摄影记者纷纷爬进隔壁人家抓拍, 引得好多人围观他们, 而不去看大火。第二天晨报上刊登了一幅第一流的照片,照片右上角的人群里还有我的身影。

    那天晚上的火真叫大啊!这是西班牙港自一九三三年国库被烧毁以后最漂亮的一场火, 当时还有一首小调唱道:

    那辉煌灿烂、美丽壮观的场面,正是国库被毁的情景。

    这场火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摩根的花炮全被燃响了。就是在这场大火中,人们才第一次领略了摩根花炮的魅力。以前常嘲笑摩根的人现在都觉得,有点对不起他。我后来去了许多国家,但再没见过什么花炮秀能胜过那天晚上摩根家的那场。

    只是摩根再也不做花炮了。

    哈特说: “小时候, 我母亲常对我说, ‘男人想要什么, 真的很想要什么时, 他就会拼命去争取, 可一旦得到了, 就不喜欢它了。 ’ ”

    摩根的两个志向都实现了。人们笑话了他,现在仍在笑话他。他制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炮。不过正像哈特所说的,当一个男人得到了他渴望已久的东西,也就不再喜欢它了。

    我们预料得没错,这事果真闹上了法庭。摩根被指控犯有纵火罪。记者纷纷拿摩根大开玩笑,当然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我记得有一个标题是:花炮师被指控为纵火狂。

    但令我高兴的是摩根没有被判刑。

    有人说摩根后来去了委内瑞拉。也有人说他疯了。还有人说他在哥伦比亚做了赛马场的职业骑师。总之众说纷纭。不过米格尔街的人总爱编造传奇。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小说先说摩根是“小丑”,后又说他是“艺术家”“花炮师”,实质透露出作者在孩童时期和成人时期对摩根的不同评价。 B . 小说中哈特对摩根的几次评价其实隐含着对摩根的关心和担忧,这和我在知道是摩根家着火后,来到摩根家门口时的心情一样。 C . 小说中摩根不停地制造花炮、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拿家人开玩笑,这些博人一笑的举动只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D . 小说中提到“只是摩根再也不做花炮了”,是因为他做的花炮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2. (2)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运用比喻,把摩根比作鸟,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摩根外在的怪异搞笑,也为后文他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提供依据。 B . 小说以一种幽默滑稽的语气叙述摩根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但读者同时发现自己笑中带着酸楚的眼泪。 C . 小说在简练平实的叙述中透着冷峻和尖锐,比如众人对摩根的态度,就间接反映出摩根被边缘化的人际关系。 D . 作者讲述摩根的故事,实质批判了米格尔街上人们的种种愚昧和冷酷,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对布恩地亚家族的态度一样。
    3. (3) 本文在叙述视角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有评论认为“米格尔街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请结合摩根这个人物做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天之所爱育者民也,民之所系仰者君也。圣人上承天之意,下为民之主,其要在安利之。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极财力僭渎拟伦以追时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 而日夜之费无穷。以有时之财,有限之力, 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国家奄有诸夏 , 四圣继统,制度以定矣,纪纲以缉矣,赋敛不伤于民矣,徭役以均矣,升平之运未有盛于今矣,固当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矣。然而窦人之子,短褐未尽完,趋末之民,巧伪未尽抑,其故何也?殆风俗有所未尽淳欤?”

    (节选自王安石《风俗》)

    材料二: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 以绳墨自矫, 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墨翟、禽滑釐①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 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②, 生不歌, 死无。 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 其道不怒; 又好学而博, 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 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 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 以此自行, 固不爱已。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 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③;使人忧,使人悲, 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 反天下之心, 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节选自《庄子·天下》)

    [注]①禽滑釐:为墨翟的学生。②《非乐》 《节用》: 《墨子》里的篇名。③觳:俭薄; 简陋。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风俗A之变B迁C染 D民志 E 关之F盛衰G 不可H 不慎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殚极, 文中指穷尽, 其中的“殚”与成语“殚精竭虑”中的“殚”意思相同。 B . 诸夏,在我国古代是对中原地区的称呼,文中泛指宋王朝统治下的广大国土。 C . 短褐,为粗布短衣,常用于指平民百姓,文中指的是穿着粗麻短衫的贫穷之人。 D . 服,指穿戴衣饰下葬,“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履”表示登上,两者用法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强调节俭的风俗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天地生财具有时限性,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无穷无尽地花费,将导致百姓贫苦,甚至社会动乱。 B . 虽然国家政治清明,赋税徭役合理,但依旧存在百姓贫困不堪、衣不蔽体,商人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王安石认为这都是因为风俗不够纯朴。 C . 庄子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墨子的主张, 内容包括“兼爱”“非攻”等,并肯定墨子自我匡正,救人急难的精神,以及主张性情温和,追求博学的态度。 D . 墨子主张废除古代的礼制和音乐,提倡人活着时要勤劳,死后要薄葬。庄子认为这些主张不能被称为圣人之道,并由此断定墨子终将被君王所疏远。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

      ②以此教人,恐不爱人; 以此自行,固不爱己。

    5. (5) 请依据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王安石和庄子对“俭”的看法有何异同。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 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 (1) 下列各项中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以问句突起,见到屏风那一瞬间的惊喜之态溢于言外。诗人能一眼断定这是怀素的书法作品,充分说明他十分熟悉怀素作品的风格。 B . 颔联正面描写屏风上的整幅墨迹,采用映衬手法,用“尘色染”来反衬“墨痕浓”,以此突出怀素作品笔酣墨畅、痛快淋漓的特点。 C . 颈联具体描绘了屏风之上的画面, 将“怪石”“秋涧”“寒藤”“古松”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寒山秋涧”图,传递出苍劲古朴的意境之美。 D . 诗歌起笔点题,进而承“怀素踪”一词,对怀素作品展开由浅转深、由粗转精的描写,最后用独特的方式亮明诗人的情感,收束全诗。整首诗结构谨严, 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2. (2) 《书论选读》这样评价此诗:“(该诗)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作品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请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就此评价作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2. (2)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3. (3) 苏轼《江城子》中,“”两句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们不由得想起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照片中,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纵目远望, 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这棵泡桐, 是1963 年他亲手栽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这张照片,也是焦裕禄在困难期间与兰考人民 ① 的一个缩影。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②  , 走在人民前面,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抗争、广植泡桐,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哪怕身患癌症,他也笑笑说:“病是个③ 的东西,你压住他, 他就不欺侮你了。 ”

    如今的“焦桐”挺拔伟岸,亭亭如盖。兰考人民沿着当年焦书记开辟的道路,种下一株株泡桐。如今,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精美的一件件器具,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成为了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所以,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一经提倡, 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 变化不拘的弄成刻板的。这种幽默本身就是幽默的资料,这种笑本身就可笑。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国货提倡尚且增添了冒牌,何况幽默是不能大批出产的东西。所以,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验。挂了幽默的招牌,小花脸当然身价大增,脱离戏场而混进文场;反过来说,为小花脸冒牌以后,幽默品格降低,一大半文艺只能算是“游艺”。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可以改为“像口吃、 口头习惯语、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等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二者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 (2) 文中画横线语句是一个论证,分析其推理结构,在方框内补写出隐含前提。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朋友圈随手点个“赞”,给存在问题的商家以“差评”……“点赞”与“差评”在网络平台随处可见。作为网民,有人已经习惯于“点赞”,认为“点赞”虽是举手之劳,却激励了对方,给了屏幕背后的人更多鼓励;有人毫不吝惜“差评”,认为只有实事求是,指出问题才能促进对方的提升。“点赞” “差评”源于网络,现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此,作为当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你联系实际生活,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