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性...

更新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属于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作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个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之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毛泽东《实践论》)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社会的人参加的社会实际生活。 B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人们对自然界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认识,都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 .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离开实践,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理论都是错的。 D . 概念来自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它体现的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间的联系。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与人的思想密切相关,因此它们对人的认识发展产生的影响比其他方面更为深刻。 B . 人们对社会历史了解片面既有剥削阶级的原因,也有生产规模的狭小对人们眼界的限制的原因。 C . 不能依据主观上的判断来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属于真理,而应根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来判定。 D . 理性认识阶段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相较于感性认识阶段,其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更重要。
    3.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三段引用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论证了人们失败的原因。 B . 第四段承上启下,由上文论述实践的重要性,转入论述认识在实践中的发展过程。 C . 第五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人们将实践中的感觉和印象形成认识,并生成概念。 D . 第六段通过对比,论证了理性认识阶段比感性认识阶段更高级,很有逻辑性。
    4. (4) 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考察团得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一结论的推理过程。
    5. (5)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谈一谈学生犯了什么错误?伽利略的实验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6世纪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把古代思想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真理。只有一位数学老师伽利略不这么认为。一天上课时,伽利略对学生们说:“站在楼顶上,左手拿着一个一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同时扔下去,哪个先着地?”学生们想了想,回答说:“亚里士多德说过,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要比轻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伽利略摇摇头,说道:“不对,亚里士多德错了,应该是两个铁球一起着地。”学生们惊呆了,居然有人敢公开指出亚里士多德说得不对。大家议论纷纷,怀疑地看着伽利略。于是,他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到比萨斜塔的顶上,很快,人们看见铁球像伽利略说的那样,同时落到了地上。自从伽利略第一个站出来挑战亚里士多德以后,更多的人认识到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张字条(节选)

    王愿坚

    1931年9月,整个武夷山区沉浸在一场暴风雨里。

    像谁拉开了一个看不见的闸门,雨,连成一片,向着整个山区倾倒。风借雨势,雨助风威,山石上溅起浓浓的白雾,大片的竹林梢头卷摆着浪花。山泉从无数岩石的缝隙里冲出来,汇成一股激流,冲着滚滚的山石、拔着低矮的小树,涌下山来。

    傍晚时分,程元吉把屋里的东西归置了一下,在薄薄的茅草屋顶上又压上了几块石头,怀里揣了几块红薯,就往外走。按说,像这样的天气,他是不该再到山里去的,但是不去又不行。那片南瓜地是一家人的命根子。两年前,爹送萧家地主小少爷进城,爬山时因为轿子抬歪了点,被小少爷一脚蹬下山崖摔死了;想打场官司争口气,官司没打赢,几亩地花了个干干净净。程元吉只好在山坳里坡坡上一锨一锨地刨出了二亩多荒地来,种上了南瓜。总算不错,南瓜长得菱儿粗、果儿肥,远看青艳艳的一片,近看横七竖八的一堆,是个好收成。只是地处偏僻,又是这么个大风大雨的晚上,万一有个坏人打这些南瓜的主意,只有老婆和一个不满十岁的女孩子怎么能看得了?再说,近来街面上实在不安定,国民党军队和民团的队伍一个劲地往西开,说是打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这些家伙到处抓人抢东西,东西被拿走还不说,人还被拉去扛子弹不能回家。程元吉也想趁便到山里去躲躲。

    雨继续哗哗地下着。程元吉把棕皮蓑衣掩了掩,往山坳里走。这曲曲拐拐的山路,又是这么大的风雨,实在不好走,等他翻上了山梁,望见那块心爱的南瓜地时,天已擦黑儿了。就在这时,程元吉望见一串黑影从山腰的矮树林里蹿出来,直奔他那看瓜的小茅棚子。程元吉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不好,这样的天气成群结队地满山跑,一定不是好人!他不敢再往前走了,连忙一闪身藏在几棵大树后面。

    眼望着这一群人,程元吉一阵心跳,脑子里马上浮起一幅景象:这些人就要气汹汹地一脚踢开那扇破竹门,把屋里翻弄个乌七八糟……他不由得捏紧了拳头,向前迈了几步。但奇怪的是,那些人跑到门前却停住了,好一阵不见动静。接着这群人又离开房子,在一棵树底下围拢来,一个人指手画脚地讲了些什么,然后,人们又散开了。

    程元吉刚松下的心立刻又紧缩起来:原来那些人散开之后,就跑到瓜地里去了。只有一个人在树底下蹲下来,打开电筒,垫着膝盖,在写些什么。写好之后,又回到房子跟前去。不多会儿,散开的人群又合拢了来,每人肩上扛着一个南瓜。程元吉望着这些扛着南瓜向山里走去的人,默默地数了数,有二十多个人,这就是说有二十多个南瓜没有了。他不由得痛苦地叹了口气。

    等那些人走远了,程元吉才钻出树丛,也不顾泥泞,快步赶到房子跟前。老婆带着惊惧的神情给他开了门,随即一把拉住他,断断续续地说:“……可吓死我了……”

    原来那些人来到屋跟前以后,并没有行凶,只是轻轻地敲了敲门,喊了几声:“老乡!老乡!”

    她哪里敢应声。接着,又是两下敲门声。这次敲得重了些,声音也提高了:“老乡,开开门,我们有事商量!”

    这一喊,她更吃惊,看样子要砸门了。这小茅棚别说砸,就是稍用劲一拉就会连门带柱倒下来的。她慌忙坐起来。这时,外面另一个声音插话了:“刘同志,声音小点,看吓坏了老乡。”接着,又压低了噪音向屋里说:“老乡,别害怕,我们不是坏人。你们有粮食没有,我们买点用用。”

    粮食倒有一点……她还是不敢吭声。半天,那人又说话了,声音还是那么和气:“老乡,实在不开门,我们只好就这么做了。”只听得一阵脚步声奔到瓜地里去,看样子是摘瓜了。一边摘一边还传来这样的话:“大雨天,别把瓜地踩烂了。”“看,你怎么把这样嫩的摘下来了,留着还能长嘛。”“小心别把瓜秧子踩断了。”忙乱了一阵,又静下来;门外又说话了:“老乡,我们实在没办法,把你的瓜摘走了,钱留在东头第十棵瓜秧根上,请你收下吧!”

    程元吉听着老婆讲完了这段事的经过,坐在床上,低着头直叹气,半天不吭声。待了一会儿,还是老婆先开了口,她说:“去看看吧,瓜少了多少。说不定人家真给留下钱了呢。”

    “想得倒美!这年头能有那样好心的人?”话虽这么说,但他还是走出去了。他来到瓜地东头,数到第十棵瓜,伸手往瓜根上一摸。可不,在那硬硬的瓜蔓上,用茅草紧紧地捆着一包瓜叶;解下来一掂,沉甸甸的。

    程元吉心一阵跳,把瓜叶包拿到屋里,打开一看,里面包着明晃晃的两个银圆。在两个银圆的中间,夹着一张叠得四角方方的字条。那张字条上写着:

    老乡,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消灭压迫穷苦人民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来到这里。因为没带粮食,又叫不开你的门,只好摘了南瓜二十个,约计市价,留下银洋两圆,请你收下。

    中国工农红军支队连

    程元吉两口子被这神奇的事情惊呆了。银圆,除了卖地打官司以外,他们什么时候见过银圆?虽然这些叫作“红军”的人并没有露面,但是这张写着潦草字迹的小字条,却把程元吉的心照亮了。他把这张字条小心地保存起来,并把这个故事悄悄地在穷苦朋友中间传播开来。

    半年之后,红军真的来了。程元吉最先参加了贫农团,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程元吉在暴雨天去南瓜地,既是怕瓜被人偷了,也是怕自己被国民党军队和民团抓走。 B . 程元吉望见一串黑影蹿出,以为是一伙歹人,看到南瓜被这伙人“偷”,也没有吱声。 C . 程元吉听老婆讲完这一伙人摘瓜留钱的经过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急忙去地里查看。 D . 写着潦草字迹的小字条照亮了程元吉的心,他保存起这张字条,后来还参加了贫农团。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主要以程元吉老婆的视角来组织故事,设置悬念,情节引人入胜。 B . 开头写风雨交加的天气,既是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 C . “蹿出来”“直奔”写出了这群人行动的迅速,也加剧了程元吉内心的紧张。 D . 一个人“垫着膝盖,在写些什么”为下文程元吉从瓜地中的瓜蔓旁找到字条作了铺垫。
    3. (3) 小说把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南瓜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小说通过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红军是一支人民的队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

    材料二: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硎 , 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老子》曰:“见小日明。”

    勾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于姑苏。文王见詈于王门,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故《老子》曰:“守柔曰强。”越王之霸也不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故《老子》曰:“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老子》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此世之所过也,而王寿复之,是学不学也。故《老子》曰:“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①硎:盛菜和羹的器皿。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为者A败之B执者C失之D是E以F圣人G无为H故无败。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累,积累,“累土”即把土积累起来,与成语“日积月累”中的“累”意思相同。 B . 贵,以……为贵,与材料二第二段“越王之霸也不病宦”中的“病”的用法相同。 C . 衣,穿,与《齐桓晋文之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衣”的意义与用法相同。 D . 知,同“智”,智慧,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的“知”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说明了成事的三个阶段:“谋事”,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干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事”,善终如始,则无败事。 B . 箕子认为纣王用象牙筷吃饭是奢靡的开端,而一旦开始就会变本加厉导致严重后果,后来纣王果然身死国灭。《老子》以此得出了君王要注重节俭的结论。 C . 勾践到吴国做奴仆和文王受辱骂而面不改色都可看出他们懂得示弱的一面,最后勾践杀死了夫差,文王的儿子武王捉住了纣王,这都体现了“守柔者强”的道理。 D . 王寿焚书的故事,并非说明前人的书没有价值,只是在读前人书时,我们应该学习做事的道理,懂得变通地运用做事方法。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②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夏赠韦南陵冰(节选)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一句。

    [注]①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怀着平乱的志愿,参加了永王李磷的幕府,平乱过程中,永王与唐肃宗争夺帝位失败,李白因受牵累,流放夜郎。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在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在江夏逗留的日子里,遇见了长安故人,即当时任南陵县令的韦冰。②胡骄、胡雏:均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天地再新:指平叛后唐肃宗返京即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前四句,追忆当年安史之乱的场景,韦冰远赴张掖,李白避地三巴,地北天南,无缘相见。 B . “夜郎迁客”指的是李白被贬一事,“寒”字不仅写秋霜时节的寒冷,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C . 长安旧友不得相见,只能借东风梦回才能相会,“东风吹梦到长安”一句让人感受到李白飘逸的诗风。 D . “玉箫金管喧四筵”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音乐效果类似。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十二章》中,表现对真理的追求,不惜牺牲生命的两句是:“。”
    2. (2)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两句与苏轼《赤壁赋》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表达的哲理类似。
    3. (3) 古人在诗词中常悲叹人老头白,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日本人民很受感动。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得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非常感慨。他们说,八路军拯救日本小姑娘这件事,更使他们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我收到了一大批①____。这些信电热情洋溢,北起北海道,南到九州,有的是请美穗子带来的,有的是直接寄来的,有的还送来了礼物。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

    美穗子及其全家来我国探望的时候,我接见了他们。美穗子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②____,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美穗子说,她这次由日本来中国,北海道的渔民托她带来一盒干贝,表示对中国人民的祝愿。她还说,当年参加过正太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再三向她表示,他们对不起中国人民,非常抱歉。我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③____。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分析文中画横线句中“活菩萨”的作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山药蛋派发展和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②以叙述故事为主,③将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入故事叙述之中,④结构得当,⑤层次分明,⑥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开展人物性格,⑦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⑧语言朴素、凝练,⑨作品通俗易懂,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赵树理的出现,为太行根据地的一些土生土长的爱好文艺的青年知识分子,具体指出了创作的道路。不少人就地取材,A____地运用自己的家乡语言写出过不少富有泥土气息的大众化的作品。

    他们创作的题材都是农村,但由于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选材角度,显示了他们的特色。他们的笔下少有B____传奇式的英雄。他们注重从平凡的人,从平凡的场景中反映时代巨大的变化;对农村中进行的翻天覆地的斗争作侧面的描绘。因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他们紧密配合党的路线、政策而辛勤操笔,常常把笔点在普通农民的家庭、爱情纠葛上,点在一般工作和日常的劳动场景的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上。他们极注意深入一般农民的生活深处发掘其内心深处的活动与变化,通过刻画“人变了”(马烽语)极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深刻地显示了时代巨人前进的步伐。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句子中的“爱”和文中加点的“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铁爱生锈。 B . 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 C . 他爱看电影,不爱看戏。 D . 他特别爱哭,一不高兴就抹眼泪。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求真中学某文学研究小组在读了《复活》(节选)后,对其主人公与《雷雨》中主人公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聂赫留朵夫与周朴园、玛丝洛娃与鲁侍萍,两对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类似,但两对主人公所处背景、后来的所作所为均大不相同。

    针对以上材料中两对主人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你有什么思考?请任选一个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文学短评,体现你的思考。

    任务二:四个人对于“尊严”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你对尊严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