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

更新时间:2024-02-26 浏览次数: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 . B . CO C . D .
  • 2. (2016高一下·邯郸期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物质中,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碱石灰、液态氧、碘酒 B . 胆矾、白磷、磁铁矿 C . 干冰、铁、液氯 D . 空气、氮气、小苏打
  • 4. 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B . 盐酸 C . 饱和食盐水 D . 熔融的KCl
  • 5.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 B . 淀粉溶液 C . 硫酸铜溶液 D . 氢氧化铁胶体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酸钠可用于纺织、造纸、制皂、制药、焙制糕点等 B . 漂白粉既可作漂白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C . 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 . 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
  • 7.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B .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 . 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 . 储氢合金是利用物理作用吸引氢气的材料
  • 8.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变化是(  )
    A . 复分解反应 B . 结晶 C . 离子反应 D . 氧化还原反应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位素 B . 互为同位素 C .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 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种核素
  • 10. (2023高一上·瑞安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mol NH的质量为 18g B . 摩尔是描述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C . SO2的摩尔质量为  64g·mol-1 D .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
  • 11. (2023高一上·瑞安期中) 下列溶液中含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 250mL0.1mol/LAlCl3溶液 B . 1000mL0.5mol/LNaCl溶液 C . 200mL0.3mol/LMgCl2溶液 D . 300mL2mol/LNaClO溶液
  • 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pH=13的溶液中: B .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C . 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D . 苏打溶液中:
  • 13.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剂是S B . 硝酸钾中的N被氧化 C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 D . 还原性
  •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小苏打溶液与盐酸混合: B . 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 C .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 溶液中通入气体:
  • 15. (2022高一上·洛阳期中) 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6. 下列有关化学与职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科研工作者是指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B . 在自来水出厂前,水质检验员利用化学分析仪器等对水中的一些物质进行检验 C . 测试工程师通过测出不锈钢中的某些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即可根据标准确定不锈钢的等级 D . 考古工作者可利用的测定,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这对于研究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生产力发展及社会文化风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17.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分析反应类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分析物质种类:图中反应物均为电解质 C . 分析反应价值: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 . 分析表示方法:该反应生成的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 1:1
  • 18.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溶于水,溶液中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 B . 常温常压下,与足量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C . 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总数为 D . 物质量浓度为2mol/L的溶液中,含有个数为
  • 19. “类推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 已知Fe和反应生成;则Fe和反应生成 B . 已知反应生成;则反应生成 C . 已知能溶于盐酸,溶液变澄清;则也能溶于稀硫酸,溶液变澄清 D . 已知通入溶液中先变浑浊后溶解;则通入溶液中先变浑浊后溶解
  • 20.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应用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

    目的

    用Na2O2固体粉末“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氧气

    制备Fe(OH)3胶体

    用铁丝蘸取碳酸钾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用于除去CO2中的HCl(g)

    A . A B . B C . C D . D
  • 21. 已知X、Y、Z、W、R五种元素,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比L层电子数多1个;R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阴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为液态 B . R与Z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 . Y的一种单质可导电 D . W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 22. (2023高一下·辽宁月考) 含Ba的三效催化剂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表面的物质转化分为储存和还原两个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 . 还原过程中生成1molN2 , 转移电子10mol C . 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D . 当NOx中x=1时,储存过程中,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 23. 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图是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和电导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水pH和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 B . 将足量氯水加入NaHCO,溶液中产生气泡,该现象与次氯酸有关 C . 氯水pH减小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溶解度减小 D . 新制氯水应保存在配有磨砂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 2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B

    对某碱性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颜色为黄色

    溶液中一定存在 , 可能存在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鲜花褪色

    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25. 有一水溶液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 现取两份100 mL的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已知:

    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0mL。

    第二份加足量溶液,得沉淀6.63g,再用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沉淀质量为4.66g。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为 B . 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 C .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D . 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6. 按要求填空。
    1. (1) 2016年IUPAC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Ts,则中子数为176的Ts的核素符号是
    2. (2) 漂粉精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也可用于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
    3. (3) 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指出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4. (4) 现有NaCl、 , 和三种无色溶液,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写出该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7. 下图是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上述物质中氯元素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2. (2) 上述物质中NaClO的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HCl)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若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气体,转移的电子数为
    3. (3) 利用可制取“84”消毒液,实验室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可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请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
  • 28. 金属单质A和含A元素的化合物B、C、D、E、F、M,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图中没有标出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反应物)。已知A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E。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化学式,M的俗名为
    2. (2) 写出E→M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工业上由C制F的离子方程式: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E属于碱性氧化物 B . F、M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 . 实验室将A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D . 工业上由C制取F,应先通再通
    4. (4) 探究F的某些化学性质,用传感器测定密闭装置中的分压。

      实验过程:先往锥形瓶里加F饱和溶液,再加入氯化钙饱和溶液,片刻后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过程中测得的分压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上述现象:

  • 29. 中医药典记载木耳具有“和血养营”功效。某实验小组称取一定量黑木耳以检验黑木耳中含有铁元素、并测定铁元素含量。实验过程如下:

    1. (1) Ⅰ.定性检验
      “灼烧”中用于盛装黑木耳的仪器是
    2. (2) 甲同学往“酸浸”所得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发现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因此得出“此酸浸溶液中含”的结论。乙同学不赞同甲同学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
    3. (3) Ⅱ.定量分析1——高锰酸钾滴定法

      取一定量待测液,利用盐酸羟胺(在溶液中可完全电离出)将溶液中还原为 , 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再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 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以计算铁元素含量。

    4.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铁元素含量测量值偏高的是____。
      A . 没有进行洗涤操作 B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 .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 . 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5. (5) Ⅲ.定量分析2——吸光度法

      取10mL待测液,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其吸光度为0.600(吸光度与的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黑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溶液密度为)=(mg/100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