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定远县吴圩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10月月...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1. (2018八上·九龙坡期末) 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 . 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 . 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 C . 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
  • 2. 下列关于声波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 . 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 . 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 . 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音色来反映噪声大小的
  • 3. (2023八上·肥西期中) 如图是人和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 B . 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 . 这种声波让所有人都可以听见,听起来很刺耳
  • 4. (2023八上·东阿开学考) 噪声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射击时戴耳罩 B . 禁止大声喧哗 C . 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D . 安装噪声监测系统
  • 5. 如图所示是我国一辆新型复兴号动车高速行驶时,四枚一元硬币竖立在车厢内的窗台处能保持几分钟不动的情境。这些硬币竖立不动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铁轨 B . 车厢内的窗台 C . 路边的树木 D . 车厢内走动的列车员
  • 6. (2018八上·枣庄月考)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 .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 .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 .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 7. (2020八上·松江期中) 在“研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要研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他应该选择的琴弦是(   )

    A . 琴弦的材料,粗细相同,松紧程度不同 B . 琴弦的粗细,松紧程度相同,材料不同 C . 琴弦的材料,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 D . 琴弦的材料,粗细,松紧程度均不同
  • 8.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两物体在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B . 两物体在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C . 两物体在相遇,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两物体在相遇,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 9. (2019·眉山)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 .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 .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D .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 10. 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骨传导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骨传导可以减小声音对鼓膜的损伤 B . 骨传导耳机必须紧贴在颞骨上,才能带动颞骨振动,听到声音 C . 利用骨传导耳机能听到超声波 D . 骨传导耳机的制造原理是利用头骨、颞骨传声效果较好的原理制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 11.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描述: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能传声,且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 12. 如图所示是出土于我国河南省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它距今大约八千多年,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演奏者吹奏骨笛时,按压不同的孔洞,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笛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3. 学校在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人在奔跑后,脉搏会迅速提高到每分钟次,此时脉搏频率较高,这种频率的声波称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 14.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小明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个相同的瓶子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使发出声音的不同。

  • 15. 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小轩关上房门,属于在减弱了噪声。
  • 16. 春节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那么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
  • 17. (2019八上·崇阳期末) 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噪声过大时人们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减弱噪声。人们以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 18. (2023八上·遵化期中)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中考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处控制噪声。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 19. (2023八上·肥西期中) 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他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和全程及所用时间
    1. (1) 本实验的原理是;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 (2) 小强调节木块的位置,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小强测得t1=2s,t2=3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v1和v2。请你判断v1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0. 小霞练习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1. (1) 用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
    2. (2) 小霞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98cm、26.01cm、26.00cm、26.0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 (3) 小霞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如果测量时缠绕的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小霞用秒表测量同学跑800米所用时间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 21. (2023八上·肥西期中) 根据图中情景完成实验探究。

    1. (1) 如图所示,大力敲击音叉,会发现小球振动的更加明显,听到音叉的响度变大,这说明声音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有关;
    2. (2) 如图所示,从左至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3. (3) 如图所示,“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4. (4) 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22. 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 (1) 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是分钟,两监测点相距 , 全程限速 , 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 (2) 若一辆货车以的速度匀速通过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 23. 为了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的传播快慢,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是 ,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
    1. (1) 人听到的两次声音中,后听到的声音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
    2. (2) 铁管的长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