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工业园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我国保存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典籍。中国作为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古代文献收藏的大国,一向以人文荟萃、典籍浩繁著称于世。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均有数量不等的古籍收藏,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献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之魂,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与凝聚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认同,正是今天及未来我国文化工作的精神支撑与理论基础之一。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挑战,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其意义则显得更为重要。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自信写入党章,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全新拓展和深化,是对文化战略地位的全新认识和升华。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代中国文化虽然有现代文化因素和外来文化因素,却离不开中国文化传统这一根本和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与来源。

    早已有学者发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并非偶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例如,梁漱溟先生谈到:“无产阶级精神既有高于我们习俗之处,同时又和我们的固有精神初不相远,中国人很容易学得来。”古代中国“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中国文化偏重人与人之间的情理,这使得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换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这与资本主义社会重视人与物的关系截然不同,但与马克思主义却有一定的相容性与一致性。今天,我们谈及文化自信,就是希望建立一种 “超越民族国家博弈争夺理念的规则与价值”,这是一种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其中的源泉之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总结与传承的民族。早在汉代,中国的书籍就已经“积如丘山”。历史上大多朝代对全国的书籍都进行过大规模和全面的整理,二十四史中的《经籍志》展示的就是千万学者前赴后继的壮观成果。这些群书目录及书志,使得中国古代的书籍像一支军队般整齐有序又蔚为壮观,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存于海内外的大量古籍。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扎实的文献基础。

    当前,我们对中华典籍的现代保护与整理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应通过对中华古籍资源的开发,让留存于中华古籍中的理念、技术、故事通过现代视角、现代技术的梳理与转化,回答当代问题,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之中,为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助力。

    (摘编自《中华典籍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学习时报》2018年8月31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保存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典籍,成为古代文献收藏大国。
      B . 我国文化工作的精神支撑和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认识。
      C . 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与凝聚力。
      D . 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相容性与一致性,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合资本主义社会。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指出中国是历史文献大国,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其意义重大。
      B . 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话意在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C .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突出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D . 文章最后一段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对中华古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为时代精神助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国古籍主要收藏于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
      B . 互联网时代,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要拒绝外来文化。
      C . 在汉代时期,中国的书籍“积如丘山”,这说明汉代是我国古代典籍收藏最多的时代。
      D . “超越民族国家博弈争夺理念的规则与价值”是我国的文化发展方向,源泉就是传统文化。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实施,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住建部公布,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都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其中北京是首个立法城市。

    46个重点城市中,80%以上对生活垃圾采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各地执行的基本.上都是国家制定的这四大分类标准。为方便市民理解,有些地区采取了不同的称呼和标志,比如上海提出湿垃圾和干垃圾之分,而北京则称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46个重点城市中,有2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太原、杭州等城市还对违规投放垃圾增加了信用惩戒措施,违反生活垃圾分类有关规定,且拒不改正,阻碍执法部门履行职责的,其相关信息将被依法纳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摘编自《46个重点城市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分类办法如何因地制宜》)

    材料二:

    实行垃圾分类,一方面可以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缓解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改善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跟不上、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综合利用垃圾,产生新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行动。经过多年努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至2018年底,中国有16个城市已出台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2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立法计划,46个重点城市均公布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的工作协调机制,并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设施体系建设。

    当前,中国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信息公开、垃圾分类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仍有待改善。

    除了垃圾分类,许多与公众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环境治理领域,如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城市黑水体治理等,也需要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及共同行动。

    (摘编自《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材料三:

    垃圾分类不仅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社会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垃圾分类链条很长,涉及物质流动的全过程,包括资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废弃、回收和再利用。同时,关联的要素和机制异常纷繁,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不少的行为主体,利益多元,不易协调。

    这种复杂性和系统性对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制定、管理模式以及公民道德等提出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生活垃圾的制造、收集、运输、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对社会合力的要求比较高。相较于框架和制度,全民参与的落地难度较大。日本和德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公民主动分类是核心一环,且毫无捷径可走,只能在磨合上下功夫。磨合就意味着长时间的调适,需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来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事实上,在不同国家,由于垃圾来源、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垃圾分类和处置上会有不少差异。比如德国侧重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不仅体现在包装上,还体现在回收上,并由此衍生到运输、处置等多个环节。又如瑞典更注重技术应用,每个社区都有先进的处置系统,虽成本昂贵但很有效。

    (摘编自汤伟《推进垃圾分类没有捷径可走》)

    1. (1) 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先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中,部分城市将垃圾分类纳人法治框架,有些城市还制定了一些处罚措施,比如违规投放垃圾将会影响个人信用。
      B . 为了方便市民理解,我国不同城市对垃圾的称呼、标志以及管理办法都不尽相同,但都能体现出我国对垃圾分类、垃圾投放的重视。
      C . 我国多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这一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的开展,也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D . 生活垃圾的制造、收集、运输、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对社会合力的要求比较高。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垃圾分类对改善生活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要绿水长流,还要关注更多的环境治理领域。
      B . 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也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归根结底,民众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C . 垃圾分类工作链条很长,涉及的环节较多,涉及的主体也较多,各自利益不尽相同,这导致当前的垃圾分类工作很难开展。
      D . 因垃圾来源、生活习惯不同,不同国家处理垃圾分类的工作着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垃圾分类工作需要长期坚守。
    3. (3) 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谈谈当前政府部门在垃圾分类管理中需要强化哪些方面的工作。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看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茉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

    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

    “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选自《外国小小说精选》)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得知妈妈到学校来看他,培德没有丝毫的感动,反而感到慌张和嫌弃。这些描写表现了培德虚荣心强、为人冷漠的个性特点。
      B . 小说在三、四自然段简要勾勒了培德妈妈的外在形象,重点写了她的穿着打扮和手提包,借以突出其农民身份和不富裕的家境。
      C . 相见过程中,母子的心情和态度是不同的。妈妈是“带着幸福的微笑”,“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等,而培德却倍感压抑。
      D . 培德让妈妈匆匆离校,原因是不想让同学看到妈妈而使自己丢脸。“手微微颤抖”的细节描写,表明妈妈对此已察觉,但并没指责。
    2. (2) 小说的心理描写细腻而深刻,请结合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3. (3)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齐姆森这个人物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4. 文言文阅读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 风乎舞 ,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 (1) 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 . 之以师旅         因:因为 C . 君子          俟:等待 D . 瑟希           鼓:弹奏
    2. (2) “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
      A . B . C . 自己的 D . 其中
    3. (3) 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方六七十

      A . 有朋自远方来 B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 .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回答问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闯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 旧栖新龙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词上阕通过写生死相隔、妻子葬于千里外的故乡、即使相逢也认不出等情景,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 B . 贺词上片“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自比,表现自己的丧偶之痛和老来孤寂的凄凉之境。 C . 贺词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兴;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之景,是为比,有此,下文“新龙”也就不显突兀。 D . 苏词语言朴素自然,情真意切;又以三、四、五、七言交错,有一唱三叹的效果。贺词情深辞美,善用凄凉的氛围来烘托人物情感。
    2. (2) 请简要分析这两首悼亡词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 6. (2023高二下·西安期末)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
    1. (1) ,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是以日退也。
    2. (2)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3. (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4. (4) 天行有常,,不为桀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____?

    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____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____。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____。但是,(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节选自《人民日报》)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涣然冰释   置身事外   相提并论   俯拾即是 B . 迎刃而解    置身事外   相得益彰   俯拾即是 C . 迎刃而解    置之度外    相提并论   数见不鲜 D . 涣然冰释    置之度外   相得益彰   数见不鲜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行不行"的探寻,更需要"该不该"、"能不能"的判断。 B . 中国的进步,与其说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毋宁说更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C . 中国的进步,虽然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但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 D . 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行不行"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复杂的矛盾会因批判自然避形,社会的正义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B . 复杂的矛盾也许会因批判自然通形,社会的正义也许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C . 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通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D . 难道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通形,社会的正义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龙山育秀林,大岭迎旭日,二泉映明月,行髻靓美妆”,这是头村自然风光,也特别点出了这里古木成林、延续一方文脉、人与树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生态好,人也生活得更好。所以,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就融入了村民的血脉中。不少超过300年的古树,就在这里年复一年地生长着,枝繁叶茂,①____。

    后龙山古树是陂头村繁盛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也如同一位长者,见证着陂头人修祠堂、勤劳作、享生活,并且②____与困难作斗争的英雄历史。古树见证了历史,本身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当年,村里有近7000棵果树被日寇砍伐,用于烧炭。在后龙山上,一棵被日本人破坏的老格木,树头的受损痕迹如今仍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当时的苦难。然而,就在伤痕旁,老格木顽强生长的枝条已超过十米,向天空伸展,生机盎然。

    在村民看来,老格木的坚韧品质正如其别名一样:铁木,③____,受尽打压,依然能破土重生,激励陂头村民面对困境不畏艰难、奋起向上。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能够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承载人们的乡愁记忆,是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地名使用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市民政局公示的不规范地名共有42个,主要体现为崇洋媚外(如维多利亚花园、维也纳国际酒店)、刻意夸大(如钓鱼台别墅、中央大道)、怪异难懂(如皇家骑士酒店、反修桥)等,将予以更换。此名单公示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些地名影响了指位定向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保护传承和社会交流交往都不利,应该更换。也有人认为,这些地名中外融合,个性鲜明,既夺人眼目又便于记忆,无需更换。还有人认为,地名无非就是个名字,更换不更换无所谓。

    对此,市民政局拟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建议。请在专家、市民、学生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