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觞之水

    朱以撒

    ①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

    ②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④忽然,我看到长衫下露出锃亮的皮鞋尖了,随着走动的摆幅,一伸一缩地探头探脑。显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为每个人配备一双晋履,便使足下有些异样。不过,让今人穿上晋履,会否在移步时踉跄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机响起,是雄健的进行曲,镗镗嗒嗒汹汹而起。他急匆匆解开晋衫,从贴身口袋掏出手机,哇啦哇啦地叫喊起来。眼看着伪造好的仿古气氛,一刹那冲荡得毫无影踪。还是黑格尔说得好: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皮肤一样。

    ⑤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凌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⑥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⑦我是做好罚酒的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似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天啊,怎么可以这样?

    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在那个流连诗酒的时代,居然还有十六人未能成诗,从而罚酒三巨觥。当时,八九岁光景的王献之也跟了来,一路行走已是劳顿,觞到跟前一时乱了方寸,诗兴全无,只好喝酒,想必被罚得天旋地转,还得由几个兄长轮流背回去。文人游戏就是这样,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础,不可太认真了。诗才迟速历来就有,像三国时的王粲,“举笔便成,无所改定”,而南朝谢灵运,“久之乃就”,却不能因此认为谢的才华不如王粲。自然而然是人的禀性中最实在的部分,没有矫饰,也没有污染,就如年幼的王献之,完全不会事先请求王羲之:“父亲大人,替我作诗二首,以备明日觞咏之需。”作为父亲的王羲之,也不牵挂儿子是否能诗,是否当众出丑。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

    ⑪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游岁月,已经像走马灯一般过去了。

    ⑫有些燥热,我站了起来,走出摇头晃脑吟诵的人群。脱下晋人长衫,反而舒畅起来。旧时兰亭并不在此地,这里的一切都是后人仿制的,渗透了人工的痕迹,就连王羲之喜爱的白鹅,王徽之喜爱的修竹,都长得如此精致,没有一点野性,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们是在野的生命,却在修剪和圈养中,被改造得温顺起来。只有澄澈之水还是旧日模样,在迎来送往中潺湲无息,越来越多的人工匠意被卷入水库成为旧事,连同当时的诗篇,都已不知所终。只有那年兰亭雅集的诗文,依旧传诵。

    ⑬人自古亲于水。筑巢于水湄,枕涛声于梦中:击楫于中流,凌万顷之茫然,却越来越不能如水这般自然。这也是生而为人的一个缺憾吧。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流觞曲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现代人效法古人,旧瓶装新酒,别具风雅。 B . 第⑥段写花瓣顺着曲水漂流,创设了春光灿烂的美景,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诗情。 C . 现代人胸无点墨,具有即兴赋诗的诗才,不能像古人一样才思敏捷,临觞吟咏。 D . 兰亭雅集,王羲之并不牵挂儿子是否成诗;王献之虽未成诗,却也并不因此事先准备。
    2. (2) 在第⑤段中,作者将不同于魏晋文人的今人情怀比喻为“笔调凌乱的草书”,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凌乱”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3. (3) “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完全可以放在第⑦段末,作者却把它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 (4) 在第⑩段中,作者认为“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名士风度”是怎样的?联系现实生活,你又如何看待“名士风度”?
    5. (5) 文章题目《流觞之水》,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注】

    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一一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能给成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注]本篇小说作于1917年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因缺煤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天。

    1. (1)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在去借煤之前做了各种设想和准备,认为一定会借到煤,说明“我”是一个心思缜密、信心满满、乐观阳光的社会底层小人物。 B . “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用被动句表现出我的骑行状态,与我不能主动掌握自己的人生、任人宰割的生活处境一致。 C . 小说用“轻”来化解“重”,“飞翔”本是一种很轻灵的举动,但在这里却成了让人心酸的事件,因为它的目的是去“借煤”。 D .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对“我”生活环境的描写,交代了人物出场的背景,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悲凉,奠定了文章沉重的基调。 B . 小说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我”在借煤时所遭遇的残酷打击。 C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既展现了主人公“我”在借煤时的复杂心理,也便于读者走进骑桶者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D . 《骑桶者》和《变形记》都具有荒诞性和隐喻意味,曲折再现了客观生活,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3. (3) “我”认为煤店老板娘看到了“我”,但是她却说什么也没看到,这是小说产生多元化解读的生发点。“看到”和“没看到”都有迹可循,请结合文本分别寻找依据。
    4. (4) 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从文本中,你能看到卡夫卡反映了现代人的哪些困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3<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哮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接之。”庄子曰:“夫子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游游绕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游游绕,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游游绕,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独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牦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 (1) 文中画框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

      东西A跳B梁C不辟D高下E中于机辟F死G于罔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放在姓氏后面,表示对人的尊称,如文中的“惠子”。 B .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与“其实百倍”(《六国论》)两句中的“实”意义不相同。 C .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意义相同。 D . “裂地而封之”与“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两句中的“而”用法不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人“善为不龟手之药”却“世世以游游跳为事”,庄子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此药另有更大的价值。 B . 狸胜很灵活,擅长捕捉小动物;牦牛很庞大,但连只老鼠都捕不到,而庄子仍然认为牦牛的价值更大。 C . 面对惠子的言论庄子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给惠子讲故事,体现了庄子寓言说理且文风汪洋恣肆的特点。 D . 在“五石之瓠”与“大樗之树”两个事例中,庄子与惠子所争论的是同一个焦点,表达的是各自的同一个观点。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②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5. (5) 庄子在与惠子的两段争论中想阐述什么思想?请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

    1. (1) 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 . 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 . 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为了说明老翁怕冷。 D . 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2. (2) 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了六国的经验教训后,希望统治者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了打消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交流环境,说:“”。
    3. (3) 学校组织秋季研学活动,你登上黄鹤楼,看到千里奔流的长江和对岸的群峰,不禁吟咏出《桂”诗句。枝香·金陵怀古》中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78年,动荡方平,华夏大地①____之际,彭桓武出任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上任之时,他就和所里的研究人员约定,废除所长“终身制”,他只当两年就“下台”。两年期满,彭桓武提出辞呈,非但不再连任,还明确表示:“自彭桓武始,不设名誉所长。”

    1984年,仍在九所工作的同事以彭桓武为首的科学家的名义申报并获得“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自然科学一等奖。按国家规定,奖状是每位得奖人一份,奖章由第一作者保存。当人们把奖章给彭桓武送去时,他却断然谢绝,坚称全部功劳都是集体的。经过大家的再三劝说,他终于答应“奖章我收下了”,但②____的是,他接着说:“奖章是我的了,我把它送给九所。”他随即找来一张纸,提笔写下“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他总是不断地开辟新的方向,③____地为国家谋福祉,而当新事业后继有人时,他.总是悄然引退。在彭桓武眼中,永远都没有个人名利,只有国家与集体。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框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对联除了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悬疑题材影视作品兴起由来已久。巧妙的情节设置,鲜明的人物性格,精彩的推理过程,这些都是悬疑剧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市场上悬疑剧数量不断增加,( )。

    尽管当下的悬疑剧囊括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元素,①____。《对决》中群像式的刻画让反派角色的心理被充分剖析,从原生家庭给个人成长带来的影响,到善恶挣扎之间展现出的人性复杂的一面,都深刻反映着值得思考的社会现实,体现出现实主义创作特点。同时,悬疑剧在情节设置和拍摄手法上都重视现实性。②____,还是运用拍摄手法呈现的画面实感,包括对剧中涉及细节的处理还原,都让观众在沉浸式观剧之余联想到自身的现实生活。除了反映现实、观照现实,③____《对决》中为了还原警方办案的真实工作场景和获态,团队在前期对县级和地级公安局进行了实地调研,从搭建布局到内部人员构成都力求真实,以此来向刑侦战线上的基层工作者致敬。深层次挖掘现实价值,对平凡现实的呈现让剧集所传递的价值不只停留在艺术层面,更引起了社会对一个职业乃至行业的兴趣与关注,让更多在不同岗位上付出和奉献的人被大众了解和尊重。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剧情模式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B . 逐渐显现剧情模式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 C . 逐渐把剧情模式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显现 D . 在剧情模式化、人物脸谱化等问题上逐渐显现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深刻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舍生忘死,视死如归。他们都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认真体会他们的精神品质和人生选择,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话题,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我们的使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班会演讲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