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2-19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pú táo

    jí shǐ

    xū ruò

    bēn liú bù xī

    yán lì

    zhuāng jià

    jiāng yìng

    héng qī shù bā

  • 2.  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1. (1) A.山崩地 B.雀无声 C.响彻云

      D.低声语 E.气急坏 F.女补天

      G.随而安 H.精力竭

    2. (2) 从内容上看,第一行词语都是写的,我能再写一个:
    3. (3) 选词填空(填序号)。

      A.她不是一个的人,无论处于什么境地,她都乐于奋斗。

      B.整个会场,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shà) 绳子(xì) 鹅石(luǎn) B . (qū)扬(sònɡ) 家儿(què) C . (cuò)可(è) 崩(tā) D . (chénɡ) 索(sōu) 红(nèn)
  • 4. (2021四上·惠阳期中)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于东海(淹没) B . 浪吼(拖长声音大声叫唤) C . 半明半(昏暗) D . 人声沸(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 5. 下列句子中,与“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B .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C .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D . 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 6. 小明同学根据下面的词语,想到了一些人物。下面哪个词语与该人物的特点不相符?( )
    A . 腾云驾雾——孙悟空 B . 三头六臂——后羿 C . 神机妙算——诸葛亮 D . 刀枪不入——蚩尤
  • 7.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B . 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C . 《繁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写了作者三次在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D . 同学们刚刚学完的第四单元课文都是神话故事,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
  • 8.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注意加点部分,用上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2. (2)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陈述句)
    3. (3)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 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4. (4) 照例子,改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改: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句子:我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贫困、伤痛和分离。

      改:

    5. (5) 例句: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仿写:秋风送来了,送来了,也送来了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

  • 9.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人群又
    2. (2)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伟大的巨人的精卫,为人类“盗”取火种的,还有的女娲,神话故事真有趣啊! 
    3. (3) 诵读诗词佳句往往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写出了夕阳斜照的艳丽江景。
    4. (4) 《雪梅》中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5. (5) “,慎思之,,笃行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博学多才之人;“”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一场秋雨一场寒,”提醒人们要保暖。
  • 10. 口语交际。

    在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到两个低年级的同学,把垃圾倒在学校外面的排水沟里。请你根据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出来。

二、阅读理解
  •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1)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2. (2) 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人在前两句写了自己站在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观看庐山,庐山呈现不同的景象。由此可知,诗人眼中的庐山(用自己的话概括)。我从中明白了的道理。
    3. (3) 诗人从不同角度、站在不同位置还是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因此总结出“”。这两句诗也蕴含着哲理,与“当局者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给我们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分析。

  • 12. 阅读短文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儿,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①模模糊糊,看不清。

      ②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③形容不断地改变。

    2. (2) 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的句子。
    3. (3) 文中第3自然段连用了9个描写颜色的词语,请读一读,记一记。你能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吗?
    4. (4) 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 )
      A . 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 . 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 . 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5.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 点明中心。 B . 承上启下。 C . 总结全文。
三、写作
  • 13. 快乐习作。

    你最喜爱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物还是一件物品呢?你最喜欢的他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以“我最喜爱的”为题,用具体的事例写一篇习作,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