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 中学生身高约为160dm B .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 步行速度约为1.2m/s  D .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 2. 如图所示,正确使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 . B . C . D .
  • 3.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岸边的树 D . 月亮
  • 4. 关于物质熔化与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B .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 C . 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D . 晶体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一直下降
  • 5. (2023八上·开州期末)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物理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如图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 夏季,清晨白雾—汽化 C . 秋天,叶上露珠—液化 D . 冬天,美丽“雾凇”—凝华
  • 6. 如图所示,在2023年央视春晚的乐曲节目《百鸟归巢》表演中,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这主要是模拟鸟啼声的( )

    A . 音调、音色 B . 响度、音调 C . 响度、音色 D . 音调、响度、音色
  • 7. (2019·山西) 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 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 . 一定高 B . 一定低 C . 一定相同 D . 无法确定
  • 8. 广场舞是居民以健身为目的,自发地在开敞空间进行富有韵律的舞蹈,其音乐伴奏通常是分贝高、节奏强。对这一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广场舞的伴奏一定是乐音 B . 广场附近的噪声检测仪可以有效的减弱广场舞伴奏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C . 大妈们减小伴奏音量是在声源处减弱伴奏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D . 大妈们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9.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B . 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C . 在0~4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 D . 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1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 . 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 . 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D . 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11–16题每小题2分, 17题4分,共16分)
  • 11.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2.72cm、2.73cm、2.42cm、2.73cm、2.72cm,其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有误,该错误数据为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结果应记作cm。
  • 12. 在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上,航天员聂海胜在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乐器﹣﹣笛子。吹笛子时,笛声是由 (选填“笛子”、“笛膜”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来改变笛声的 
  • 13. 电灯正常工作时的温度高达2000℃左右,用久了灯泡玻璃上会变黑,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 形成钨蒸气,钨蒸气又在冷的灯泡壁上 形成固态钨,长期使用后,灯泡壁就变黑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 14. 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小号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 15.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 (选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6. 今年夏天特别炎热,政府部门安排喷雾车(如图所示),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蒸发 (选填“吸”或“放”)热。
  • 17.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小明在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后,不仅为我们伟大祖围的成就倍感骄傲,而且发现影片中处处体现着物理知识。“振华30”,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它的排水量达25万吨,在港澳大桥合拢时,把一个6000吨的接头,精准嵌入水下的安装基槽,即使海底涌动的洋流对接头产生巨大的拉力作用,“振华30”也能在作业中保持绝对平稳;1万公里的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川藏公路北线,白雪皑皑的夜儿山隧道全线贯通;兰大高速,春天云雾缭绕:京新高速,穿越沙漠;中国第一列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速度高达350km/h,京沪全程只需要4小时;京广高铁,只需要7小时,让人体验穿越四季的感觉;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作为全球超级大港,130辆自动导引运轮车会根据地下埋成的六万多根磁钉感知自己的位置,只需要9个工作人员就实现了智能码头的生产控制;“中国天眼“FAST”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受守宙深处的电磁波,其设备中有4千多块反射面板,每一块都可以转动,使人类观测太空不再存在死角…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小明决心学好物理,打好基础,为祖国未来的进一步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 在港澳大桥合拢时,以安装基槽为参照物,接头是(静止或运动);
    2. (2) 白雪皑皑的雀儿山的“白雪”是水蒸气(选填“凝固”或“凝华”)形成的;
    3. (3) 从文中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做出确回答,要求与上述两问不重复。提问:;回答:
三、读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19题5分,第20题8分,第21题3分,第22题8分,共24分)
  • 19.  如图所示是在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选填“很大”或“很小”),这样做是为了
    2. (2) 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BC段的平均速度VBC=cm/s。
  • 20.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两组装置。

    1. (1) 图1﹣1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 (2) 如图1﹣2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①本实验中听到的声音应该是 (选填“A”或“B”);

      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②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③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两次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 与振幅的关系。则这两次声音的波形图如图2是 。(选填“A”、“B”或“C”)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④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 21.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探究。

    1. (1)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 (2) 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3)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22.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为完成探究,图甲中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在组装甲图实验器材时我们要按照的顺序安装(选填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
    2. (2) 实验时,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将试管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冰块
    3. (3) 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刻的温度为℃;
    4. (4) 图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5. (5) 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6分)
  • 23. 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 (1) 汽笛声从发出到传回司机耳中通过的路程;
    2. (2) 汽车鸣笛时到山崖的距离。
  • 24. 小明和小聪是好朋友,有一天二人同时从家去上学,小明步行,小聪骑自行车,小明的速度V1=1m/s,小聪的速度V2=5.4m/s,已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s1=500m,小聪家到学校的距离s1=3km,请问:谁先到达学校
  • 25. 国庆假期,小红同学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 (1)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红同学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红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请你解释两个数据的含义。
    2. (2) 如果小红同学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 (3) 为了确保小红一家的行程安全,请你给他们提出安全行驶的建议。(最少写成两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