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04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一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1~2个选项。(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 21. 分析、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 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22. 已知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KNO3、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KNO3 ,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I<II<III B . II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 . II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 . III中KNO3溶液的质量是131.6g
  • 23.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丝网

    B

    鉴别N2和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分别将两种固体放入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液体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24. 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25. 下列有关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 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D .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质量
  • 2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一种常用的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 反应后氧原子的数目增多 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D . 生成物丙丁的质量之比为11:9
三、非选择题(共58分)
  • 2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氖气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气    ⑤氮气

    1. (1) 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2. (2) 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的是
    3. (3) 可用作食品保鲜保护气的是
    4. (4) 最理想的燃料是
  • 28. 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在实验室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

    1. (1) 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在实验室里一般不能制得氧气的是(填序号)。

      A.高锰酸钾(KMnO4)     B.氯酸钾(KClO3)

      C.过氧化氢(H2O2)       D.氯化钠(NaCl)

      依据是:要选择制取氧气的反应物,该反应物中必须含

    3. (3) 该小组同学首先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

      ②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若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

    4. (4) 该小组同学然后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③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

      ④为节省药品,我们可以通过(填某实验操作)的方法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回收MnO2

    5. (5) 实验室常用大理与稀盐酸接触即可制取二氧化碳。

      ①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必须考虑的是

      ②已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那么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③该小组同学用图中的M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那么用从端(填“a”或“b”)通入二氧化碳将瓶内空气排出。

    6. (6) 该小组同学用图中的N装置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 29.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气(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mL。

      

    1. (1) 写出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该实验。
    3. (3)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 3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氯化钠溶液。
    1. (1)

      实验一: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操作⑤中,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填一种即可)。
    3. (3) 操作⑥中,停止加热的合适时机是
    4. (4)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
      需要氯化钠质量为g,需要水的体积为mL。
    5. (5) 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____(填序号)。
      A . 100mL B . 20mL C . 50mL D . 200mL
    6. (6)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转移己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7. (7) 实验三:获取农业上常用的16%食盐溶液,用来挑选优质种子。
      丙同学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来完成。求稀释所需水的质量(列式计算)。
  • 31. 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质子数为13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在化学反应,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第二周期中的(填名称)元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3. (3) 同周期元素,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4. (4) 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写一个即可):阳离子,阴离子
  • 32. 如图是水的分解实验示意图:

    1. (1) 如果该实验中产生8mL的氢气,则生成氧气的体积是mL。
    2. (2) 与A试管中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极。
    3. (3)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是,说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4. (4) 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5. (5) 电解水是将能转化为能的反应。
  • 33. 下列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三个实验示意图:

    1. (1)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②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要检验实验③中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向集气瓶中倒入,观察现象。
    4. (4) 以上实验可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说明(从微观角度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