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3-07-21 浏览次数:8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自来水 B . 红糖水 C . 蒸馏水 D . 矿泉水
  • 2. 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 3. (2021九上·香洲期末) 市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 4. 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加快开发清洁能源 B . 荒漠上多植树种草 C . 工业废气高空排放 D .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 5.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称量固体 B . 量取液体 C . 固液混合 D . 搅拌溶解
  • 6. (2017·株洲) 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小麦粉 B . 白砂糖 C . 植物油 D . 鲜鸡蛋
  • 7.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室内着火,打开门窗 B . 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 . 火灾逃生,匍匐前进 D . 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 8. 硼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硼属于金属元素 B . 硼的原子序数是5 C . 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D . 硼原子的质子数是5
  •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金刚石裁玻璃 B . 金属铜作导线 C . 石墨作铅笔芯 D . 稀硫酸除铁锈
  • 10.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 .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 . 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 .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 11.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B . 黄铜和黄金——硝酸银溶液 C . 纯碱和烧碱——酚酞溶液 D . 氯化铵和氯化钾——熟石灰
  • 12. 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 B .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 . 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 D . 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 13. 为了证明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小文同学做了下图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甲实验中,溶液仍为无色 B . 乙实验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 . 丙实验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 . 丁实验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14. 下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根据此反应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 D . 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 15.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

     

    A . 甲不能是碱 B . 丙不能是单质 C . 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 D .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二、填空题
  •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铝原子
    2. (2) 镁离子
    3. (3) 实验室常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 归纳整理,理解化学大概念——物质的变化。
    1. (1) 色彩斑斓:

      A.101 KPa、-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B.吹灭蜡烛产生白烟。

      C.白色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碟子底部产生色物质。

    2. (2) 才气横溢:

      D.烧开水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E.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现象是

    3. (3) 温润有致:

      F.生石灰放入水中放热将鸡蛋煮熟。

      G.硝酸铵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里,搅拌,溶液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 (4) 清浊与共:

      H.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概念感知:

      分析以上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字母序号)。

  • 18. 下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 (1) ℃时乙的溶解度是g。
    2. (2) ℃时把30 g物质甲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升温到℃时,溶液的质量是g。
    3. (3) 分别将℃时100 g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 甲、乙仍是饱和溶液 B . 溶剂质量:甲等于乙 C . 溶液质量:甲大于乙 D . 溶质质量分数:甲小于乙
  • 19. 探秘古钱币。
    1. (1) 古币金属知多少。我国古代的钱币有多种,如金币、银币、铜币、铁币等。小民同学家里收藏有一枚古币,可以被磁铁吸引,该古币是(填币种)。
    2. (2) 金属性质共探究。小郑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①如图1,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如图2,三支试管里的液体均为稀盐酸,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银丝和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可得出有关金属活动性的结论是

      ③《天工开物》记载“铁质贱甚”,写出一个由铁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3. (3) 货币流通有原因。铁硬度比铜大,密度比铜小,金和银做成的钱币比铜币腐蚀速度要慢得多,似乎更适合铸造钱币,但是中国历史上铜币的使用量远大于其它材质的货币。综上所述,古代铸造钱币选择金属考虑的两个因素是:①;②
  • 20. 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

    1. (1) 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补充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填序号)。空间站用活性炭净化空气,是利用它的性。
    2. (2)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此系统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三、实验题
  • 21. 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 (1) 如图1,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用木炭还原氧化铁也可得到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得到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小文同学用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指出该装置的两处错误:

      ;②

    4. (4) 如图3,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在一支试管中倒入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科学探究题
  • 22.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探究一:古人智慧

    1. (1) 《水经注》中描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这样得到食盐的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2. (2) 我国四川省自贡市劳动人民在公元1873年便开始尝试取井水煮卤,获得的氯化钠中仍然含有氯化镁等杂质,古人采用“淋盐沥水”(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的方法来除去氯化镁,是因为

      探究二:现代方法

      智慧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得到氯化钠晶体。他们查阅资料知道,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除去不溶性杂质

    3. (3) 取少量粗盐,加足量水溶解,可通过方法除去其中不溶性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4. (4) 选择试剂:小民同学选择硝酸钡溶液除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经小组讨论,认为他选的试剂不正确。

      方法小结:除杂所选试剂需满足以下条件:只与杂质反应;

      最终,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5. (5) 实验探究:

      滴加甲、乙、丙三种试剂的正确顺序最多有种,请写出其中一种(写溶质的化学式,下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固体D的成分有

    6. (6) 反思评价:液体E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小郑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可以将甲、乙、丙三种溶液改成两种(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填写)。
五、计算题
  • 23. 小民同学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金属锌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 (1) 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g。
    2. (2)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