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1~10题为单选题10题(10x3=30分);11和12题为多选题(2x3=6分)
  • 1. (2023八上·盘龙月考) 下列关于人体估测合理的是( )
    A . 身高约170mm B . 拇指指甲盖宽度约15mm C . 脉搏跳动15次的时间约为0.2s D . 步行速度约为4m/s
  • 2.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在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B . 真空中可以传播声音 C .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D .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 3. 下列减弱噪声的几种措施中,属于在噪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是_(  )
    A . 给汽车排气管装上消音器 B . 在城市地上高架轻轨两旁安装隔音篷 C . 射击训练时带上耳塞 D . 装修房屋时选择在邻居上班不在家中的时间段进行
  • 4. (2023·德州中考)  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晶莹 C .  霜挂枝头 D .  千里冰封
  • 5. 小明放学回家,她看见路上有人掉了一本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看见书的原因是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书上 B . 有光射到书上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 . 书发出的光进入小明的眼睛 D . 有光经书反射后进入人眼
  • 6. A、B两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30s,A、B运动方向相同 B . 0-40s,A车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30s-70s,A车的平均速度为 7.5m/s D . 40s时,两车相距240m
  • 7. (2023八上·苏州月考) 甲同学在一根85米的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 . 一次敲击声 B . 两次敲击声 C . 三次敲击声 D . 无法确定
  • 8. 在一个室温为0℃的房间内,将-12℃的一块较大的冰块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在一杯0℃的盛水容器中,则容器中的(  )
    A . 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B . 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C . 水和冰的量都不变 D . 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
  • 9.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  )

      

    A . 乐器甲和乙发声的响度相同 B . 乐器甲和丙发声的音调相同 C . 乐器甲和乙发声的音调相同 D . 乐器丙和丁发声的音色相同
  • 10.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汽车在平直公路中匀速驶行,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8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1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6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行驶 B .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68m C . 在该测速区内,限速是70km/h,汽车没有超速行驶 D .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 11. 某同学坐在甲火车中,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火车向甲车车尾方向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两个火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
    A . 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且甲火车运动快 B . 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且乙火车运动快 C . 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且两车运动一样快 D . 甲、乙火车反向行驶
  • 12. 王飞同学加热某固体物质使其熔化。下表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oC

    76

    79

    80

    80

    80

    80

    80

    81

    82

    A . 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 B .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4min C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D . 该物质加热到4分钟时是液态
二、填空题:填空题6题(每空1分,共19分);作图题2题(3x2=6分);实验探究题20、21、22题(每空1分,共24分),23题;计算题24题
  • 13. 如图所示,小明测量铅笔长度,其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选填“A”或“B”) 。

  • 14. 如图1所示是某小区内的两个标志牌。A是禁鸣喇叭标示,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小区里汽车最高速度不得超过5。该小区还设置了噪声监测设备,如图2某时刻显示数字“50”,这个数字表示声音的强弱为50,当附近有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 15. 图所示的是起源于三千多年前西非地区的林巴琴,用拇指拨动琴上的薄片可发出优美的声音,故又名拇指琴。拇指琴发声是由薄片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长短不同的薄片,发出的声音的不同。我们能辨别出拇指琴的声音,这是通过声音的来判断的。

      

  • 16. 物态之间的变化跟温度联系紧密。

    1. (1) 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2. (2)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需要热量;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的。
    3. (3) 寒冬,窗玻璃内表面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打火机里的燃料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在常温下,用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
    4. (4) 如甲、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17. 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4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4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0. 小熊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填写公式);实验中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 (2) 由图可知: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c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cm/s;
    3. (3)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选填“大”或“小”),说明小车是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5. (5) 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该较(选填“小”或者“大”)是为了便于
    6. (6) 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 你认为他的做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 21. 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 (1) 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盛水的烧杯和测水温的温度计,应先调整的位置;
    2. (2) 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使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许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A.初温比小红的高  B.气压比小红周围环境的低  C.水的质量比小红的小

    3. (3) 实验计时第7min,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丙所示,这位同学是(选填“小明”或“小红”)。
    4. (4) 用烧瓶烧水至沸腾,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丁),里面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5. (5) 同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图戊的装置,但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此时试管内的水和烧杯中的水相等的物理量是(选填“温度”、“内能”或“都相同”)。由此说明水的沸腾需要
  • 22. 如图1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张纸板放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块纸板粘成,可绕接缝ON转动。

      

    1. (1) 选用的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
    2. (2)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O点,此时在F板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接着将F板绕接缝ON向后折,如图2,此时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 (3) 为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闽将纸板F沿PQ剪开,只将F板的上半部向后折,如图3所示。则此时在F板的(选填“上部”或“下部”)能看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4. (4) 小闽和小军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又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但他们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5. (5) 另一小组将 E、F纸板在同一个平面上,让一束光AO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1所示,但他们却发现无法在F板观察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五、计算题
  • 23. 国庆期间,小王一家自驾去秦岭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车正匀速远离一座高山,鸣笛3s后听到回声,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求:
    1. (1) 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远?
    2. (2) 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3. (3) 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多远?
  • 24. (2022八上·郓城期中)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继续向前滑行40m才能停下。求:

    1. (1) 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 (2) 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