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

更新时间:2024-01-21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小苏打的有效成分是Na2CO3 , 可做发酵粉 B . 食盐的有效成分是NaCl,可做调味剂 C . 复方氢氧化铝片的有效成分是Al(OH)3 , 可做抗酸剂 D .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 可做消毒剂
  • 2.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 B . 云、雾 C . FeCl3溶液 D . 蔗糖溶液
  • 3.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B . 纯碱属于碱 C . 次氯酸属于弱酸 D . Cu2(OH)2CO3属于盐
  • 4. 常用干燥剂分为固态和液态,下列有关干燥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许多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盛有生石灰,作用是作干燥剂 B .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强还原性气体 C . 碱石灰可以干燥氯气 D . 干燥气体时,固态干燥剂用干燥管盛放
  •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 2Fe3++3H2 B . 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CO32-+2H+ = CO2↑+H2O C .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OH-+H+ = H2O D . 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OH- + CO2 = HCO3-
  • 6.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K+、H+、SO42-、Ba2+ B . Mg2+、Cu2+、Cl-、SO42- C . Ca2+、Na+、Cl-、CO32- D . Na+、H+、HCO3-、NO3-
  • 7.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金属的冶炼 B . 钢铁的锈蚀 C . 食物的腐败 D . 钟乳石的形成
  • 8. 化学反应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9.  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有很多物质能与水发生反应,在不同反应中,水的作用不相同。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A . 2F2+2H2O = 4HF+O2 B . 3NO2+H2O = 2HNO3+NO C . 2Na2O2+2H2O = 4NaOH+O2 D . CaO+H2O = Ca(OH)2
  • 10.  氢化钠(NaH)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其中氢显-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 NaH中氢元素被氧化 D . 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 ,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 11.  检验某未知液中的离子,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

    焰色为黄色

    原溶液中存在Na+

    B

    用试管取少量某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存在Cl-

    C

    用试管取少量某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原溶液中存在CO32-

    D

    用试管取少量某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存在SO42-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固体 B . 移走蒸发皿 C . 收集CO2 D . 稀释浓硫酸
  • 13.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 B . 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 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D . 钠燃烧的产物是Na2O
  • 14. 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为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 . 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 32gO2中含有氧分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 D . 标准状况下,11.2L   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
  • 15. 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发生爆炸,在相同条件下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 . 1:2 B . 2:1 C . 1:4 D . 1:1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次氯酸钠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次氯酸钠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

    已知:在较高温度下,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3

    1. (1) 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2. (2) 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B装置的作用是
    4. (4) D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D装置采用冰水浴的原因是
    5. (5) 有同学认为C装置没有必要,你的观点是(填“有必要”或“没有必要”)。

      该实验装置没有进行尾气处理,需要在D装置后连接一个盛有溶液的尾气处理装置(填化学式)。

  • 17.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 (1) Ⅰ.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强碱性条件下,NaClO溶液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高铁酸钠和氯化钠。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反应中高铁酸钠是产物(填“氧化”或“还原”)。
    3. (3) 写出制备高铁酸钠的离子方程式
    4. (4) 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们开始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氯元素的某种氧化物,写出这种新消毒剂的名称
    5. (5) Ⅱ.工业酸性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作处理剂,将Cr2O72-转化为Cr3+
      绿矾是结晶水合物,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则风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6. (6) 在溶液中Cr2O72-存在反应:Cr2O72-+H2O2CrO42-+2H+ , 该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
    7. (7) 写出处理工业酸性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常见的钠盐,用途广泛。碳酸钠样品中混有碳酸氢钠,实验室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方案:
    1. (1)

      Ⅰ.方案一:气体法

      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装置如图:

      A装置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写出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B装置盛放浓硫酸,作用是。如果去掉B装置,实验成功(填“能”或“不能”)。
    3. (3) D装置的作用是
    4. (4) 实验前后C装置的质量差是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质量(填化学式)。
    5. (5) Ⅱ.方案二:分解法
      实验步骤:用天平准确称量出干燥试管的质量为18.0g,然后称取20.0g已研碎的碳酸钠样品并放入干燥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待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在天平上称出试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34.9g。
      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 (6)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19. 经检测,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H+、 Na、Cu2+、SO42-、Cl、NO3-。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离子中,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填字母)。
      A . Ag B . Mg2+ C . OH D . HCO3-
    2. (2) 取100 mL该废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量会发生变化的是Na (用离子符号表示)。
    3. (3) 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Cu2+和SO42- , 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的方案流程如图:

      ①试剂a为 溶液,蓝色沉淀1为(均填化学式)。

      ②试剂b、c依次为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则白色沉淀2的化学式为

      写出白色沉淀2溶于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3 “分离操作”的名称是,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