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城市二小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五...

更新时间:2024-01-27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请根据拼音或积累。(38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huī huánɡ

    xī hɑn

    bēnɡ tā

    lǎn duò

    yǐn bì

    shānɡ yì

  • 2. 默写
    1. (1) ,忽然闭口立。
    2. (2) ,非是藉秋风。
    3. (3) 王师北定中原日,
    4. (4) 天戴其苍,,横有八荒。
    5. (5) 不饱食以终日,
  • 3. 下题中,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
    1. (1)
      A . (jiǎn) B . 好(sì) C . 入(qiàn) D . (nuò)
    2. (2)
      A . (kuànɡ) B . 军(ɡuàn) C . 绕(chán) D . (wàn)
    3. (3)
      A . (qīn) B . 逼(qiǎng) C . 置(ɡē) D . 透(jìn)
  • 4. 下题中,都有一项有错别字。把它找出来。
    1. (1)
      A . 糕饼 B . 恩慧 C . 平衡 D . 同心协力
    2. (2)
      A . 赤道 B . 修筑 C . 迟延 D . 不记其数
  • 5. 选出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
    1. (1)
      A . 干将发 (磨刀石) B . 璧归赵(完美) C . 万马齐(沉默) D . 民不生(依赖)
    2. (2)
      A . 铿锵(声音响亮有力) B . 难以信(使得、让) C . 案(趴) D . 人影绰绰(模糊不清)(   )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尽管小明有些喋喋不休 , 但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 B . 蔺相如诡计多端 , 一心守护着和氏璧,生怕被秦王骗去。 C . 厂长直言不讳地指出车间里存在的安全问题。 D . 马上就要比赛了,别人都很紧张,小明却悠然自得地看着闲书。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凛冽的寒风中,那个老奶奶只穿着薄薄的外套和破手套。 B . 春天的江南,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时节。 C .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D . 近年来,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在电视里播出。
  • 8.  下列句子,描写事物的方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B .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色的朱鹭或是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C . 或许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茫茫的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D .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 9.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
    A . 《落花生》一文是按“种花生一收花生一吃花生一议花生”的顺序写的,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B .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主要告诉我们圆明园的辉煌壮观以及藏有很多文物。 C . 《桂花雨》中,母亲认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香,是因为母亲深深地思念着家乡。 D . 作者认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因为搭石凝聚着乡亲们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可贵精神。
  • 10. 下列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B . 带着问题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先不管它。 C . 不管写的什么内容,都需要一目十行地跳读。 D . 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二、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列试题。(10分)
  • 11. 下列故事不是出自《水浒传》的是( )。
    A . 醉打蒋门神 B . 三打祝家庄 C . 大闹飞云浦 D . 大战黄袍怪
  • 12. “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描写的是(    )在水里打斗的情景。
    A . 鲁达和张横 B . 李逵和张顺 C . 鲁达和张顺 D . 李逵和张横
  • 13.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发起人是(   )。 
    A . 晁盖 B . 刘唐 C . 宋江 D . 吴用
  • 14. 下列选项中与鲁达无关的一项是(    )。
    A . 景阳冈打虎 B . 倒拔垂杨柳 C . 大闹野猪林 D . 逼众僧喝酒
  • 15. 下列姓名与外号不相匹配的一组是(     )。
    A . 青面兽—杨志 B . 九纹龙—柴进 C . 黑旋风—李逵 D . 智多星—吴用
  • 16. “灵芝草,水漫金山 ”是(     )里的故事。
    A . 《牛郎织女》 B . 《梁山伯与祝英台》 C . 《白蛇传》 D . 《孟姜女哭长城》
  • 17. 《青铜葵花》中,青铜带着葵花去七里地外的稻香渡(      )。
    A . 卖芦花鞋 B . 捡银杏 C . 拍照片 D . 看马戏
  • 18. 《青铜葵花》中,葵花读三年级下册时,春夏之交,大麦地的庄稼被(     ) 吃光了。 
    A . 鸭子 B . C . 蝗虫 D .
  • 19. 葵花爸爸一生最为成功的作品是(      )。
    A . 用青铜制作成的葵花 B . 绘画作品葵花 C . 种植的葵花田 D . 用青铜制作成的各种纪念品
  • 20. 葵花参加春节文艺宣传队演出时所戴的项链是青铜用(      )做的。
    A . 银子 B . 芦苇 C . 野草 D . 冰凌
三、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14分)
  • 21. 阅读理解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 (1)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南方 仕:做官 B . 席上菱 食:食物 C . 去热也 以:用来 D . 欲以热也 去:去除
    2. (2) 下面这个句子停顿标对的是( )
      A .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B .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C .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D .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 (3) 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 . “并壳入口”的意思是:并且把壳吃进嘴里。 B . “其人自护所短”的意思是:那个人想掩盖自己的错误。 C . “北土亦有此物否?”的意思是:北方的土里也有这个东西吗? D .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意思是:这是因为他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了。
    4. (4) 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与孔子说的( )是一样的。
      A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2. 阅读理解

    阳光很活泼

    为了给儿子一个满意的答复,做父亲的他起了个大早来到海边看日出。太阳还没出来,但在那天与海的交界处已是一片绯红,像镶嵌了一道红边。他看得醉了。随后,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然后再露出一点,露出一点……就这样,太阳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也随着起伏荡漾。他心底闪过一句话:阳光真的很活泼。 

    其实,当画家的他已经多次观察过日出,也画过不少日出,可他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新奇,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而他今天之所以来看日出,只不过是为了在儿子与儿子的老师之间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事情是这样的:老师让同学们用“活泼”造句。儿子把那个自认为造得非常漂亮的句子——“阳光很活泼”交了上去,可没想到却挨了老师的批评。 

    当时他听了儿子的诉说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只觉得老师是不会出错的。可是一向听话的儿子却对此反应强烈,说他自己去看过日出,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看着一脸兴奋的儿子,他被感染了。因为他是个画家,他爱美,也珍惜儿子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热爱。他答应给儿子一个答复。此时此刻,站在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边,他觉得心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开阔。 

    回到家里的时候,儿子已经睡了,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支起画架,想着那美丽的日出,想着那活泼的阳光,完成了他觉得最美丽、最得意的作品,他为这幅画起名为“阳光很活泼”。 

    第二天,他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了老师。 

    信中这么写道:世界是( )的,答案是( )的, 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1. (1) 仔细阅读故事,根据你的理解,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中。

      A.独一无二 B.丰富多彩 C.千变万化 D.举世无双

    2. (2) 父亲曾不止一次地观察过日出,也曾不止一次地画过日出,可他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新奇,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父亲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受?( )
      A . 父亲同情自己的儿子,所以看得特别仔细。 B . 父亲终于看到了日出时的美丽风景。 C . 父亲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日出。 D . 父亲受到儿子纯真童心的感染,对日出的景象产生了全新的感受。
    3. (3) 仔细阅读故事结尾,想想父亲在信里表达的意思和下面哪句古诗或名言警句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
      A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 (4)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收到文中儿子转交的画和信后,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四、习作(30分)
  • 23.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让我们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第一次”。请选择其中一件事情写下来,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把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写具体,注意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00字左右。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