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书写展示。

    提示:将《示儿》工工整整地写在下方格子里,注意行款格式。

  • 2. 读拼音,写词语。
    1. (1) 一排排pínɡ wěn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lián jié着故乡的小路和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 (2) 海力布虽然辜负了小白蛇的再三dīnɡ zhǔ,但他从不hòu huǐ,因为他挽救了乡亲们的生命。
    3. (3) 圆明园jiàn zhù hónɡ wěi,内有jīn bì huī huánɡ的 diàn tánɡ
  • 3.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hènɡ) 水(qiǎn) 依(wēi) 万马齐(àn) B . (niù) 垂(màn) 石(liù) 丢三(lā)四 C . (liǎn) 崩(tà ) 糕(bǐng) 平(hénɡ) D . (qiǎng) 树(guān)耻(lǔ) (nuò)言
  • 4.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 侵略   恩惠   羡幕   谎话 B . 允诺   隐蔽   酬谢   发誓 C . 馅阱   沉浸   嫌弃   妨碍
  • 5. (2020五上·亭湖期中)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B . 《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C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写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过中秋节的习俗。 D . 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 6. (2020五上·亭湖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或俗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王老师正为选谁去参加夏令营而处心积虑。 B . 你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会使你一事无成的。 C . 王强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任何问题到他那里都能迎刃而解。 D .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八个小时,真是爱岗敬业、喋喋不休啊!
  • 7.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白鹭》一文中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2. (2) 《搭石》一课的作者是刘章,课文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 (3)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中的“浸”与“汗水把衣服都浸湿了”中的“浸”意思是一样的。
    4. (4) “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这一句应该读出惊喜的语气。
    5. (5) 《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中“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是:中国少年是少年中国的希望。
  • 8. 句子训练营。
    1. (1) 根据要求用“便宜”的不同意思造句。

      便宜:

      (价钱低)

      (不应得的利益)

    2. (2) 仿写句子。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 (3) 悠然自得(用具体情景把成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 9. 根据语境填空。
    1. (1) 你的同桌小明最近迷上了网游,你想劝他趁年少抓紧时间学习,不要把大好青春浪费了,等到年老了才后悔莫及。你会用这句名言来劝他:“,空悲切。”
    2. (2) 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诗词能叙事,林杰说:“家家乞巧望秋月,。”诗词能绘景,虞世南说:“垂緌饮清露,。”诗词能抒情,林升说:“暖风熏得游人醉,。”诗词能言志,陆游说:“,家祭无忘告乃翁。”
  • 10. 口语交际。

    五(1)班最近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刘老师决定让同学们制定一份班级公约,请你你写几条公约吧!(不少于2条)

二、阅读与感悟
  • 11. 阅读《搭石》,完成练习。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1)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 (2) 照样子,写词语。

      人影绰绰  

    3. (3) 读了选文第2自然段,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的动作美,我是从“”这个词知道的;再写声音美,我是从“”这个短语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的美,我是从“”这两个词知道的。
    4. (4) 我在读选段时,刚读到“”的时候,我不太理解,但我继续往下读,后来结合实际生活并联系上下文,知道它的意思是
  • 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

    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文豪。在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以后,1861年11月,他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丑行。下面是他复信的摘要: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那么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看见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是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1. (1) 根据短文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2) 结合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荡然无存:

    3. (3) 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①“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这一奇迹”指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埃及的金字塔

      C.圆明园 D.罗马的竞技场

      ②“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中的“历史”指( )

      A.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成了胜利者。

      B.英法联军掠夺了圆明园的瑰宝,焚烧了圆明园。

      C.英法联军征服了中国,建立了丰功伟绩。

    4. (4)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雨果为什么把圆明园与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和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

      ②从雨果的复信中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 13. 习作。

    如果要给一位同学画漫画,你会选择谁?是爱搞怪的小明,还是文静秀气的小红?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位同学用文字“画”出来吧!抓住他(她)的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特点的事例来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