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艺术理论中的“虚 ”“ 实 ”概念,最早源于《易经》和老子《道德经》 中的阴阳理论。他们认 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乾坤为天地两极:乾为天,为阳,为实;坤为地,为阴,为虚。 由此推演 出一黑一 白 “太极 ” 阴阳图,黑为实, 白为虚。二者作为相互依存的两面,周而复始,不可舍此取 彼。《老子》 曰: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后来经过历代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不断解读、 演绎和推进,形成了我国重要的美学思想。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开始就承载着古人高超的辩证思维。 蔡邕在《九势》 中云: “ 夫书肇于自然, 自然既立, 阴阳生矣, 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字之形态 源于自然,做字之法亦源于自然。 自然既立,必有阴阳,有了阴阳,字的形态即笔势才可以出现。 刘熙载在《艺概》 中说: “ 书要兼备阴阳二 气。 大凡沉著屈郁, 阴也; 奇拔豪达, 阳也,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雄强豪达之书表现为阳气,为实;沉着屈郁之书表现为阴气,为虚。 二者共生于统一体中,缺一不可成书。 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中把虚实问题上升到 哲学高度,他在谈到庄子时认为: “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 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 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 ” ;在阐述孟子“ 充实之谓美 ”美学思想时,认为“不停留于实而是 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 ”。

    书法是黑白造型艺术。我们通常在创作或欣赏作品时,往往留意于黑色的线条,却忽视线条之 外的白色部分。书法黑白虚实理论的引入, 旨在强调不但要留意墨线的造型—— 实象,还要注意墨 线之外的白色空间背景——虚象。虚与实是对立的统一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无虚不能显 实,无实不能存虚 ”。书法家应该重视用虚白去突出黑实的表现手法,所谓“计白以当黑 ”,“ 以虚 为实 ”是也。说明在用墨之外的空白之处,不是没有内容, 而是有笔意、笔势、意境的存在,是笔 墨的无形延伸,也是作品的有机构成。

    在点画密集之处,要表现出字的空灵,有意味,有意境,就要把“运实为虚 ”作为创作谋篇的出发点,做到意在笔先。我们常说, “ 笔断意不断 ”,断处存“ 白 ”,是“虚 ”,却有“ 意 ”,意在方得以气脉贯通。庄子 曰: “虚室生白,惟道集虚 ”,这等于说:在黑白构成的艺术世界里,唯 有虚无的白色空间才能真正反映实有的黑色线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内涵 。可以说, 中国书法变化的 奥秘尽在虚虚实实中,纵观古代名家法帖莫不如此。

    (摘编自周林《虚实黑白论》)

    材料二:

    中国画家非常看重画中不着笔墨的“ 留白 ”之处,这是山水画空间布局中独特的哲学语言符号 和艺术表现形式,它承载了万物的流动与运化,更寄托了无边的深情和无限的深意。天空、云、雪、 烟、岚、雾、水和路等皆因留白得以妙现。宋元时期,画家们大大提高了“ 留白 ”之“虚 ”在画面 中所占的比例。 以马远为代表的南宋画家在构图上已达到极简形式, “虚 ”处甚至超出了“实 ”处, 但他们的山水画并未因此显得苍白空洞,反而在无笔墨之“虚 ”的营造下“ 亦有灵气空中行 ”,客 观的自然在这一片“虚白 ”之中更显灵动。元代画家倪云林的晚年作品是“ 留白 ”的典型代表,从 他的《渔庄秋霁图》 中可以发现,画面的中景虽全无笔墨,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树、石在这一片空 明的湖光之中显得更加生动灵秀。 “ 空故纳万境 ”,正是这一片“ 留白 ”之“虚 ”使得山水画将自 然的生命和人的精神同时纳入山水意境之中,给观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 留白 ”的“虚 ”与笔墨 的“ 实 ”融成一片,灵动有韵,实如清初画家笪重光所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山水画 的哲学意境也在“ 留白 ”的空间里得以养成。

    除了“ 留白 ”之处所引发的“虚 ”“ 实 ”关系,在笔墨所到之处,亦有“虚 ”“ 实 ”之意境。 墨色和笔法的运用是中国山水画营造虚实关系的重要方式。 画面中墨色较为浓重、笔法繁密之处常 被视为实处, 而墨色相对浅淡、笔法疏朗之处常被视为虚处。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疏密转换之 处,正是中国绘画表现和推崇的气韵之生成和流转之地。画家们用飘逸流畅的线条画出山川的“ 骨 骼 ”脉络(即“形 ”),为其注入“骨气 ”, 引发画面的运动感; 以浓淡相间的墨色表现出苍山秀木、 活水润石、云烟明晦的“ 大象 ”之美, 自然山川在笔墨的浓淡和疏密的互映中完全融进画中。流动 的笔墨与“ 空白 ”之处的交相呼应使得山水画完成了对客观对象流动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在虚实 明暗间形成灵动缥缈的气韵和简淡空灵的意境,激发观者沉醉于自然山川之美。

    “虚 ”与“ 实 ”的哲学精神在中国山水画中得到极高显现, 它将真和美、 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 起来。 中国山水画在“虚 ”与“ 实 ”的辩证统一之下产生无限深远的意境,使人在超脱的境界里感 悟生命的真谛和宇宙无穷的奥义。总之, 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在“虚 ”与“实 ”的运化 中摆脱了形式和功能的局限性,构建了中华民族独的艺术哲学观念。

    (摘编自《鲍月、沈爱凤《从古代山水画看中国艺术哲学的“虚 ”与“实 ”》)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艺术理论中的“虚 ”“ 实 ”包含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二者相互依存、周而复始,不可舍此取 彼的内容。 B . 蔡邕从做字之法、刘熙载从成书之法、宗白华从哲学高度阐释了书法中包含的古人高超的辩证 思维。 C . 书法黑白虚实理论的引入,解决了创作、欣赏作品时只留意于线条,而忽视线条之外的空白的 问题。 D .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黑白造型艺术、 中国古代书法字帖无不包含着“虚 ”“ 实 ”的辩 证。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马远为代表的南宋画家追求的极简构图形式,不但没让山水画显得苍白空洞,反而让客观的 自然更灵动。 B . 倪云林的《渔庄秋霁图》被笪重光赞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主要因为其画作的“ 留 白 ”艺术。 C . “虚 ”与“实 ”的哲学精神在中国山水画中得到极高显现, 因而中国山水画也摆脱了形式和功 能的局限性。 D . 山水画可以通过流动的笔墨与“空白 ”之处的交相呼应等方式把握客观对象流动的节奏和韵律。
    3. (3) 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两则材料所论述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蔡邕: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书法) B . 颜真卿: 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 (书法) C . 黄宾虹:一烛之光,通体皆灵。 (中国画) D . 戴熙: 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 (中国画)
    4. (4) 材料一在论证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

    早晨四点半,分秒不差,他骄傲地按下将要响起的闹铃。男孩迅速起身穿衣,为了不吵醒父母, 他只能赤脚出门了。现在可还是夜里啊: 星星还在眨眼,树在身后静伫。他试图寻找天亮的迹象, 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他在落满树叶的黑色小道上疾行……

    第一只鸟在他脚边醒了过来,接着一群鸟冲向天空,尖叫着宣布新一天的开始。 突然他再也无 法控制自己的激情。他跳到那片天空下,发出狂野的、意义不明的喊叫,然后像头野兽似的狂奔起 来,疯了一般全不似之前那样谨慎;正在清醒的疯狂中忘我地歌唱生命的愉悦和青春的奢华。他觉 得自己将来的生命是一件伟大而神奇的东西,这东西完全是他自己的。血液在脑中升腾,他大声说 道: “只要我愿意,我能改变世界上发生的一切。 ”

    突然,好像传来一种陌生的回声!他侧耳倾听,迷惑不已, 因为那不是他自己的声音。他狂乱 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蚂蚁,又大又壮, 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 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

    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此时此刻, 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 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 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微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缓地放下了枪。 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 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并不仅仅是这个, 而 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 ;如果我没来,它也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 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 随时都在发生。 活着的东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 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

    此时,他脚下的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的 酸味。他极力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 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 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随后看见那 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刚升起来了, 它照 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 它已经被剔净了肉。除了白骨上 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渐渐稀少。

    那个男孩朝它们—— 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眼睛盯住他 看。 “ 滚! ”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 “我不喜欢你们! 不管怎么样,都不喜欢。滚吧! ”说完, 他想象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 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那水汪汪的黑 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上的凉意,就 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 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 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 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 闪亮 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但是,接着—— 发生了什么事呢? 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困住呢?

    (选自《现当代英国短篇小说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男孩 ”清晨在灌木丛中的遭遇使他的心理和情感经历了由痛苦、愤怒—— 恐惧、怜悯— —释然的变化。 B . 小男孩最终放弃了以“开枪 ”来帮助小鹿“结束痛苦 ”的想法,是“愤怒、痛苦和抗拒感 ” 这一系列主观情绪使然。 C . “猎杀 ”“ 陌生的回声 ”“ 辽阔寂静的草原 ”等这些细节在无形中放大男孩的恐惧,击碎了 他对世界的美好幻想,他的信念在此刻开始出现动摇。 D . 草原上“弱肉强食 ”“适者生存 ”的一幕,展现了大自然的残酷无情,深刻揭示了人类应该 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的道理。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将小鹿行走的姿态形容成“ 国王和统治者们 ”,此处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小鹿作为一 个鲜活生命体的自豪骄傲。 B . 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 “举起枪 ”和“放下枪 ”两个看似矛盾的动作紧密相承,突出了小男孩内心激烈的冲突。 C . 小说以简洁的语言集中描写了主人公在一个清晨经历的不同场景,场景的转换喻示男孩不同 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其成长中的不同状态。 D . 小说以两个问句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同时可以引发读者关 于生命哲理的思考。
    3. (3) 小说在叙述人称的变化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 (4) 标题“草原上的日出 ”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孟子 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 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 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者也; 谓其君 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 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

    (节选自《孟子》)

    (二)

    女子必自择丝麻, 良工必自择完材, 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 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 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 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 富而能供, 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 , 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 若 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民有小过,必求 其善, 以赦其过; 民有大罪,必原其故, 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 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 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 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

    1. (1) 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有本 A 而能图 B 末 C 修事 D 而能建 E 业 F 久居而不滞 G 情 H 近而畅乎远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 禹、汤、文、武等几个有名的帝王。 B . 贼,有“破坏 ”“伤害 ”之意,也指抢劫或偷窃财物的人。在文中的意思是“伤害 ”。 C . 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 ”,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D . 责,在文中理解为“要求 ”,与《促织》 中“试使斗而才, 因责常供 ”中“ 责 ”的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 “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 ”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 B . “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 ”, 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 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C . “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在提醒君子为政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原则处理事务。 D . 政令不和谐, 民众就不服从教导, 因而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也就不可能听从命令。这进一步 说明“ 万民之叛道 ,必于君上之失政 。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②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

    5. (5) 结合文本二简要概括“行不忍人之政 ”的一些具体做法。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将进酒①

    陆 游

    我欲挽住北斗杓② , 常指苍龙③无动摇。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

    我欲划断日行道, 阳乌当空月杲杲④ 。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积麴⑤ 高崔嵬, 大江酿作蒲萄醅。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注释】①此诗写于南宋庆元三年。时宁宗在位,韩侂胄为相,权倾朝野。作者已 75 岁,闲居故乡山阴。②杓(biāo): 北斗星斗柄部分。③苍龙:星宿四象之一。北斗星柄指向苍龙时为春季。④杲杲:明亮的样子。⑤积麴(qū) :堆积的酒麴。麴,今作“ 曲 ”。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前两句诗人展开想象,想要拉住北斗常指苍龙,使天地长春,语意豪迈狂放。 B . 中间四句写诗人想要日月同辉四海永昼,是因为他惋惜人生之半沦为黑夜,没有更多时间行乐。 C . 末四句与李白《将进酒》 的末四句颇为相似,都以一种狂放不羁的酣饮来表达貌似旷达实则悲愁的情感。 D . 全诗诗人借助夸张手法和非同凡俗的想象力来抒情达意,全诗情感自然流露,真切动人。
    2. (2) 诗歌末尾“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一句传达无限感慨。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诗人“ 白发何从来 ”。
  • 5.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论语>十二章》 中,孔子认为“  ”,就不能实行礼,不能运用乐;而曾子 则告诉士人“  ”因为士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2. (2) 《春江花月夜》 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 子是: “ , ”。
    3. (3) “ 心学家 ”王阳明为获得正确的认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这一行为正体现了《大学之道》 中的“ ”,同时启示我们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4. (4) 《<老子>四章》中指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往往开始懈怠,不够谨慎,所以出现“” 的结果,如果能做到“  ”,就不会失败。
    5. (5)  古人常在诗词中借黑发变白的现象,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感慨,李白《将进酒》 中的 “  , ”是这样,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梦》 中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也是这样。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克思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  现, 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  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  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  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  治力量。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在旧中国风雨如晦的时代, 中  华民族陷入 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的勇担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探寻救亡图存出路  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 东亚病夫 ”到站起来、 富  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毛泽东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①____。 他说过: “认识的盲目性和自由, 总是会不断地交替和扩大其领域,永远是错误和正确并存……错  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总结教训不仅指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② ____ 。毛泽东重视  经验,③ ____ , 他认为经验主义同教条主义一样是有害的。为了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放弃理论学习,要认真读书,把感性的经验不断上升为更具条理性、综合性的理论。

    1.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 ”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解释说明。 B .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 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一句中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 C .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 东亚病夫 ”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该句中引号的作用 是特殊称谓。 D . “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 ‘你是萍, ……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 ”一句中省略号的用法表示语言、话题的转换。
    2.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
四、作文(60分)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明初学家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 ”

    “进 ”与“止 ”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