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3-12-30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有如下诗句:“日照澄洲江雾开”,如图所示,它描述的是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的美丽景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诗句描述的现象为丁达尔效应 B .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 C . 以Fe(OH)3为分散质形成的任何分散系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 . 利用该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 2.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a2+、Na、NO3- B . Na、Cl、HCO3-、OH C . Na、Al3+、Cl D . H、K、HCO3-
  • 3.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0.1NA个水分子 B . 2mol·L-1的CaCl2溶液中Cl的数目为4NA C . 11.2L氯气中含有NA个氯原子 D . 标准状况下,14gC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A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氯气通入盛有湿润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B . 蘸取某溶液做焰色试验时,观察火焰颜色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不含钾元素 C . 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都是混合物,而液氯是纯净物 D . 氢气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和白烟
  •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 . 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Cu+Fe2+ C . 氢氧化镁溶于盐酸:Mg(OH)2+H=Mg2++H2O D .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2++2OH+2H=H2O+CuSO4
  • 6. 实验室需要配制0.1mol·L-1NaOH溶液450mL时,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操作是( )

    ①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再转移到烧杯中溶解

    ②烧杯中NaOH溶液移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

    ③实验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里面含有少量水

    ④用天平准确称量1.8gNaOH固体

    ⑤NaOH固体已潮解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⑤
  • 7.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将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双氧水;

    ③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Cu+2Fe3+=Cu2++2Fe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中铁钉作氧化剂 B . 实验②中Fe2+具有还原性 C . 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 .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2H=CO2↑+H2O      ②Ba2++2OH+2H=BaSO4↓+2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⑤Cl2+H2O=H+Cl+HClO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⑤ D . 只有⑤
  • 9. 硫代硫酸钠(Na2S2O3)被称为“养鱼宝”,可降低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脱氯反应为S2O32-+4Cl2+5H2O=+10H+8Cl ,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S2O32-表现氧化性 B . H2O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 . S2O3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 . Cl2表现氧化性
  • 10. 如图是一种测试某气体化学性质的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 . 浓H2SO4 B . 饱和NaCl溶液 C . 浓NaOH溶液 D . 浓Ba(OH)2溶液
  • 11.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所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1高一上·黄石月考)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硫酸应属于(   )

    ①酸    ②能导电的纯净物    ③含氧酸    ④混合物    ⑤化合物    ⑥二元酸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⑤⑥ C . ①②③⑤⑥ D . ②③⑤⑥
  • 13.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SO2、C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 . 硫酸钡、氧化钠、NH3都是电解质 C . 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 D . H2SO4、Cu2(OH)2CO3、Na2CO3分别属于酸、碱、盐
  • 14. 等体积等温度等压强的两容器,A中盛N2 , B中盛NH3和H2 , A与B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氢原子个数比为2∶5 B . 原子个数比为1∶2 C . 质量比为28∶17 D . 分子总数比为1∶1
  • 15. 硫酸亚铁溶液可用于催化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说法正确( )

    A . “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B .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H2SO4)保持不变 C .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H+ D . 反应中每脱除11.2LSO2(标准状况),转移2mol电子
  • 16. K2SO4、KCl、NaCl三种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M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如图甲所示。取200mL混合溶液加水稀释,测得c(Na)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Y离子可能是 B . c1=0.8 C . 溶液M中KCl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1 D . K2SO4与NaCl物质的量之比为1∶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strong><span>共52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7. 如图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1. (1) 填写二维图缺失的类别A和B的化学式
    2. (2) 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HCl的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

      a.NaClO        b.Fe        c.NaOH      d.KMnO4 e.AgNO3

      ①从物质类别上看,HCl属于,可能与(填字母,下同)发生反应;

      ②从化合价角度看,Cl具有性,可能与发生反应。

    3. (3) 某工厂用NaCl溶液制备氯气,其化学原理为如下反应:

      H2O+NaClCl2↑+NaOH+

      ①请将上述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反应中NaCl做剂,理由是

  • 18. 《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K2Cr2O7是火柴工业用作制造火柴头的氧化剂。

    在下列反应中:

    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

    1. (1) 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 (2) 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3. (3) 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与起酸性作用的HCl的质量比为
    4. (4) 该反应中每生成3分子Cl2转移电子数为个。
  • 19.
    1. (1) Ⅰ.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H、Na、Mg2+、Ba2+、Cl。现进行以下实验:

      A.用pH试纸检验溶液,发现溶液呈强酸性;

      B.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无沉淀产生

      C.取少量B中的碱性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上述事实知,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2. (2)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Ⅱ.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硫酸氢钠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4. (4) 氢氧化镁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
  •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并进行后续实验。
    1. (1)

      Ⅰ.制备纯碱:先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 , 然后再将NaHCO3制备成Na2CO3

      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乙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丙中试剂瓶内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经检验该白色固体是NaHCO3。装置丙中可得两种产物,分别是NaHCO3和另一种盐,装置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洗涤固体、,最后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Ⅱ.测定所得产品的组成和纯度
      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NaHCO3 , 请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5. (5) 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称取m1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CaCl2溶液。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的质量为m2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