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3七上·太康期中) 你知道“藕断丝连”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吗?(     )
    A . 输导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营养组织
  • 2. 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调查时,注意安全,不要攀爬高处 B . 调查时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C . 调查时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D . 调查时,看到的生物要逐一记录
  • 3. (2023七上·太康期中) 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图),转动目镜和移动载玻片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    )上。

    A . 目镜 B . 物镜 C . 载玻片 D . 反光镜
  • 4. (2023七上·太康期中) 如下表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

    选项

    诗句

    影响因素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光照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水分

    A . A B . B C . C D . D
  • 5. 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pq”,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 . “cp” B . “bd” C . “db” D . 以上都不对
  • 6. (2023七上·太康期中) 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有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B . 能够在水中旋转前进 C . 能通过分裂产生后代 D . 能够逃避有害刺激
  • 7. 2023年是十二生肖中的兔年、兔子喜欢吃胡萝卜,与兔子相比,胡萝卜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8. (2023七上·罗湖期中) 同学们学习过的很多诗句中都描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生物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 D .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9. (2023七上·罗湖期中) 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片薄膜 B . 步骤③展平的目的是防止观察标本时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C . 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液泡 D . 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能是步骤④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 10. (2023七上·罗湖期中) 使用显微镜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大观察,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为(    )

    A . ②和⑤ B . ③和⑤ C . ①和② D . ②和④
  • 11. (2023七上·罗湖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中藤本植物的生长状况说明(    )

    A . 生物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 . 生物能排出废物 C .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D . 生物由细胞构成
  • 12. 苦瓜虽苦,但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其中的苦叶素被称为“脂肪杀手”,健脾开胃。苦瓜中的苦叶素位于(    )
    A . 细胞膜中 B . 液泡中 C . 叶绿体中 D . 细胞核中
  • 13. (2023七上·梁子湖期中) 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A受精卵 B . 2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分化 C . 与动物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D D . 1的生理过程为细胞分裂,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 14. (2023七上·明水期中) 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 都有种子 B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都有根茎叶 D . 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 15. (2023七上·砀山期中) 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④是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 . 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 . ⑤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 16. 小敏意外摔倒导致膝盖轻微擦破皮,幸好并未流血用碘伏擦拭伤处感觉很疼。擦破的皮和感觉到疼的部位分别属于(  )
    A .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B .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C .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 D . 保护组织、肌肉组织
  • 17. (2023七上·慈利期中) 避光条件下,绿豆种子萌发为黄白色的豆芽菜,豆芽菜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  )
    A . 液泡 B . 线粒体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叶绿体
  • 18. (2022七上·莆田期中)  一个白菜根尖细胞连续分裂3次,将得到的细胞个数为( )
    A . 3 B . 6 C . 8 D . 9
  • 19. (2023七上·济阳期中) 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植物同一枝条上选定相似的两个叶片,一片正、背两面涂凡土林堵塞气孔,另一片不做处理,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测量其叶面温度。多次实验后得到的平均值如下表:该实验说明蒸腾作用( )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涂凡士林”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2℃

    27.0℃

    照射10分钟时

    38.2℃

    41.7℃

    照射20分钟时

    35.2℃

    42.9℃

    A . 能提高叶面温度 B . 与叶面温度变化无关 C . 能降低叶面温度 D . 与气孔开闭无关
  • 20. (2023七上·云县期末) 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B . 叶绿素能够溶解在④小烧杯内的酒精里 C . 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D . 此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21. (2023七上·长清期中)   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A . 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B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22. (2023七上·长清期中)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在有限的资源内,科学的种植方法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有限的耕地上大量密集种植 B . 大棚种植时,白天应该适当降低温度 C . 毁林开荒,不断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 D . 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23. (2023七上·槐荫期中) 如图为恒温密闭玻璃温室大棚内一昼夜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开始于6时,结束于18时 B . 大棚植物在18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C . 6时和18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 . E点比A点低,大棚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 24. (2023七上·槐荫期中) 种植大棚蔬菜瓜果是丰富居民“菜篮子”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 增大种植密度 B .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 . 增加光照时间 D . 适当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
  • 25. (2022七上·广州期末)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水果放久了就会不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
    A .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 . 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 .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 . 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 26. (2023七上·竞秀开学考) “燃烧我的卡路里,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拿走拿走别客气。”这首歌时常在健身的人耳边响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烧我的卡路里”主要是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通过唾液的作用可初步消化成葡萄糖 C . 奶茶味道可口,含糖量高,多喝奶茶有利于身体健康 D . 大盘鸡里的蛋白质在胃里被胃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 27. (2022七上·惠州期末)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体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的生成

    A . A B . B C . C D . D
  • 28. (2023七上·明水期中) 小明同学从《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 .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 有根、茎、叶的分化
  • 29. (2023七上·济阳期中)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关于诗句中的植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能开花 B . 它们的生殖过程都不受水的限制 C . “苔”孢子生殖,“牡丹”种子生殖 D . 它们都有输导组织
  • 30. (2023七上·罗湖期中)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牢牢铭刻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砍伐森林以获得木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B .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C . 生物圈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好好维护 D . 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读图理解题(共10分)
  • 31. (2022七上·淅川期中)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简图;图乙表示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生物学上,把太阳、土壤、鼠、蛇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因素。
    2. (2) 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是通过植物的作用。
    3. (3) 若图乙表示昆虫所在的最短食物链中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食物链:。则B对应的生物是图甲中的
    4. (4) 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
    5. (5) 森林生态系统与图甲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强。
三、资料分析题(共14分)
  • 32. (2023七上·吉林月考) 仔细阅读并观察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图示,图中的序号表示在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材料二:下图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的一些植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将这些植物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1. (1) 材料一中,②过程为,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到两个新细胞中。
    2. (2) 材料一中经过③过程形成的是,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 (3) 材料二中将六类植物进行了分类,则②是指植物,③是植物。
    4. (4) 材料二中④⑤⑥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繁殖后代。
    5. (5) 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填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共10分)
  • 33. (2023七上·罗湖期末) 秋茄、白骨壤是深圳红树林的常见树种,它们根系发达,能加固海岸抵御海水、防风消浪。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红树林是一个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有“地球之”的美称;
    2. (2) 秋茄、白骨壤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管运输到其它器官;
    3. (3) 秋茄、白骨壤通过作用,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该作用主要是在叶中进行,应选择下图装置甲跟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4. (4) 秋茄、白骨壤等能在海水浸泡下正常生长,主要是因为其特殊的根系保证了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体现了生物能环境。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
    1. (1) 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中蕴藏了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回答:

      A.杏树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杏树能够受到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出墙,这表现了生物具有性。 

      B.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的特征。 

      C.能够出墙的红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颗小树,再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的特征。

    2. (2) 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A.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B.“沙漠变绿洲”这种现象可说明。 

      C.“南橘北枳”这种现象可说明

      D.麝牛成群生活时,如果遇到狼群,雄牛会围成一团圈,头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避免被狼伤害,这种现象体现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E.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