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冰墩墩 B . 音乐机器人 C . 大熊猫 D . 珊瑚
  • 2.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去文昌山公园散步,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欣赏了美景。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生物可以繁殖后代 B . 一路走来发现了两种叶片形状不同的青菜——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C . 河中芦苇的茎是中空的一一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鲤鱼浮在水面呼吸——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 3.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B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C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D .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 4. (2020七上·北京期中) “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这是法布尔在《昆虫记》种描写石蚕的一段话。他主要运用了哪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跟踪法 D . 测量法
  • 5.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表达交流;     ④制定计划;            ⑤实施计划;    ⑥得出结论.

    A . ②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④⑤⑥③ C . ①②④③⑤ D . ①②④⑤③⑥
  • 6. (2017七上·龙岗期中) 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 .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 .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 .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 7. (2015七上·东营期中)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①→④→②
  • 8. 甲、乙是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中的物像,实现物像“甲”到物像“乙”的变化,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②移动玻片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 ②①④③ B . ②①⑤④ C . ⑤①④③ D . ②①④⑤
  • 9. (2020七上·会宁期中) 制作临时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  )
    A . 碰碎盖玻片 B . 压坏细胞 C . 产生气泡 D . 弄脏载玻片
  • 10. 小小的指纹包含了人体重要的信息,目前在我国的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了指纹信息,控制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储存在人体细胞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线粒体 D . 细胞核
  • 11. 把菠菜放入冷水中几分钟,水不会变成绿色,如果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会变成绿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2.   4月28日,2023世界花园大会在海宁国际花卉城开幕,展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当属绣球花展,各种颜色的绣球花构筑起花山、花海,美得如梦似幻。决定花瓣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
    A . 液泡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线粒体
  • 13. (2020七上·盐都月考) 如图表示构成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 B . ③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器官 C . ②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 D . 从①→③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 14.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是由于细胞( )的结果
    A . 生长 B . 分裂 C . 分化 D . 癌变
  • 15. 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称映山红)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鸟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 . 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 . 杜鹃花有保护、营养、输导、结缔、分生等几种组织 D . 杜鹃鸟由根、茎、叶等六种器官构成
  • 16. 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正确的是( )

    A . E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B . F可表示有根、茎、叶的分化 C . P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D . 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 17. 如图为四种树木单位叶面积上的气孔数,最适合在干旱地区栽种的树种是( )

    A . B . C . D .
  • 18. (2022·长沙) 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样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
    A . 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B . 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C . 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 . 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 19. 我国有记录的最高树木一一云南黄果冷杉,高达83.2米。促进其根部的水分运输到树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 20. (2021八下·高明期末) 现在分别从早晨、中午、傍晚、深夜在同一株天竺葵上摘取同一部位的长势一致的叶片,用打孔器取大小相同的圆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早晨取的圆片颜色最深 B . 中午取的圆片颜色最深 C . 傍晚取的圆片颜色最深 D . 深夜取的圆片颜色最深
  • 21. 我市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营造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各单位积极组织在一些街道和场馆的外墙种植了很多绿色植物,让人们感觉空气湿润而清新,这是由于植物体的(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C .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 22. 中午时分,强光下的植物光合作用会下降,原因是( )
    A . 温度过高,植物的生命活动下降 B . 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 C . 阳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D . 呼吸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
  • 23. (2023七上·霍邱期末) 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葡萄等植物时,往往都要用竹竿搭架供其“攀爬”,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 . 有利于施肥、浇水、采摘等管理活动 B . 防止地面上的昆虫啃食植物体 C . 为了使田地更加整齐、美观 D . 可以帮助植物有效的利用光照
  • 24.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在有限的资源内,科学的种植方法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有限的耕地上大量密集种植 B . 大棚种植时,白天应该适当降低温度 C . 毁林开荒,不断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 D . 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25.   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A . 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B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50个空,每空1分,共50分)
  • 26. 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规范使用显微镜可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先转动图甲中的[],使镜筒上升;再转动[],使(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若能看到的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2.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图甲中的[],以免其碰到玻片标本。
    3. (3) 带有字符“q”的装片,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为
    4. (4) 图乙视野中发现了污点a,为了判断污点的位置,某同学移动玻片,污点a没有移动;转动④,污点a也没动;污点最有可能在[]上。
  • 27. 图一是芳芳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图二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芳芳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序号),步骤d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2. (2) 图二中可以表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是图,与植物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有(填序号)。
    3. (3) 图二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遗传物质存在于[]中。
    4. (4) 切洋葱时,会闻到一股辛辣味,这些物质溶解在液泡的中。
  • 28. 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或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构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 (2) 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填是或否)④表示细胞的过程。
    3. (3) 图中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组织;在植物体上,起保护作用的组织称为;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4. (4) 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多了这一层次。
  • 29.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填序号),可以用孢子植物繁殖后代且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填序号),这种植物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2.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陋室铭》中的佳句,它描写了上述所代表的植物类群,这类植物(有或无)真正的根。
    3. (3) 乙和戊的主要区别是,乙产生的种子外面没有包被,因此乙属于植物。
    4. (4) 戊类植物与乙类植物相比,特有的器官是哪两种?
  • 30. 如图为桃树叶的外形图和气孔的开闭模式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甲图为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和有机物;物质①②进出叶片的“窗口”是乙图中的【,物质④运输通道是叶片的(填结构名称)。
    2. (2) 若甲图为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的物质是水蒸气。在此过程中,物质②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 (3) 乙图中的⑤称为和表皮细胞相比,里面含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 (4) 对一般植物来说,⑥在(填上、下)表皮分布更多一些,这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5. (5) 在制作叶片徒手切片时,我们需要用的双面刀片对叶片进行切割,选取最的一片进行观察。
  • 31. 下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排序是____。
      A . ②③④⑤①⑥ B . ②①③④⑤⑥ C . ③④②⑤①⑥ D . ②③⑥⑤④①
    2. (2) 实验前,要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 (3) 步骤③中,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与叶片见光部分形成
    4. (4) 步骤⑤的作用是,直至叶片变为
    5. (5) 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6. (6) 图①中叶片的a部位变蓝,b部位不变蓝,可判断被黑纸片遮盖的部位是。该实验可以说明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还可以证明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