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04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众里挑一。(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下列选项中,不是生命现象的是(   )
    A . 青梅结果 B . 柳叶舒展 C . 日出日落 D . 蛹化为蝶
  • 2. 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调查时,注意安全,不要攀爬高处 B . 调查时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C . 调查时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D . 调查时,看到的生物要逐一记录
  • 3.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下列描述与此相似的是(    )
    A .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 . 沙漠中植物的根很长 C . 蚯蚓可以松土 D . 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 4. 如下表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

    选项

    诗句

    影响因素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光照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水分

    A . A B . B C . C D . D
  • 5. “草盛豆苗稀”反映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 斗争 B . 捕食 C . 竞争 D . 寄生
  • 6. 下列有关生物学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武器”利用了生物学知识 B . 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生物学 C .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学 D . 人体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 7. 下列问题的解决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预防流行病 B . 发射宇宙飞船 C . 治理环境污染 D . 食品检疫
  • 8. 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pq”,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 . “cp” B . “bd” C . “db” D . 以上都不对
  • 9. 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图),转动目镜和移动载玻片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    )上。

    A . 目镜 B . 物镜 C . 载玻片 D . 反光镜
  • 10. 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比较法 B . 抽样检测 C . 观察法 D . 全面调查
  • 11. 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完成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 . 设置重复实验,能够避免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C . 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须要修改实验数据 D . 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
  • 12. 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片薄膜 B . 步骤③展平的目的是防止观察标本时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C . 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液泡 D . 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能是步骤④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 13. 生物兴趣小组张媛同学制作了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却不小心将两个没有贴上标签的临时装片弄混了,张媛同学要区分二者,需观察它们的结构中(    )
    A . 有无细胞壁 B . 有无细胞质 C . 有无细胞核 D . 有无细胞膜
  • 14. 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①②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 . 过程②产生的新细胞的遗传物质加倍 C . 过程③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 生物生长都离不开①②③三个过程
  • 15. 你知道“藕断丝连”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吗?(     )
    A . 输导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营养组织
  • 16. 实验探究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影响”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 B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C .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D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此结构
  • 17. 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有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B . 能够在水中旋转前进 C . 能通过分裂产生后代 D . 能够逃避有害刺激
  • 18. 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 . 黄花菜 B . 马铃薯 C . 芹菜 D . 胡萝卜
  • 19. 2023年是十二生肖中的兔年、兔子喜欢吃胡萝卜,与兔子相比,胡萝卜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20. 下列概念图框架能准确反应人体各结构层次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30分)
  • 2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
    1. (1) 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这时池塘边会经常听到蛙鸣声,但是寒冷的冬天很难听到蛙鸣声,这是由哪种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结果呢?
    2. (2) 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经过时,雄蛙就不再鸣叫。这体现出生物的哪一种特征?
    3. (3) 蛙鸣求偶后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形成受精卵,然后依次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体现出生物的哪些特征?
    4.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此时,草丛中的青草多半为青绿色,而房前屋后墙角边的脊蛙多半为黑色,这种现象说明  。
  • 22. 观察法与实验法都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显微镜让我们观察到了奇妙的微观世界。下面请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显微镜对光时,转动图 [②]  ,使  (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 (2) 在观察细胞的结构时,为了使模糊的物像更加清晰,他应该转动图一显微镜中的[]
    3. (3) 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看到的视野范围中的细胞数最多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
    4. (4) 图二中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写图中序号)
  • 23. 鸟语花香的自然界,常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与遐想。要想探索生命的奥秘,需要从了解细胞开始。请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属于植物细胞模式图的是 图,判断依据是该细胞 。
    2. (2) 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主要是叶片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
    3. (3)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能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4. (4) 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 般很难渗入蔬菜的细胞内,这与[有关,它的作用主要是 。
    5. (5) 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决定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生物的
    6. (6) 我们在切取洋葱时往往会泪流满面。是因为[中含有能刺激我们眼睛的物质。
  • 24.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 (1) 青蒿素是从青蒿的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
    2. (2) 青蒿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受精卵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是通过下列过程实现的,请分析:

      ①a过程,细胞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细胞体积不断增大,该过程是 。 

      ②野生型青蒿素体细胞中有9对染色体,一个受精卵细胞经过2次分裂形成的4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为

      ③图中④所示的细胞群,能保持持续的分裂能力,属于组织。

    3. (3)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青蒿的叶属于  (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4. (4) 从微观到宏观,写出青蒿的结构层次: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 25. 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某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表面光滑的铁盘,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左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右侧盖上玻璃板。

    ②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生长状态良好的黄粉虫,静置5分钟。

    ③每5分钟统计一次处于中线左侧和右侧的黄粉虫数量,统计10次。

    实验装置及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及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右侧黄粉虫数量

    5

    3

    3

    2

    1

    1

    0

    1

    1

    0

    左侧黄粉虫数量

    5

    7

    7

    8

    9

    9

    10

    9

    9

    10

    1. (1) 本实验主要探究非生物因素中的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
    2. (2) 实验装置的设置,可保证左侧和右侧除了所研究的非生物因素不同以外,其他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实验。
    3. (3) 实验中,为了排除环境条件、黄粉虫活跃程度等偶然因素的影响,可按照相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统计并计算10次数据的 值,再进行分析,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4. (4) 分析实验记录的数据,可见黄粉虫喜欢较为的环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