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表1 商周赐贝情况

    主持者

    场合

    对象

    商王

    祭祖、宴飨等

    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

    周天子

    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

    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

    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 )

    A . 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B . 等级统属关系不断强化 C . 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 D . 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
  • 2. (2023高三下·重庆开学考) 《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 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   )
    A . 强化对落后和边缘地区的控制 B . 笼络和监视殷商贵族 C . 彰显周王天下共主的合法地位 D . 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 3. 相传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荀子认为“礼别异,乐和同”,礼主“分”,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主“和”,使人人和谐共存。荀子意在强调礼和乐( )
    A . 根植于历史传统 B . 理念上趋于一致 C . 维护了君主专制 D . 功能上相互补充
  • 4. (2020·潍坊模拟)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
    A . 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 . 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 . 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 . 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 5. 秦朝在征服并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并修建潇贺古道以及南雄、连州、贺州和全州4条岭南山路。这一举措( )
    A . 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B . 减少了中央集权的障碍 C . 解决了岭南交通问题 D . 表明国家主权意识形成
  • 6. (2022·广东)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 .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 .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 .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 .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 7. (2023高二下·巴楚期末)  “五德终始说”是邹衍解释历史变迁、王朝更迭的依据,在秦和汉初并未被朝廷所采用。汉武帝接受儒生的建议承认秦为水德,并主张汉朝改从土德,“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这一转变(  )
    A .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 客观解释了王朝更迭原因 C . 旨在构建新的思想学说 D . 有助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
  • 8.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积极招募卫士、贫苦书生和流亡农民等群体,从事军屯或民屯,并向其收取相应的赋税。这一现象促进了( )
    A .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北方战争的频繁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庄园经济的膨胀
  • 9. (2023·普宁二模) 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表明(   )
    A . 北魏政权更迭频繁 B . 中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 . 南北文化隔阂增大 D . 北魏改革缩小了南北差异
  • 10. 贞观四年,有官员认为南蛮林邑国的奏章中有对朝廷不恭顺的言辞,建议兵讨。唐太宗回应:“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据此可推知,唐太宗时期( )
    A . 中央集权稳固 B . 民族政策开明 C . 羁縻州县失控 D . 对外开放包容
  • 11. (2023·湛江一模) 737年,唐朝规定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以上。由此推知,当时(   )
    A . 科举取士存在地域差异 B .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 . 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 D . 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
  • 12. 公元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每户按人丁资产多寡缴纳户税,按田亩多少缴纳地税,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国家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 . 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B . 有效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C . 客观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 . 标志着赋税依据根本转变
  • 13. (2022高一上·广州期中) 唐朝的妇女在婚姻生活中,可以嫉妒、挑剔、改嫁、再嫁、和异性交往可以不避嫌,妇女可以和男性一样从事商业活动;在政治领域中,她们也展现了毫不逊色于男性的领导才能。据此可知,唐代(   )
    A . 男女地位平等 B .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C . 市民阶层兴起 D . 出现儒学批判思想
  • 14. 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礼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 )
    A . 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B . 维护了宗藩关系长期稳定 C . 体现了羁縻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D . 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吸引力
  • 15. (2023·广东)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 . 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 . 缓和了朋党之争 C . 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 . 加剧了阶级矛盾
  • 16. (2023高二下·巴楚期末)  宋太祖在即位当月便去拜谒先圣,下诏“加饰祠宇及塑绘先圣先贤先儒之像”,又“帝亲制文宣王、兖公二赞”,并且还在“即位之月,首幸国学”,“次月又幸”,“尊师重道,如恐不及”。宋太祖此举(  )
    A . 体现了对纲常名教的维护 B . 规范了全社会的伦理秩序 C . 加强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 D . 增强了儒学的世俗化趋势
  • 17. 宋代文书除手抄外,也推广“摹印颁行”“镂版宣布”。朝廷文书经递铺、邮驿机构下达到州郡,期间各流通环节均需备案在册。地方收文后要登记编号、归档保存。这些做法( )
    A . 促进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 B . 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 C . 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节制 D . 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
  • 18. 下表所示为某同学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收集到的元朝相关信息。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元朝( )

    政治制度

    经济举措

    中书省

    北方沿袭唐租庸调制

    行省制

    南方施行宋两税法

    达鲁花赤

    重开大运河

    科举制

    长途海运航线

    A . 治理理念兼收并蓄 B .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 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D . 民族交融进程加快
  • 19. 元代,河南江北、湖广两行省的首府设在本行省偏北,距元大都较近交通线上的汴梁路和武昌路。江西、江浙两行省首府的设置也类似。上述行省首府的设置意在( )
    A .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B . 实现中书省的直辖 C . 促进民族交流交融 D . 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 20. 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辽、金时代的农具,计有犁、桦、耘锄、镰、手铲、耪、铡刀、草叉等,门类齐全,其中多种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这说明辽、金时期( )
    A . 精耕细作模式传承发展 B . 金属农具得到全面推广 C . 手工业与农业联系紧密 D . 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 21. 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体现出当时( )
    A . 主流价值发展转变 B . 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 .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D . 开放多元社会发展
  • 22. “绍兴和议”后,宋金在边界地区开设“榷场”作为贸易的场所,双方均设有专官监督贸易并征收榷税,榷场中主要允售商品及禁售商品如下表。这反映出( )

    政权

    主要允售商品

    禁售商品

    茶、粮米、丝织品、漆器、外洋船货等(茶、米、麦为大宗)

    耕牛、兵器、书籍

    珍珠、人参、羊、猪、药材等(羊为大宗)

    马匹、兵器

    A . 榷场满足了南北贸易需求 B . 经济交流与政治对峙并存 C . 商业意识左右交易与管控 D . 外贸服务于对奢靡的追求
  • 23. 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
    A . 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 B . 科举制度弊端日益显露 C . 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 . 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 24. (2022高三上·郎溪月考) 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 . 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B .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D . 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 25. 明代君主在自谦词的使用上,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频率明显降低。新创的自谦词如“藐孤”,语境发生明显变化,不再是面对大臣,而是面对祖先或继承皇位时的用语。这些变化反映了( )
    A . 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 B .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 . 丞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D . 宗法伦理观念根深蒂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 26. 中国古代社会有丰富的国家治理智慧,滋养着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和文学的重心下移,跟教育的普及有关……农村下层民众的孩子,学习基础普及的文化知识,主要靠的是分布于乡里村落的乡先生。有些科举落第者回归乡里,参与着不少村学、家塾,这些民间私学分布的时间、空间及其教学层次和灵活度,显然不是官办的州县学校以及书院所能比拟的。现在说到启蒙教育的课本,都会说“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字文》是最早的,南朝时候就有了。《百家姓》是北宋前期在江浙一带的吴越旧地出现的。《三字经》则出现更晚,一般认为是南宋后期王应麟编的,明代以后又有改动。这样的民间教育,启蒙式教学,渗透到平民阶层,奠定了中国文化近千年来广大而深厚的基础。

    ——摘编自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宋代历史再认识》

    材料二

    都司卫所是明代的地方军事机构。羁縻都司卫所则是明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军事机构,由兵部直接统领。各级长官都由当地的酋长、族首领担任,明代中央政府发给敕书、印信,让他们各统其众,按照当地的习俗进行治理。这种情况与唐代所设立的羁縻府州十分相似。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羁縻都司卫所主要设置在东北、西北和四川西部、青海、西藏地区,与西南的土司、土府州县同为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政权机构。各卫所之间一般不互相辖属。

    ——摘编自李晓杰《疆域与政区》

    材料三

    表: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的六大方面特点

    (一)大一统的一元行政思想与措施

    自春秋战国后,以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为标志的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中央集权是封建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理念和制度要素

    (二)“民惟邦本”的思想与措施

    民本思想强调国家治理要亲民、重民、顺民。君与民、政与民的关系如何,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

    (三)选贤任能思想与措施

    选贤任能的思想和措施在春秋战国之际兴起,在秦汉以后日渐成熟,完善吏制、德先才后、人尽其才是显著特点

    (四)社会治理思想与措施

    社会治理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基本内容,涵盖了乡村治理、知晓民情、社会救助

    (五)德法相依思想与措施

    “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具体表现为律令制定、“法”通过律令表现出来、慎用刑罚、权力制衡、礼乐教化

    (六)“治安中国”与“华夷一家”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边疆与民族治理的许多具体措施,如边疆开拓与移民实边、因俗而治与移风易俗

    ——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基层教育的普及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下移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的任意三个方面的特点,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