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二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25分)
  • 1. 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这反映了(  )
    A .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 .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 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者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者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表明该法典(      )
    A . 是最早的成文法典 B .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C . 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D .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3. (2023九上·汤阴月考) 两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在古代埃及文明、赫梯文明、犹太文明、伊朗文明等中都有丰富的表现。这表明两河流域文明(  )
    A . 历史悠久 B . 成果丰富 C . 传播广泛 D . 绵延至今
  • 4. (2022·济南) 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两河流域 C . 古代希腊 D . 古代印度
  • 5. 英文单词“alphabet”(字母表)是由希腊字母表中的前两个字母“α”(alpha)和“β”(beta)组合而成;英文单词“delta”(三角洲)就直接来自希腊字母“Δ”,材料旨在说明(  )
    A . 英文单词复杂多样 B . 希腊字母直观易懂 C . 希腊文明影响深远 D . 人类文化交流互鉴
  • 6. 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凯撒 B . 汉谟拉比 C . 屋大维 D . 斯巴达克
  • 7. (2022·泸县)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该学者是(    )
    A . 亚里士多德 B . 苏格拉底 C . 德谟克利特 D . 莎士比亚
  • 8. 有学者指出,在罗马人的文明中,以及通过他们传播到的现代文明中,都能找到很多来自尼罗河的文明萌芽。下列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金字塔 B . 帕特农神庙 C . 《十二铜表法》 D . 儒略历
  • 9. (2023·普宁模拟) 西欧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通过向信徒出售赎罪券大发横财,同时也制定了懒惰、贪婪等七宗罪和“不可杀人”“不可偷盗”等十诫。这反映出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教会(    )
    A . 促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 . 加速专制王权国家诞生 C . 社会功能具有双重性质 D . 维护罗马法的权威地位
  • 10. 查理马特曾说:“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8世纪前期,使法兰克王国“年轻起来”的重大措施是( )
    A . 无条件赏赐土地 B . 鼓励基督教发展 C . 建立庄园制度 D . 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 11. (2022·孝感)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 . 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 . 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 .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 .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 12. 下表是两位学者关于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的讨论。据此可知,他们讨论的是西欧城市(  )

    学者

    看法

    学者1

    城市作为共同体,培养了人们共同承担责任的兴趣,激发了作为公民的自豪感。

    学者2

    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各种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

    A . 兴盛的原因 B . 复兴的影响 C . 市民的权利 D . 大学的兴起
  • 13. (2023·东营)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 城市的自治 B . 大学的兴起 C . 物理学的出现 D . 生物学的革命
  • 14. (2023九上·吴中期中) 观察如图可知,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 )

    A . 经济发达 B . 文化繁荣 C . 社会稳定 D . 交通便利
  • 15. (2022·河南) 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 《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 16. 某历史活动探究现场,同学们热情谈论,内容涉及:天皇、幕府统治、穆罕默德等内容,这节课探究的主题很有可能是(  )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古代欧洲文明 C . 封建时代的亚洲 D . 封建时代的欧洲
  • 17.  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伊斯兰教 B . 《天方夜谭》 C . 《荷马史诗》 D . “阿拉伯数字”
  • 18. (2023·佛山一模) “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
    A . 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B . 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 C . 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D . 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
  • 19.  据记载,英国纽伯里的手工工场有200名织工织布,并有200名学徒在帮工,100名妇女被用来梳理羊毛,200名少女在照看纺车,拣选羊毛则是由150名儿童去做。材料说明手工工场(  )
    A . 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 . 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C . 工场生产技术水平高超 D . 生产集中,分工明确
  • 20. (2022九上·江油期中) 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在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从生产经营角度看,租地农场与以前的庄园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 . 使用农奴生产,产品自给自足 B . 农奴向领主提供劳役 C . 雇用劳动力,产品推向市场 D . 佃户义务耕种“自营地”
  • 21. (2023·苏州)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
    A . 希腊城邦时期  B . 文艺复兴时期 C . 宗教改革时期 D . 启蒙运动时期
  • 22.  14至17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 . 但丁——《神曲》 B . 达•芬奇——《哈姆雷特》 C . 拉斐尔——《最后的晚餐》 D . 莎士比亚——《蒙娜丽莎》
  • 23.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写道,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材料表明该事件( )
    A . 促进了物种交流 B .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C . 引发了殖民掠夺 D . 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
  • 24.  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黑人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这体现了( )
    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 . 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时被打破 C . 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 D . 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 25. (2021九上·景县月考) 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
    A . 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 . 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 . 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 . 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二、非选择题(共4题,25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史学界通常把亚历山大东征开始至罗马灭掉托勒密王朝这段历史时期叫做希腊化时代……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也日益繁荣,对外贸易频繁。在文化上,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具有希腊古典文化和东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美]乔治・萨顿《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

    材料二:为了满足天文观测的需要,阿拉伯人发明创造了很多仪器设备,例如星盘、方位仪、天体仪和地球仪等。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腊的星盘,但是在他们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拉伯的星盘后来驰名欧洲。

    ——摘编自王艳峰《文化桥梁: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取得巨大文化成就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交流、传播方面的作用。
    3. (3)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出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并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材料三: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描述的是哪一种制度?图片体现出该制度有何特点?
    2. (2)  材料二反映出改革后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对该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4. (4) 综上所述,你能得出关于社会发展的什么启示?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 (1) 材料一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是什么性质的生产方式。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3. (3) 综上探究,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图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1. (1)  材料一中“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形成了怎样的思潮?结合其影响分析这场运动“成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图一所示历史事件对欧洲人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史实间的联系。
    3. (3)  综合以上材料,它们反映了历史怎样的发展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