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1-14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 1. 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 . 研究杂交水稻,获取高产稻种 C . 探测月球表面物质的成分及物质种类 D . 规划城市布局,缓解交通拥堵
  • 2.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 B . 取少量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称取氯化钠
  • 3. 探究杭州亚运会吉样物是否含有羊毛,可以剪下少许毛绒,然后用火烧并闻气味,此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假设 B . 设计实验 C . 得出结论 D . 交流讨论
  • 4.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陕西铜川耀州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镇浆制泥 B . 拉坯造型 C . 高温烧制 D . 磨光上釉
  • 5.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6. 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 . 逻辑推理 B . 大气探测 C . 化学实验 D . 精确运算
  • 7. (2019·长丰模拟)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 .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B .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 . 注射器内有液体
  •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 . 为防止腐蚀标签,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 C .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D . 实验中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 9. (2020九上·宜城月考) 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18·抚顺模拟) 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
    A . 偏小    B . 偏大    C . 没有影响    D . 与人的身高有关
  • 11. (2019九上·珠海开学考) 取下刚加热后的蒸发皿,选用下列哪种仪器最合适(   )
    A . 镊子    B . 坩埚钳      C . 铁夹         D . 试管夹
  • 12. (2019八上·泰安月考) 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 )

    A .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 . 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 . 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 . 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 13. (2016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 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 1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 水槽中液面下降
  • 16.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氢气      冰水混合物 B . 洁净的空气      液态氧 C . 氮气      煤 D . 澄清石灰水      纯净的泉水
  • 17. 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长沙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5天。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的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疏 D . 水蒸气
  • 18. 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沙尘天气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 )
    A . 氧气 B . 水蒸气 C . 二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物
  • 19. 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透明无色的糖水 B . 调味的食醋 C . 蒙牛牛奶 D . 降温用的冰水冷却液
  • 20. (2022九上·武功月考)  2022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了“中国这十年一一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 方便日常生活,开私家车出行 B . 就地焚烧秸秆,减少资源浪费 C . 烘托节日气氛,燃放烟花爆竹 D .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粉尘排放
  • 21.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硫粉代替 B . 红磷点然后,慢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 . 集气瓶中无水,该实验无法达到实验结果 D . 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可能是红磷量不足
  • 22. (2023·朝阳模拟) 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空气中含量较高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23. 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
    A . 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1mL~2mL B . 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 . 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 D .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红磷取少量
  • 24. 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紧弹簧夹,将足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点燃后放入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 . 点燃后应将红磷和木炭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B . 为防止空气污染,两个集气瓶中均应盛放适量水 C . 实验结束恢复至室温后,两个集气瓶中的实验现象相同 D . 该实验证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 25.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观察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水蒸气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A . A B . B C . C D . D
  • 26.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B .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 .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27. 某市2023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 ,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B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0.94% C .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空气污染物 D . 夜晚社区中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
  • 28. 氧气可以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这几个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反应条件看:都是点燃 B . 从反应现象看:都有“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C . 从物质状态看:反应物是固体和气体 , 生成物都是气体 D . 从物质种类看:反应物都是2种,生成物都只有1种
  • 29.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 . 氧气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B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 氧气可以变成蓝色固体 D .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 30.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D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 31. 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 . “氧循环”指得是氧气的循环,多是物理变化 C . 对于相对稳定的大气来说“氧循环”有没有无所谓 D . 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 32.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要预先装入少量的水或沙子,其目的是( )
    A . 降低温度 B . 吸收热量 C . 减少氧气体积 D . 防止瓶底炸裂
  • 33. 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34. (2023九上·涪城月考) 氧化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
    A . 农家肥料的腐熟 B . 金属锈蚀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 . 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
  • 35.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纳米铁粉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纳米铁粉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式为: C . 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D . 气球膨胀后不会变小
二、填空题(共4小题)
  • 36. 正确的使用化学仪器和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前提。
    1. (1) 请按照以下要求填空。

      ①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F的名称是

      ②常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③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④量取10mL水所用的仪器是

    2. (2) 如图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填序号)。

      A . 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 . 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 . 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 (3) 实验室现有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先要量取45mL的蒸馏水应选取mL的量筒,测量某液体的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保持水平,晓彤同学从装有45mL水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水后,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线,俯视液面读数为15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30mL(填“<”、“>”或“=”)。
  • 37.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冰水混合物;③5%的过氧化氢溶液;④五氧化二磷;⑤空气;⑥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 (1) 属于混合物的是
    2. (2) 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3. (3) 属于纯净物的是
  • 38.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
    1. (1)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 (2)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39. 写出操作造成的后果:
    1. (1) 给试管加热时,没有预热:
    2. (2) 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3. (3) 把大块(或粒装)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
    4. (4) 平放或倒放胶头滴管:
    5. (5)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三、计算题(共1小题)
  • 40. 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如图1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如图2所示)。

    1. (1) 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集气瓶中需留少量水的原因是
    2.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现象是
    3. (3) 图2所示集气瓶内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