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日,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了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的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端,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祗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物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坐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两,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

    1.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 . 材料…、材料一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 .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 .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昧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2.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 .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

      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C . 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D . 材料二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3. (3)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血?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着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然后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也不知小勇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住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说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辛苦点就是了..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15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大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等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们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儿;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乎问,哥,你的左手呢?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残疾,独自承担家庭重担有困难,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节更符合逻辑。 B . 小说中韩姓男子的儿子“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大功”,这令他非常自豪,所以他希望儿子继续留在部队打仗立功。 C . 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的内心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地笑了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的不信任。 D . 大勇被身边人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支持弟弟留在部队。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更有戏刷性 B . 大勇见到小勇时,说“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说明大勇家生活状况好转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C . 大勇走到村外田野时,“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其中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勇要找弟弟回家时的坚定。 D . 小说情节设置巧妙,同样的诉求不同的目的,以及在获悉儿子光荣牺牲后韩姓男子的表现,强烈地刺激着大勇,促使其做了与初衷相反的选择。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4. (4) 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莲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千。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磁少恩。皆源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节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 姓氏,表明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B . 名字,人的称号。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旧说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冠礼女子笄礼时取字。 C . 玄孙,直系亲属称谓之一,刑法灭九族,一说,九族按长幼顺序排列,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玄孙、曾孙, D . 孝文,谥号。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给予的称号,汉孝文帝刘恒是亲尝汤药的二

      十四孝之一。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其人史载不详。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甚至“道家的老子”是谁,说法都不统一。 B . 老子修为不同凡响。从圣人孔子向老子问礼,孔子在弟子面前对老子的评价可见。 C . 老子著述博大精深。应函谷关关令尹喜之请,老子作哲学著作《道德经》上下篇。 D . 老子是一个隐君子。主张无为而治,主政者自己清心寡欲,则百姓自然正直守义。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②“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4. (4) 文中的关令尹喜为什么请求老子为他写一本书?老子是如何回应关令尹喜的请求的?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 (1) 毛泽东词原稿是“梅也不争春”,后改“梅”为“俏”,下列对这一修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隐去“梅”字,使全词处处写梅而字字无梅,收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B . 改为“俏”字以后,两个“俏”字相连,使上下片衔接更紧凑,音韵更和谐。 C . 用“俏”字体现出梅花比其他花更美丽、娇艳。 D . “俏”而“不争春”,突出了梅花谦逊自处的高尚品德。
    2. (2) 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请你再写出两句由不同诗人所写的关于“梅花”的名句。

      ① 

      ②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2. (2) 《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3. (3) 《<老子>四章》中,说明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尊重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5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通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____

    的创作风格。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他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斗争的壮丽 , 《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____。毛泽东诗词中歌颂革命理想、战胜困难之勇气的警句 ,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等,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如《沁园春·长沙》中,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刻画__、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美,抒发了一代伟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1. (1)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独出心裁 流芳千古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B . 独树一帜 流芳千古 比比皆是 惟妙惟肖 C . 独树一帜 千古绝唱 比比皆是 栩栩如生 D . 独出心裁 千古绝唱 俯拾即是 栩栩如生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在诗词中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读者还在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B . 不仅毛泽东诗词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C . 毛泽东诗词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D . 毛泽东诗词不仅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而且还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之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 (4) 仿照下面的句子,仍以“理想”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保持一致)

      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的鲜花,如果要摘下它,勤奋才是攀登的绳索; 。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月13日,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被永远铭记的历史,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____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 ____的悲剧、____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____,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烃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浪潮,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在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着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着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中国人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1. (1)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惨绝人寰 生灵涂炭 疮痍满目 痛人骨髓 B . 惨无人道 茶毒生灵 百孔千疮 痛不欲生 C . 惨无人道 生灵涂炭 百孔千疮 痛人骨髓 D . 惨绝人寰 茶毒生灵 疮痍满目 痛不欲生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B . 沐浴于改革开放浪潮,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 . 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D . 沐浴于改革开放浪潮,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强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 . 吃一堑,长一智 C . 吃一次亏,学一次乖 D .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个词“躺平”,用来形容当下年轻人对工作生活的状态。大体是面对现实中无法改变、无法掌控、无法解决的事,摆出无所谓的态度,不奋斗不努力,赚多少就花多少,即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面对“躺平”的年轻人,忧国忧民一族很是担忧,担心“躺平”演变下去,会上升到民族危机、2021年5月25日,《南方日报》就“躺平”现象发文表示:躺平就是毒鸡汤,不仅不正义,而且可耻!表达了对“躺平族”的批判,也因此引发了全网对于“躺平”的讨论。

    对于“躺平”,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选好角度,自定体裁(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