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
  • 1.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产生这种美景最本质原因是(   )
    A . 月光在水面的反射 B . 颗粒直径约为1nm~100nm的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 C . 光线是一种胶体 D . 烟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2.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 . 碱性氧化物:、CaO、 B . 碱:NaOH、KOH、Ba(OH)2 C . 铵盐: D . 酸性氧化物:
  • 3. 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与浓盐酸反应制 B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C .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D . 用氯化铁溶液氧化
  • 5.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 铜器出现铜绿 B . 铁制菜刀生锈 C .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D .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 6. 下面两个反应都可以生成氯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反应中盐酸均部分被氧化 B . 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 . 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6 D . 反应①的电子转移情况分析如图:
  •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方案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该实验得到了Fe(OH)3沉淀
    B证明Na2O2与H2O反应是放热反应用棉花包裹Na2O2粉末后,滴加几滴水,棉花燃烧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手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
    D检验NaCl溶液中的阳离子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8.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取用金属钠时,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 .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H2O=4NaH+O2 C . 向Na2CO3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可看到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 D .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 9.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ClO分子 B .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 . 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 D .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B . 氯气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储存干燥的氯气 C . 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D .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
  • 11. 实验室需要90mL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配制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需要称量3.6gNaOH固体 B . 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和容量瓶 C .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D . 摇匀后发现容量瓶中液体低于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刻度线
  • 12.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8 g 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1NA B . 1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2NA C . 标准状况下,1摩尔H2O的体积约为22.4 L D . 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13. 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是(   )
    A . B . CaCl2CaCO₃→CO₂ C . D .
  • 14. 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是(   )

    ①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②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③1 mol氦气的原子数为2NA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也相同

    ⑤按照组成元素的性质可将单质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A . 2 B . 3 C . 4 D . 5
  • 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除去固体中的杂质NaCl B . 用装置乙验证Na和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用装置丙制备氢氧化亚铁 D . 用装置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二、无机推断题
  • 16. 如图,A是金属钠,根据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

      B:;D:

    2. (2) 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C:

      ②C→D:

    3. (3) 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下列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放在细沙中 B . 放在水中 C . 放在煤油中
    4. (4)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生成色沉淀
    5. (5) 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在这个反应中B的作用是

三、填空题
  • 17.  

     

    1. (1) 要配制溶液,配制过程中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绿矾()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1~2cm处,改用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⑥待溶液恢复到室温。

      请填写上面空白:

      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完成此配制实验。
    2. (2) 实验室用绿矾()来配制该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绿矾g。
    3. (3) 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偏小的是____(填写编号)。
      A . 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B .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 C . 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D . 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干燥 E . 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探究氯气的性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1) 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2. (2) A装置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3. (3)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填“B”或“C”)装置中有色布条褪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褪色的原理
    4. (4) 当氯气进入D装置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填“红色”或“蓝色”)。
    5. (5) 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 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下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的部分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 (1) 分别写出A、B的化学式
    2. (2) 写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

      ①从化合价角度看,具有氧化性,可能与填字母)发生反应。从物质类别角度看,属于盐,可能与填字母)发生复分解反应

      A、    B、Fe    C、NaOH    D、    E、

      ②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含K+和SCN-),会生成血红色溶液,该反应可用来检验溶液中的 , 反应方程式为FeCl3+3KSCN=Fe(SCN)3+3KCl。向该血红色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则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高铁酸盐(如)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

      ①由在上图的位置(未画出)可预测:具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请用双线桥分析上面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