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部选对的给3分;选错或不选的给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下面表格中。)
  • 1. (2023·武汉) 如图所示,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速度
  • 2. 中学生食指指甲长度大概是1cm,如图是在某中学生手掌上的充电宝,它的长度最接近(  )

      

    A . 5cm B . 15cm C . 30cm D . 40cm
  • 3. 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q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 . 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运动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 4.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 在教室周围植树 B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 . 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 . 在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 5. 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以消灭误差 B .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 .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 .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 6. 关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快 B .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C .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D .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 7. 小明同学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31cm、18.53cm、18.32cm、18.33cm、18.33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18.3225cm B . 18.32cm C . 18.36cm D . 18.364cm
  • 8.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体温计,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 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C . 体温计的量程是0~100℃ D . 体温计此时的示数为36.5℃
  • 10. (2023·滨州)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 “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所提供的几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下面表格中。)
  • 11.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C .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D .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 12. 如图中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测物体的长度 B . 图乙测铜丝直径 C . 图丙测硬币直径 D . 图丁测乒乓球直径
  • 13. 用图象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 14. 如图所示,图1中木条的长度为cm;图2中温度计读数为

  • 15. 物理课本的宽约为18.33;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75
  • 16. 如图所示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表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17.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锅盖带孔),碗与锅底不接触,锅里水沸腾,碗中的汤沸腾。(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 18. 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用嘴对准瓶口吹气,这些声音是由(选填“空气柱”或“水和瓶”)振动发出的。

  • 19. 如图所示,速度较大的是车;若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8s后相距m。

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 20. 小华是学校的升旗手,升旗时国旗的上升高度为13.8m,国旗上升的速度为0.3m/s。求国旗上升所用时间是多少秒?
  • 21.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刘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说明了发声的物体正在 
    2. (2) 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3. (3) 如图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声音变小,并由此推理出 
  • 22. 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 (1) 如图1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选填“A”或“B”);
    2. (2) 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2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9092949698989898
       
    3. (3) 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4. (4)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时温度
  • 23. 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 (1) 本实验的原理是
    2. (2)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3. (3) 某次实验中,设小车在前半段AB和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4. 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为了观察固态碘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图甲中,同学直接将碘升华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图乙中,同学将碘升华管浸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7℃,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

    1. (1) 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案中(选填“甲”或“乙”)的更合理;
    2. (2) 在乙同学方案的实验中,他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只是因为这一变化过程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请你根据题干资料分析乙同学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 (3) 实验完成后,乙同学探究热情不减,接着又取出烧杯中的碘升华管,然后向烧杯中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 25. 流浪地球》中有句经典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注意行车安全是驾驶员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108km/h速度行驶,制动距离为44m,制动时间为4s。求:

    1. (1) 若司机正常反应时间为0.4s,则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反应距离为多少米?
    2. (2)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