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更新时间:2024-02-21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食盐:NaCl B . 复方氢氧化铝片: C . 医用酒精: D . 小苏打:
  • 2.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 :酸 B . :酸性氧化物 C . KOH:碱 D . :盐
  • 3.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图示对应的有关操作规范的是(   )
    A . 称量 B . 溶解   C . 转移 D . 定容
  • 4. 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有关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新制氯水滴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B . 新制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 C . 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具有漂白性 D . 久置氯水酸性将增强
  • 5.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B . 溶液 C . HCl D . Fe
  • 6. 高铁酸钾()是高效、绿色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 . 在a过程中被细菌还原 C . 在b过程中形成的胶体能净水 D . 在a过程中细菌发生还原反应
  • 7. 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本质是(   )
    A . 外观澄清透明 B .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 . 分散质微粒直径 10-9~10-7m之间 D . 能透过滤纸
  • 8. 下列说法中前后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B . 很多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的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可制成烟花 C .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烘焙糕点的添加剂 D . 漂白粉具有氧化性,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
  • 9.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 B .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C . 有大量存在的溶液中: D . 在强碱溶液中:
  • 10.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钠块,要先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 B . 关于焰色试验,实验前后及过程中更换药品时,需用稀硫酸将铂丝洗净 C . 实验室制氯气的操作中,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D . 配制溶液定容时,当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11.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摩尔体积是22.4L B . 个氮气分子中含有原子数为 C . 0.5mol含有原子数为 D . 国际上规定,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个分子
  •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B . 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镁溶液中 C . 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D . 溶液与溶液的反应: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 . 做钠的实验时,多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 C . 发生氯气泄漏,人员应向低洼处转移 D . 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 . 工业上可用食盐、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纯碱 C .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金属钠,溶液质量减小 D . 将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试纸最终变红
  • 15.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取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 B . 取两种固体溶于水,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C . 取两种固体分别滴入少量水,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升温的是碳酸钠 D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更强的是碳酸钠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6.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7. 在KCl、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a为( )

    离子

    浓度(mol/L)

    0.15

    0.15

    0.20

    a

    A . 0.10 B . 0.20 C . 0.40 D . 0.60
  • 18. 常温下叠氮酸是一种无色液体,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叠氮化钠(),某些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受到强烈撞击时可产生大量气体保护人员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的摩尔质量为65 B . 以上生成叠氮化钠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 . 也可与氨水反应生成 D . 受到强烈撞击时发生的反应,既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将某气体通过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可证明该气体是 C .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 D . BrCl和反应生成HBrO和HCl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 20.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清晨时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 . 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食醋同服可提高疗效 C . 许多食品包装盒里用小袋包装的铁粉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 . 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
  • 21. 相等物质的量的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2∶3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3∶4        ④它们所含的硫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所含的质量之比为4∶5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 22. 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5℃、101kPa下,48g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 常温常压下,11.2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C . 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溶液中,含有个数为 D .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约含分子数目为
  • 23. 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对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b是黄绿色气体,H2能在b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 . c的化学式为ClO2 , 具有氧化性,可作自来水消毒剂 C . 存在a→b→d→a的转化关系 D . e→c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d→f的转化需要加入碱
  • 24. 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42-+H=CO2↑+Mn2 ,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42- B . 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 . 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 D . 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系数是16
  • 2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结论

    A

    溶液中通入少量

    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

    B

    某试样做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该试样一定是钠盐

    C

    把小块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冷水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反应后溶液变蓝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A . A B . B C . C D .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 26.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的电离方程式
    2. (2)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 (3) 氢化钠(NaH)可作为野外生氢剂,其化学反应原理为。此反应中的氧化剂为(填化学式),若生成1mol ,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 27. 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请填写: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E
    2. (2) 按要求填空

      ①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 氯元素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某化学活动社团为了探究氯气的制法、性质和用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2) 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有关上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实验开始后,I中现象:产生棕黄色烟雾 B . 0.4mol浓盐酸与足量的充分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C . 装置F可用于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D . C中有色布条褪色,E中有色布条不褪色
    4. (4) 检验G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 29. “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其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质量分数25%

    密度

    1. (1) 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mol/L。(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 (2) 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500mL上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消毒液。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3. (3) “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0mol/L的浓硫酸配制90mL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要用量筒取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观察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 30. 将混合物29.6g,充分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后,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
    1. (1) 的物质的量为
    2. (2) 原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3. (3) 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