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04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 (1) 为了百姓的安全,他敢于同黑暗势力做斗争,即使wéi kàng命令,受到yán lì的批评,也不qū fú
    2. (2) 因为pán gǔ,我们辽阔的大地才有了yǔ lù的zī rùn,才有了茂盛的树林。
    3. (3) 这台机器坏了,要想顺利修好,他kǒng pà得先好好研究一番。
    4. (4) 那密密的绿叶在墙上铺得很jǔn yún,没有chóng dié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kòng xì
  •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zuó) 乱(hún) 血液 精皮力竭 B . (xué) 花(pǔ) 修补 奔流不熄 C . 施(cuò) 花(xīn) 等侍 风吹雨淋 D . (sī) 花(huì) 危害 呼风唤雨
  • 3.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B . 小明的奶奶是温柔的,是善良的,是勤劳的。 C . 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D . 稻田像一块被月光镀亮的银毯。
  • 4. 下列事迹中,与“精卫填海”所传达的精神最相符的一项是(    )
    A . 王祥的继母冬天想吃鲤鱼,王祥便卧于冰上,融化寒冰求得鲤鱼。 B . 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杂交水稻。 C . 小明非常慷慨地将家乡特产分给班级里的其他同学。 D . 白求恩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治伤员。
  • 5. 依次将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⑴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⑵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              的,是梦幻的。
    ⑶火灾到来时,消防队的张指导员____地指挥大家安全撤离。
    A . 镇静 平静 静寂 B . 平静 镇静 静寂 C . 平静 静寂 镇静
  • 6. (2023四上·济南期中) 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而不返(溺水) B . 为精卫(因此) C . 炎帝之少女(少年女子) D . 于东海(填塞)
  • 7. (2023四上·蕉岭期中) 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学贵有疑,善于提问”为主题的黑板报,他摘抄的名言不合适的是哪一项?(    )
    A . 处处留心皆学问。 B .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C .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D .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 8.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嫦娥、洛基、雅典娜都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B . 相传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是神农所作。 C . “常衔/西山之木石”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D . 女娲是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
  • 9.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腾云

      气急

      愤愤不

      而安

      出乎料 

      耳欲聋

      地裂

      无声

    2. (2) 画横线的词语,让我想到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由此,我还想到神话故事如
    3. (3) 写出两个与画波浪线词语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
  • 10.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在天空中悠闲地散步。(缩写句子)
    2. (2)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句子)
    3. (3) 例: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仿写句子)

      我望着,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

    4. (4)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照样子,写拟人句)
    5. (5) 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 11. 积累运用
    1. (1) 我们来到静寂的山中,虽然看不见人,但是隐约听到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诗句:“。”
    2. (2) 《题西林壁》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雪梅》中的诗句“梅雪争春未肯降,”展现了一幅梅雪争春图。
    3. (3) 谚语,蕴含着民众丰富的经验,“,把扇丢”一句说明炎热的夏季结束了。随着秋雨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寒,正所谓“。”农历八月,每当看到大雁南飞,爷爷总会说:“。”
    4. (4) 《暮江吟》为我们描述了两幅自然界的画面,一幅是,另一幅是
二、阅读。
  • 12. 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ㅤㅤ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ㅤㅤ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 (1) 本文的作者是,他写的名著是《》。选文中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
    2. (2) “主人有的是时间”中的“主人”是指,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另一个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3. (3) 蟋蟀不吃出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只填字母)
      A . 那丛草很好看 B . 那丛草可以遮阳 C . 那丛草可以遮蔽出口
    4. (4) 请简要概括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
    5. (5) 联系全文,说一说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 13. 课外阅读。

    愚公移山

    ㅤㅤ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ㅤㅤ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必须绕行,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ㅤㅤ有一天,愚公(号召 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太行山和王屋山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们挖掉,开出一条直通冀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大家听了以后都很(称赞 赞同)。

    ㅤㅤ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ㅤㅤ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叫他智叟(sǒu)。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____地对愚公说:“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

    ㅤㅤ愚公____地回答:“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又不会增高,又怎么会搬不了这两座山呢?”

    ㅤㅤ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也无话可说了。

    ㅤㅤ后来,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 感激)了,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就没有高山(阻止 阻挡)了。

    1. (1) 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划掉。
    2. (2)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3. (3) 找出文中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语句。
    4.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下面的结构图。
      起因
      经过
      结果
    5. (5) 天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打动的?
    6. (6)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习作
  • 14. 同学们,我们经常读一些童话或神话故事,发现里面有一些人物本领高强、爱憎分明;有一些人物机智聪明;有一些人物温柔善良……你喜欢他们吗?如果有一天他们穿越时空来到你的身边,你希望和他(或她)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