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28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水溶液可以导电的是(   )
    A . B . 冰醋酸 C . 氢氧化钠 D . 乙醇
  • 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 灼热的木炭与反应 B . 铝热反应 C .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 溶于水
  • 4. 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熔融态的 B . 的水溶液: C . 的水溶液: D . 熔融态的
  • 5. 下列仪器常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
    A . B . C . D .
  • 6. 加热到 , 不考虑水挥发,下列溶液的变大的是(   )
    A . 溶液 B . 溶液 C . 硫酸溶液 D . 溶液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B .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 .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 8. 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入少量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增大 B . 加入少量浓盐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增大 C . 加入少量浓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增大 D . 加入少量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减少
  • 9. 下列两组热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10.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新制氯水久置后酸性增强 B . 压缩装有气体的注射器,气体颜色加深 C . 生产硫酸中使用过量的空气来提高的转化率 D . 工业上通常在的压强下生产
  • 11. 在容积为的恒容容器内进行反应 , 经后,的浓度减少了。下列对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 内,B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B . 末,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C . 温度升高,该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比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变快 D . , 可证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与溶液都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都需要使用橡胶塞 B . 为保存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与铁粉 C . 溶液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得到无水固体 D .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
  • 1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 等于13的溶液中: B . 的溶液中: C . 无色透明溶液中: D . 使试纸显红色的溶液中:
  • 14. (2022高二上·宁乡市月考)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如图为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如图中c曲线是加入催化剂a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 . 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 C . 在反应②中,若有1.25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NH3的体积为5.6 L D . 催化剂a、b能提高化学反应①、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
  • 15. 向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 发生反应。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的转化率相同 B . 单位时间内断裂1个键同时生成2个 C .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 . 绝热体系中,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 16. 已知固体溶于水放热,与体系相关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7. 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稳定性: B . 标况下与足量的充分反应,吸热 C . 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溶液的方法冶炼金属 , 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D . 由图可知, 
  • 18. 可逆反应 ,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后C%增大 B . 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 . 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D . 化学方程式中n>e+f
  • 19. 某温度下,将置于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 已知A点体积为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由图甲推断,A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00 B . 由图甲推断,点活化分子百分数大于 C . 达平衡后,若保持体积不变,继续通入 , 反应速率图像可以用乙描述 D . 压强为时不同温度下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丙,则
  • 20. 常温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均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向盐酸中加入少量水,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B . C . 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完全反应,醋酸产生的 D . 取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醋酸的导电能力强于盐酸
  • 21. 以反应5H2C2O4+2+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L

    体积/mL

    浓度/mol/L

    体积/mL

    0.1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3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 . 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1mol/(L·s) C . 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 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物质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 22. 时,相同体积和三种盐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变化与所加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上述三种盐原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大小是 B . 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NaY、NaZ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 . 结合能力强于 D . NaY溶液中,微粒浓度存在如下关系:
  • 23. 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AgBr固体中加入100mL水,充分搅拌,慢慢加入NaCl固体,随着增大,溶液中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温度下 B . 从Y点到Z点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 . AgBr与AgCl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 P点溶液中
  • 24. 自由基是化学键断裂时产生的含未成对电子的中间体,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科研人员的关注点。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B . 该历程中最大正反应的活化能 C . 相同条件下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D .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提高产物中P1的含量
  • 25.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的金属性强弱

    形态相同的放入浓硝酸中

    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更快,证明金属性

    B

    比较次氯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

    室温下分别用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溶液

    对应的试纸颜色深,证明酸性:次氯酸>醋酸

    C

    证明沉淀之间可以转化

    溶液中加入4滴2溶液,再加入4滴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证明沉淀之间可以转化

    D

    检验某固体试样中是否存在三价铁

    取少量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试样中不存在三价铁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某学生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将的盐酸与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稀溶液中,可以近似地认为酸、碱的密度、比热容与水的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 (2) 简易量热计如果不盖杯盖,生成时所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 实验中改用的盐酸和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二者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
    4. (4) 已知酸碱中和热。若用的醋酸与溶液进行上述实验,发现体系温度升高了 , 写出醋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向内筒中加入稀碱时,应当迅速加入 B . 将用量筒量取好的稀盐酸加入内筒后,应当快速用水冲洗量筒内壁剩余的稀盐酸至内筒中,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C . 整个实验装置看作反应体系,空气看作环境 D . 内筒洗净后,未及时烘干,直接用该内筒进行实验,对生成时所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 27. 如图所示,用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溶液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B的名称是
    2. (2) 某次滴定前、后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滴定前后,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

    3. (3) 对下面操作进行排序

      ①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录读数;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洗涤并润洗酸式滴定管,注入的标准盐酸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④量取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滴酚酞溶液;

      ⑤重复以上滴定操作次。

      ⑥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4. (4) 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5. (5) 若经过三次实验,盐酸的平均消耗量为 , 则
    6. (6) 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填字母)。
      A .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 .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 . 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 . 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
  • 28.
    1. (1) I.是一种常见的酸, , 可以形成多种醋酸盐。回答下列问题:

      在室温下,醋酸钠溶液的约为

    2. (2) 在室温下,若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① ② ③ ④ , 则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在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以体积比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 求(写出计算结果的表达式)。
    4. (4) 冰醋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可以得到各种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在下方坐标系中画出随着水的加入量增加,的变化曲线

    5. (5) II.已知次磷酸是一种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写出次磷酸与足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导电能力 B . 溶液中加入小苏打,可以看到气泡 C . 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比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多 D . 常温下,溶液的溶液的
  • 29. 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常用乙苯为原料合成。
    1. (1) 以CO2和乙苯为原料合成的苯乙烯,其过程如图1,有“一步”途径1和“二步”途径2的两种推测:

      则CO2(g)+(g)(g)+CO(g)+H2O(g)的K3(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达)。

    2. (2) 向刚性容器中充入10 mol CO2和10 mol乙苯,发生反应CO2(g)+(g)(g)+CO(g)+H2O(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如图2。可知∆H30。相同温度下CO2转化率低于乙苯,推知发生了副反应CO(g)+H2O(g)CO2(g)+H2(g),由图象知该反应∆H0。

    3. (3) 某研究团队找到乙苯直接脱氢的高效催化剂,反应原理如图:

      (g)H2(g)+(g) ∆H1

      ①已知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共价键

      C-C

      C-H

      C=C

      H-H

      键能(kJ/mol)

      347.7

      413.4

      615

      436

      则∆H1=

      ②实际过程中,通常向乙苯中掺入水蒸气,保持体系总压为100 kPa的条件下进行。乙苯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m[m=]的关系如图3。则投料比m1、m2、m3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③若m2=5:1,则A点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恒压调整为恒容状态,则A点对应的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 (4) 实验测得,乙苯脱氢的速率方程为=kp乙苯=kp苯乙烯p氢气(k、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图4中③代表lgk的变化关系,则能代表lgk的变化关系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