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4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40分)
  • 1. 把下列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端正、匀称,开头空两格。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 2.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潮水在kuān kuò的钱塘江上奔腾西去,shà shí江面又恢复了平静,不一会儿ɡōnɡ fu,岸边的é luǎn shí就露出来了。江的对岸,一眼望去是mào shènɡ的田野,zhuānɡ jiɑ成熟了,在这个呼风唤雨的shì jì,亩产“千斤粮、万元钱”,不再是人们的huàn xiǎnɡ。zhù mínɡ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一粒粒种子改变世界,人们将永远ɡǎn jī他。

  • 3. 下面四组词语,每组都有一个不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 (1)
      A . (bǐn) B . (wěi) C . (tā)陷 D . (ɡěnɡ)
    2. (2)
      A . (zànɡ) B . 索(shōu) C . (huì) D . 怀抱(huái)
    3. (3)
      A . (qiǎo) B . (fèn)围 C . (pínɡ) D . 重(shèn)
    4. (4)
      A . (xì)绳子 B . (zhái) C . (kuàng) D . (yǐn)蔽
  • 4. 下面四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 (1) 研究 疲劳 尤如 触角 
    2. (2) 虑弱 临时 猛兽 农历 
    3. (3) 空隙 婉豆 敬佩 即使 
    4. (4) 痕迹 招侍 严厉 程度 
  • 5. 根据所给的意思,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1. (1) 比喻能安于所处的环境。

      草地上的蒲公英在阳光的照耀下竞相开放,它们恬淡平静,

    2. (2) 精神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儿力气。

      为了党的事业,他已经了。

    3. (3) 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

      只有走在生活的前面,用自我的劳动了新的生活的人,才谈得上真正的美。

  • 6. 下面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很仔细。 B . “二八月,乱穿衣”,指的是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的,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C . 《走月亮》一文写作者与母亲在月明之夜散步的幸福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D . 盘古是我国寓言故事中开天辟地的人。
  • 7. 填入下面句子中最合适的关联词的选项是( )。

    蝙蝠夜里飞行,          靠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A . 是……还是…… B . 不但……而且…… C . 不是……而是…… D . 不仅……还……
  • 8. 下列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半明半(昏暗) B . 奔流不(休息) C . 于东海(填塞) D . 西林壁》(书写)
  • 9.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 (1) 女娃游于东海,,故为精卫,,以堙于东海。
    2. (2) 秋天来了,一排大雁往南飞,让我们不禁想起关于雁的一句谚语是:
    3. (3) 《雪梅》一诗说明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句子是,
    4. (4) 中秋节夜晚,家人赏月时,你可能会想起嫦娥在月宫里很孤单,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
    5. (5)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他人请教,不要不好意思。正如唐代韩愈所说:“?”
二、阅读(30分)
  • 10. 课内阅读。

    娇小的赤条蜂

    ①细细的腰,玲珑的身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的,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条红色的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②赤条蜂通常在泥土里筑一个垂直的洞,好像一口井,口径只有鹅毛管那么粗,约有两寸深。赤条蜂建巢的时候,总是静静地、慢慢地工作着。每隔短短的十几分钟,我们就可以看到赤条蜂在洞口出现,嘴里衔着一些垃圾或是一颗沙粒。它总把这种垃圾丢到几寸以外的地方这样可以(保持 保护)自己的居所和周围环境的整洁干净。

    ③当赤条蜂把洞完全挖好了,它就在附近(察看 查看)有没有适合的沙粒。它需要的是一颗扁平的,比它的洞口粗大一些的沙粒,它可以把这颗沙粒盖在洞口,做成一扇门。这门看起来和其他沙粒完全一样,谁也不会想到门的底下会藏着食物,藏着一只赤条蜂的家,只有它自己才能辨别出来。

    ④赤条蜂猎取的食物是一种灰蛾的幼虫。这种虫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地底下的,赤条蜂又是怎么把它抓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赤条蜂把植物根部的泥土挖去,又把周围的小草拔掉,然后把头钻进它挖松的土块里。它(不慌不忙 匆匆忙忙)地从这里飞到那里,向每一条裂缝里张望,活像一只猎狗在寻找洞里的野兔一般。

    ⑤灰蛾的幼虫觉察到了上面的动静,决定爬到地面上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念之差就决定了它的命运。“____”,灰蛾的幼虫一露出地面,赤条蜂就立刻冲出去一下子将它抓住了,然后伏在它的背上,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一样,不慌不忙地用刺把毛虫的每一节都刺一下。从前到后一节一节地往下刺,一点儿也不遗漏。它那熟练的动作,让人想起了游刃有余的屠夫。(有删改)

    1. (1) 下列选项适合填入第⑤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
      A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C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 (2) 短文主要介绍了赤条蜂的三方面的内容。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 (4) 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5. (5) 赤条蜂捕食时的顺序是怎样的?请根据短文内容,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抓住灰蛾的幼虫       ②拔掉周围的小草

      ③用刺刺灰蛾的幼虫    ④挖去植物根部的泥土

      ⑤把头钻进土块里       ⑥伏在灰蛾幼虫的背上

      ④→→①→

    6. (6) 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每隔短短的十几分钟”可以看出,作者对赤条蜂进行了连续的观察。 B . 赤条蜂用扁平的沙粒当门,突出了赤条蜂的聪明以及巢穴的隐蔽。 C . 作者把赤条蜂比作“外科医生”和“屠夫”,突出了赤条蜂捕食手段的残忍,表达了作者对赤条蜂的厌恶之情。
  • 11. 课外阅读。

    我家的杏熟了

    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金黄的杏。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要望望那棵杏树,羡慕地说道:“嗬,好杏啊!”

    ②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听奶奶说栽杏树的时候还没有我呢。☐奶奶☐咱们家树上的杏有多少个☐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问她☐

    ③“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要不,你数数看。”

    ④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啊,数啊,数到后来就糊涂了。奶奶忍不住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多。

    ⑤这一年,杏又熟了。有一天,奶奶正在做饭,忽然听见有孩子在哭。奶奶急忙走出去,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摘杏,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和他一起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我没好气地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

    ⑥奶奶走过去扶起小淘淘,给他揉揉腿,看他没伤着,就站起身往屋里走,又回过头来对孩子们说:“你们先别走。”

    批注:

    ⑦过了一会儿,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⑧杏一个接一个落在地上。我连忙弯腰去捡,不一会儿就捡了一衣兜。奶奶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过来,一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给了我。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转过头对我说:“要记住,杏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

    ⑨听了奶奶的话,我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每年都照着奶奶的嘱咐,把熟透了的金黄金黄的杏分给小伙伴们吃,也送给邻居叔叔婶子们尝鲜。

    1. (1) 课文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2. (2) 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 (3) 看到路人羡慕“我”家的杏时,“我”的心情是的;发现小淘淘嘴馋摘杏时,“我”的心情是的;听到奶奶说“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时,“我”的心情是的。
    4. (4) 课文写了“数杏—摘杏—打杏—捡杏—分杏”。如果请你复述课文内容,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
      A . 把“打杏—捡杏—分杏”讲得详细一些,因为它们是主要内容。 B . 把“数杏—摘杏”讲得详细一些,因为这部分作者写得很真实。 C . 把“数杏—捡杏”讲得详细一些,因为这部分内容都和“我”有关。
    5. (5)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奶奶为什么说“要记住,杏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
    6. (6) 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阅读方法,这样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请你仔细阅读⑦⑧两个自然段,选择一个角度对文章进行批注,写在段落的旁边。
三、作文(30分)
  • 12. 题目:我的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②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③别忘了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者心理进行细致描写哟!注意:请把内容写具体,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