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2-20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 1.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向往。请将下面这首古诗用竖式抄写到方框内,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2. 根据拼音写词语。

    ㅤㅤ11月29日23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实践jī dì 发射成功,mù dǔ 六名航天员相会太空,举国上下rè xuè fèi téng ,“三步走”的mèng xiǎng 蓝图即将成为现实。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shén mì 的太空,必将会留下更多炎黄zǐ sūn 的足迹。

二、<strong><span>单项选择题(14分)</span></strong>
  • 3. 下列字形、字音和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沧海一(sù) 科班出身 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B . 全神贯注 瘦(xiāo) 善哉乎鼓琴(好啊) C . 入场(juàn) 水天相接  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 D . (wǔ)媚 轻歌慢舞 少选之间(一会儿,不久)
  • 4. 下列地名或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山路ZHONGSHANLU 王小芳WANGXIAOFANG B . 西湖XI Hu 李想LI xiang C . 育才路YUCAILU 司徒丽Situ Li D . 保康路BAOKANG LU 张飞 Zhang Fei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 一篇文章中,一个好的题目,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妙笔生花 C . 这支舞曲的旋律如行云流水 , 动人心怀。 D . 河北赵州桥上的石狮子雕刻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巧夺天工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B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这首词的题目。 C . 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和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D . “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宫、商、角、徵、羽。
  •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迎接;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 .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槐树,使人想起将军;而修竹,则使人想起隐者。 C . 有利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不利的环境使人情绪低落。 D . 纪伯伦的诗歌节奏铿锵,色彩丰富;富有节奏美和画面美。
  • 8. 下列信息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童年》——小说——高尔基 B . 小英雄——雨来——抗日战争 C . 送鸡毛信——阿廖沙——慈祥善良的外祖母 D . 《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安利柯
  • 9. 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吐鲁番常年少有云层的遮挡,充足的日照和活跃的光合作用,让葡萄积累了丰富的糖分。夜晚,热量消散,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糖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国最甜葡萄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巨大的昼夜温差之间。

    A . 介绍吐鲁番的自然环境。 B . 介绍吐鲁番有中国最甜的葡萄。 C . 介绍吐鲁番的光照情况。 D . 介绍吐鲁番葡萄甜的原因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同是一轮明月,在孟浩然眼中有孤苦之感——“野旷天低树,。”在辛弃疾眼中却是喜悦欢快的——“,清风半夜鸣蝉。”
    2. (2)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
    3. (3) 《月光曲》让皮鞋匠联想到那奇丽的画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似的 
    4. (4) 锺子期死,伯牙 ,终身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11.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一处标点,一个错别字,三处病句)。

    ㅤㅤ核酸检测是一种通过对人的咽部,鼻部分泌物或血液等样本进行化验、采集,从而明确机体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的化验方法。尽管新冠核酸检测阳性,才表明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此病毒感染后小部分患者属于无症状感染,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无需处理,端正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但此时也具有传染性,因此要做好自身隔离,必免疾病传播。

四、<strong><span>阅读与理解(27分)</span></strong>
  • 12. 阅读。

    ㅤㅤ材料一:印章,如同文房四宝一般,既是工具,亦是艺术品,是古代文人书斋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章自古就有,且样式繁多,但一直以来限于标示姓名等实用内容。至唐宋,开始被应用于书画鉴藏,出现了完全脱离实用而纯粹表达文学志趣、哲理心得的闲章,使印章的艺术性大为增强。至元代,文人用印已经非常普遍,文人印真正走向成熟。元代成为印章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为明清崛起的印章流派、篆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ㅤㅤ材料二:有篆刻爱好者将《七律.长征》的部分诗句刻成了印章,见图。

    ㅤㅤ材料三:印章以小巧之身,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书法、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精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都浓缩在这几寸见方的小小材料之中。如今,大量现代简易印章仍然被人们作为凭证而使用;另一方面,传统手工制作的印章也因其审美价值不断地在人们手中流传,被欣赏、被赞叹。

    ㅤㅤ材料四:北京大学校徽最早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设计完成,200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发展。整个图形像一方圆形印章,中间“北大”两个篆字依形组合布局,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为本”;校徽的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

    1. (1) 如果要了解印章的发展历程,可以重点阅读材料 ;如果要了解印章的艺术特点,应该重点阅读材料 
    2. (2) 根据上面材料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至元代,文人用印已经非常普遍,文人印真正走向成熟。 

      ②中国古代印章艺术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集众多艺术精华于一体。 

      ③现代社会简易印章流行,传统手工制作的印章因其复杂的程序,距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不受重视。 

      ④2007年北京大学对校徽进行调整,说明鲁迅先生最初设计的校徽已经不符合时代特征及其象征意义了。 

  • 13. 阅读。

    文天祥传

    ㅤㅤ    天祥至潮阳 , 见弘范。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

    ㅤㅤ[注释]①潮阳:地名,在广东。②弘范:张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弘范以客礼见之 

      所作《过零丁洋》诗与之 

    2. (2) 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3. (3) 下列四句名言,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意思的是(    )
      A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 . 我们从古以来,具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D . 名不动志,利不动心。
  • 14. 阅读。

    英雄无名

        ㅤㅤ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晚上,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ㅤㅤ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地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请诸位下车,这列火车被征用啦!”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她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运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坚定地说:“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不能中断我的任务。”他不敢瞅她,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ㅤㅤ    ③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ㅤㅤ    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伤员从担架上咕咚滚下来。那人全身绑满了绷带,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要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ㅤㅤ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伤病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个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靠门边的一位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____,还有一位伤员在担架上呻吟,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ㅤㅤ    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ㅤㅤ    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向战火纷飞的前线。

        ㅤㅤ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来到桥头,他跳下火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莱枯枝。

        ㅤㅤ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竟然噼里啪啦地一颗一颗掉下来。“都死啦!炸死啦!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妮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ㅤㅤ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大伯留 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记住,千万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

    1. (1) 根据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情节图补充完整。

      接受任务→→留下遗言

    2. (2) “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伤员从担架上咕咚滚下来。”哪些事情让大伯为难?

      大伯想 ,可是又担心 

      大伯想 ,可是又担心 。所以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3. (3) 读划线句子,这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下面选项不恰当的是 ____
      A . 为伤病员的牺牲埋下伏笔 B . 写出了当时天气的恶劣 C . 说明了当时战况的紧急 D . 反映了女军人内心的坚定
    4. (4) 读短文第5自然段,想想伤病员们还会用怎样的方法下火车,展开想像补写在文中横线上。
    5. (5) 文章最后写到大伯的遗言:“……记住,千万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大伯为什么不要立碑?请结合短文内容和下面资料袋,写写你的理解。

      资料袋

      ㅤㅤ上世纪50年代,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197653名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捐躯。

      ㅤㅤ因战争过于惨烈,很多牺牲英烈的身份已无法辨识,只能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身份集体安葬于合葬墓中。还有大批牺牲在“三八线”之外敌占区的将士,遗体只能被就地掩埋。

      我的理解:

五、习作(<strong><span>33</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5. 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习作。

    ㅤㅤ为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宁波市教育局发文通知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于2022年12月23日前学期结束、学生放假。同学们在居家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关注过家人、朋友是如何防疫或者抗疫的?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注意把重点内容写具体,详略得当。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可以先列个提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