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名...

更新时间:2023-11-24 浏览次数:5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名著导读
  • 1. (2023七上·深圳月考) 名著阅读。

    材料一: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

    材料二: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A , 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1. (1) 材料一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残酷,其中最使作者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两件事。
    2. (2) 结合原著分析作者对A的感情变化。
    3. (3)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 2. (2023七上·通州月考) 名著阅读。
    1. (1) 写出《朝花夕拾》一书中相应的篇名或书名.                                                                                                                                                  

      选段

      篇名

      与文句相

      关的书名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善;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成而舞”的刑天。

      《阿长与<山海经>》

      《山海经》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竟”“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斯多葛也出来了。

      《天演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2. (2)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不少人,这些人有的被鲁迅加入了“朋友圈”,也有的被鲁迅拉人了“黑名单”,请各举一例,并结合具体情节陈述理由。

      “朋友圈”——人名:,理由:

      “黑名单”——人名:,理由;

    1. (1) 学校要开展以“走进名著、阅读名著”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 (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写了自己最不能忘怀的三个人,“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威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这是“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是
    3. (3) 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篇目名)。“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因为

  • 4. (2023七上·东台月考) 文学名著阅读。
    1. (1) 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  )
      A . 到东关看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出发前,父亲却突然要求“我” 将《鉴略》里的语句背出来。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父亲的用意。 B . 一位长辈赠送给“我”一本图画书《二十四孝图),书中最让“我”反感的两个故事就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C . 《范爱农》中,针对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被捕以及秋瑾在杭州被杀两事,在东京的同 乡会上,范爱农与鲁迅都强烈主张发电报痛斥满清政府。 D .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 这是一本刻印非常精致的绘图书,纸张和图像都很好。
    2. (2) 阅读名著选段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 她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1 此语段出自 《》 一文, 文中她是,她曾做过

      事,迫使我不得不离开S城,“寻别一类人们去了”。

      ②文中最后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最大的错处是什么?

  • 5. (2022七上·成都期中) 名著阅读

    ①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②“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③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A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④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⑤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⑦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 (1) 文段选自于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篇名)。A是,文中“我”因为被父亲强迫背书心情由变为,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主题)。
    2. (2)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共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 B . 长妈妈是一个一向都带领着我的女工,她生得身材高大。 C .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 D . 《二十四孝图》记述“我”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 6. 名著阅读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 (1) 以上语段选自名著《朝花夕拾》,这是一部回忆性的。(填体裁)
    2. (2) 鲁迅在看五猖会之前有怎样的遭遇?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 7. (2022七上·宣化期末) 阅读西游记片段(有改动),根据要求答题。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1. (1) 简要说说哪一故事情节直接导致了上述事件。
    2. (2) 选段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重情重义的一面。他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结合《西游记》的其他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 8. (2022七上·交口期末) 【经典回眸,重温西游】

    【甲】

    A道:“我也不怪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A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A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乙】

    你看他忍气别了B,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B,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群英小组举行了以“细品西游,重温经典”为主题的《西游记》经典阅读活动,小宇同学摘抄了以上的两段文字,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验,请你补全横线处相关内容。

    甲文和乙文语段中的A和B分别是(写人名)。孙悟空除了神通广大、本领高强,从选文内容看,他还具有的形象特点。

  • 9. 名著阅读。
    1. (1)  阅读《西游记》的节选文字,概括孙悟空在不同阶段的形象特点。(节选文字一)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石猴(形象特点):
    2. (2)  (节选文字二)大圣道:“他虽年幼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齐天大圣(形象特点):
    3. (3)  (节选文字三)行者道:“……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孙行者(形象特点):
  • 10. 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1. (1) 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2. (2) 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 11. (2022七上·上海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甲】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 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 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乙】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 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 “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  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1. (1) 两段文字皆出自《西游记》中的  (情节)
    2. (2) 【甲】段中的“裙钗”指的是  
    3. (3) 【乙】段中孙行者称罗刹为“嫂嫂”是因为 
  • 12. (2022七上·西宁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ㅤㅤ……

    ㅤㅤ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ㅤㅤ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ㅤㅤ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 (1) 选段文字节选自 (作品名)中的 ,作者
    2. (2) 文中所提到的“去拿你的书”一句中,书指的是 (书名)。
    3. (3) 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 13. (2022七上·永善期末) 名著阅读

    大圣见他不眯,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遁:"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1. (1) 该片段选自,作者是(朝代)的
    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导致此事件发生的故事情节。
  • 14. (2023七上·西宁期末) 名著阅读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1. (1) 上文出自经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家(人名),选文涉及的故事情节是
    2. (2)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在这四个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结合《西游记》的内容情节,说说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 15. (2022七上·龙山期末) 根据你阅读《西游记》的积累,回答问题。
    1. (1) 填空。

      唐僧原是 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做了陈状元之子,出家以后法名为  ,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2. (2) 写出下面两图中除孙悟空以外的人物名,并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的情节。

      图①人物:    情节:

      图②人物:    情节:

  • 16. (2022七上·宁强期末) 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取经地点及对应故事图

    地点

    观音院

    流沙河

    白虎岭

    火云洞

    车迟国

    情节

    大闹黑风山

    木叉奉法降悟净

    车迟国斗法

    三借芭蕉扇

    请补全表格中“《西游记》取经地点及对应故事图”中相应序号空缺的内容:

  • 17. (2022七上·霍邱期末)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 (1) 张文在阅读《西游记》时,用思维导图梳理了主要情节,其中有几个情节不能确定顺序,请你帮他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A.三调芭蕉扇  B.车迟国斗法  C.大战流沙河  D.大闹天宫

       ② ④  

    2. (2) 白洋淀湖光波动,小渔船穿梭于芦苇之间,这个富有诗意的场景来自于的(填作者)《白洋淀纪事》;在李汝珍的 (填书名)一书中,有好奇上进的黑齿国,酸腐吝啬的淑士国,女性当家的女儿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