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三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 . 1.6m B . 7.5dm C . 18cm D . 70mm
  • 2. 《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岸边的树 B . C . 舟上的标记 D . 水流
  • 3. 下列物质都是晶体的是(  )
    A . 海波、松香、蜡 B . 金属、冰、海波 C . 松香、玻璃、沥清 D . 冰、蜡、玻璃
  •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 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 B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C . 隆冬季节,河面上结薄冰 D .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 5. 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黑板反光——光的反射 B .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 . 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 . 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 6.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 7.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 实验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要改正错误的测量方法 C . 实验中误差不可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 . 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 8.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 . 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B . 超声波清洗钟表 C . 登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D . 利用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 9.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0~5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均为3m/s C .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 . 4s时,甲在乙后方3m处
  • 10. 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 B .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C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 D . 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 11. 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可采用绕线法测得某一段铜丝的直径为 cm;如图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 12. 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 13. 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填序号)

  • 14. 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这是光的 而形成的;看到平静的湖面上有树的倒影,这是光的而形成的。
  • 15. (2016八上·东港期中)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三、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 16.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为什么?若有风吹过来为什么感觉更冷?用学过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 17. 晚上小月在家学习,对面楼里邻居观看世界杯电视音量太大,严重影响小月学习,请你替小月提出三种不同的方法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并说明每种方法各采用了哪种措施。
四、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23题12分,共38分)
  • 21. 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新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可能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于是他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

    1. (1)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 (2) 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3) 小新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  ,水蒸发越快;从实验过程看,他没有控制 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4. (4) 小新发现下雨天衣服干得比较慢,于是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水蒸发的快慢可能跟有关。
  • 22.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时探究“水沸腾和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试管中装有适量的晶体颗粒,水和晶体颗粒中分别放有温度计。
    1. (1) 安装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 (2) 某时刻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3. (3) 实验中两个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晶体颗粒熔化过程所需的时间为min,加热到第6min时,试管中的物质所处的状态是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4. (4) 当试管中的物质温度达到98℃后不再升高,这时它(填“一定”、“可能”或“不会”)沸腾;
    5. (5) 小明分析图象得出:水沸腾和晶体熔化的共同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 
  • 23.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1. (1) 如图所示,将两块硬纸板A和B粘接起来,能沿ON折转,并将它们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O点,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入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2. (2)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福同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3. (3)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

      A.减小实验误差

      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4. (4) 实验结束后,同小组的小福和小榕都想从平面镜中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又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也没有成功,是因为光路是 的。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4题5分,第25题7分,共12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 24.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5m/s的速度行驶4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000m。求:
    1. (1) 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 (2)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25. (2022八上·惠安期中) 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
    1. (1) 在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2. (2) 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的距离;
    3. (3) 汽车开到山脚下还需要的时间。(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340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