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

更新时间:2024-01-11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
  • 1. 豆腐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它是利用盐卤(等)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的原理制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豆腐属于化合物 B . 属于盐 C . 属于酸 D . 常温下,难溶于水
  • 2. 工业上制取一般不采用反应的方法。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过去也采用反应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碱性氧化物 B . 常温下,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蓝 C . 固体不能导电,但其为电解质 D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完全转化为 , 该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 .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微粒个数比3∶1 C . 反应中每生成1个分子,转移6个电子 D .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仍不能直接排放
  • 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 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2BaSO4↓+Al(OH)3 B . NaClO溶液与HI溶液反应:2ClO-+2H2O+2I-=I2+Cl2↑+4OH- C . 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3SO+Cl2+H2O=2HSO+2Cl-+SO D . CuSO4溶液中滴加稀氨水:Cu2++2OH-=Cu(OH)2
  • 5. 碳铵( , 固态)是一种常用化肥,在较高温度下,会分解生成(气态)、(气态)和(气态)。上述出现的物质中,在相同条件下,不易被压缩的是(  )
    A . B . C . D .
  • 6. 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 , 一种无机化合物,可由反应制得)水溶液得到尿素[ , 一种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B . 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C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 7. 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并完整的是(  )

    选项

    离子或分子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溶液

    B

    NaOH溶液

    C

    通入少量

    D

    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用加热法除去固体中的 B . 溶液中通入过量可将转化为 C . 热稳定性: D . 相同质量的与足量盐酸作用时,前者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多
  • 9. 下列实验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加热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 B . 实验室制 C . 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D . 盐酸除铁锈:
  • 11.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 有CO、三种气体,它们各含有1molO,则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B . 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C . 常温下,a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D . 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 12. 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向仪器a中加入水, 盖好玻璃塞, 关闭止水夹,打开仪器a玻璃旋塞向烧瓶滴加水,若水一段时间不能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 . 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CaCl2+2Cl2↑+2H2O C . 若去掉装置B,可能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 D . 装置D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对尾气进行处理
  • 13.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热NaOH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一段时间后,若往烧杯中液体滴加硝酸酸化硝酸银有白色沉淀,则半透膜破损

    装置可用于固体碳酸氢铵加热分解

    装置可用于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B

    D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B . 标准状况下,氨气与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 C . 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D . 在0℃、下,混合后的体积约为
  • 15. 某学习兴趣小组拟对溶液A的成分进行分析,溶液A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 , 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E的体积是224mL B . 将足量的盐酸换成足量的硝酸,也会产生2.33g沉淀 C . 溶液A中 D . 溶液A中一定存在
  •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 B .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入草酸: C . 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D . 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 17. 过硫酸钾()可用作破胶剂、聚合促进剂、氧化剂、分析试剂等,时分解。实验小组对过硫酸钾进行相关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可用于检验酸性溶液中的 ,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①完成化学方程式:

      ②当生成高锰酸钾时,共有电子发生转移。

    2. (2) 小组同学预测过硫酸钾的分解产物有 , 并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部分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省略)。

      ①装置D、E中盛放的试剂依次为(填字母)。装置D、E中均有气泡冒出,还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溶液 d.溶液 e.浓

      ②实验时,通入He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应先加热装置(填“A”或“B”),其中装置A适合的加热方式为

      ③装置B中石棉绒的作用为

  • 18. 84消毒液是常用消毒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其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

      装置甲中盛放高锰酸钾的仪器名称是,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装置乙的作用是
    3. (3) 装置丙中制备次氯酸钠为放热反应,该反应需要控制温度在40℃以下,写出一种(除搅拌外)控制该反应温度的操作方法
    4. (4) Ⅱ.探究相关性质

      为了进一步研究消毒液的性质,兴趣小组向盛有2 mL 84消毒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双氧水,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对此作出以下猜测。

      猜测1:双氧水与消毒液发生反应产生氧气。猜测2:……

      猜测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猜测2可能为

    5. (5) 为了验证猜想,某探究小组设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所选药品有:10%的双氧水、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二氧化锰等。该小组通过实验得出猜测1正确,请依据此装置和所给的药品推测该探究小组的实验设计是

  • 19. 以废钒电池负极电解液(主要化学成分是V3+、V2+、H2SO4) 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钒制备V2O5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氯酸浓度较高或受热时易发生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氧化”中低价态钒都转化为 , 其中V3+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际生产中的氧化剂不选择HClO3的原因是
    2. (2) “浓缩”至钒溶液质量浓度(折合V2O5质量浓度)为27.3 g·L-1'时,则溶液中c()= mol·L-1。(结果保留1位小数)
    3. (3) pH对沉钒率(η)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沉钒时控制钒液合适的pH范围是,沉淀产物为2NH4V3O8·H2O,则加(NH4)2SO4沉钒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过滤”后对沉淀进行洗涤,采用稀(NH4)2SO4作洗涤液的目的是。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5. (5) “煅烧”需要在通风或氧化气氛下进行,其目的是
  • 20. 以蒽渣(富含芴和菲及少量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杂质)为原料,由芴()与直接羰基化合生产9-芴甲酸()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常用极性有机溶剂。

    ②相关物质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9-芴甲酸

    熔点/℃

    114

    99

    229

    水溶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1. (1) 对蒽渣进行“℃恒温搅拌”的原因是
    2. (2) 在“一定条件”下,、芴发生羰基化合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滤渣1”可回收利用,其主要成分为;“操作1”的名称是
    4. (4)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微量水时,的用量会偏大,可能的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静置、过滤”时,试剂1可以是
    6. (6) 实验室以芴、菲混合物(质量比)为原料模拟9-芴甲酸的生产流程,最终测得9-芴甲酸的产率为 , 则过程中转化为9-芴甲酸的的物质的量为mo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