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50分)</span></strong>
  • 1. 读拼音,工整写汉字。

    chén jìn

    chóu xiè

    jū shù

    xiāo huǐ

    fán zhí

  • 2.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好shì 裂jūn 母xiào 选shāi B . qiǎng 然qiāo 允ruò 标zhì C . 背jǐ 水qián 隔jiàn 怨mán D . chuò   服xùn   胆què   动cù
  • 3. 找出每组中的两个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里。

    A.箩卜 腹泻 灰烬 空暇 羨幕

    B.访汛 教诲 签别 配合 挽留

    C.侵略 塌馅 乖巧 躁声 稀罕

    D.酷署 烦锁 机械 勉励 辉煌

  • 4. 把词语补充完整,根据词义和感情色彩参照示例分组。

    ①足智多

    ②呕

    ③国

    计多端

    ⑤处心积

    ⑥得意忘

    ⑦兵马乱

    ⑧臭名远

    ⑨兴高

    世闻名

    例:①——④

    ——

    ——

    ——

    ——

  • 5. 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耽搁(停留)

    耽搁(耽误)

  • 6. 选择合适的诗句匹配。

    劝人珍惜时间。

    劝人节约。

    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C.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7.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内容,前后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沟通彼此之间的心灵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ㅤㅤ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④③①
  • 8. 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反问、比喻) B . 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比喻、排比) C . 是谁唤醒了大地?除了美丽的春姑娘,还能有谁?(设问、反问、拟人) D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对偶、夸张)
  • 9. 将下列句子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能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旭日东升读到夕阳西沉。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道理,或感叹人生苍凉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心情因书时而喜,时而悲,起伏不定。

    ⑤坚持读书,是生命中最好的习惯。

    A . ①③②④⑤ B . ⑤①②③④ C . ②④③⑤① D . ①⑤②④③
  • 10. 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 (1) 《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山间的静谧感。
    2. (2)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这一壮美意境中不乏无眠的思乡情。
    3. (3) 《枫桥夜泊》是满怀旅愁的张继绘制的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
    4. (4) “暖风得游人醉”中加点字的意思是“人或事物对品行、习惯的影响”。
    5. (5)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 11. 诗文连线。

    纨绔不饿死,

    心以理义养。

    苗以泉水灌,

    儒冠多误身。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温故而知新,               

    夕死可矣。

    朝闻道,

    可以为师矣。

二、阅读理解(30分)</span></strong>
  • 12.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课文回顾

        ㅤㅤ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舵鸟比起来差远了——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华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1. (1) 读过上面的文字你会发现,这三个自然段都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共性问题是
    2. (2) 读过上面文字后,请把下面几种动物的速度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

      ①人 ②猎豹 ③鸵鸟 ④游隼

    3. (3) 下面对加点字“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约”表示“大约”,也就是说说鸵鸟的最大速度72千米每小时,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B . 鸵鸟的最大奔跑速度可能在72千米每小时之上,也可能达不到这个速度,所以“约”字不能省掉。 C . 鸵鸟的最大奔跑速度就是72千米每小时,“约”字让这个数字变得不确定,所以应该去掉。
  • 13.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绿(节选)

    ㅤㅤ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1. (1) 选文重点描写了两种景物。其中对的描写以描写为主,而则为描写。
    2. (2) 请品读画直线的句子,你认为加点字“钻”用得好不好?说明理由。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
    4. (4) 第一段主要从两个角度描写
    5. (5) 选文是按照的顺序来写的。
  • 14.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ㅤㅤ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ㅤㅤ②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ㅤㅤ③鲁迅在学生时代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一千万字的宝贵财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ㅤㅤ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海涅、歌德的许多诗,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ㅤㅤ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图点批注,因此他的文

    章带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ㅤㅤ⑥至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类的学做佳话,更不胜枚举。

    ㅤㅤ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ㅤㅤ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一要苦于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A] 。二要苦于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通,即使因此“口舌生疮”,“手肘生茧”也不以为憾。三要苦于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如果懒于思考,那就正中了“学而不思则周”的古训,末了,不要苦于修改, [B] 。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读苦练、苦思、苦改。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ㅤㅤ⑨要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胜枚举:

    2. (2) 苦学包括
    3. (3) 把下面两句话还原到文中,[A]处应填,[B]处应填。

      ①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②齐白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 (4) 如果让你写作文,下列各项中,与本文主题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
      A . 苏秦读书至深夜,困倦时以锥刺股,清醒后坚持读书 B . 匡衡家贫无灯看书,于是凿壁偷光,刻苦读书 C . 南宋的陆游家里到处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9000多首诗 D . 明朝宋濂自幼好学,曾经徒步数十里,冒着寒雪三度访问老师,遍访名师,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三、习作(20分)</span></strong>
  • 15. 创意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是什么样子的?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

    要求:①题目自拟,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②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作文字数400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