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03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听老师读文段两遍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这段话主要介绍的是( ) 
      A . 森林中的昆虫 B . 森林中的树木 C . 森林的寒冷
    2. (2)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天气寒冷,森林中什么动物都没有了。 

       ②鸫鸟喜欢吃山梨。 

       ③“树木都酣睡了”的意思是树木都倒下了。 

  • 2. 下面带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 (jiàng) 领(jiǎo)色 (jì)绳子 B . (níng)可 (shà)时 家(qiǎo)儿 C . (lòu)面 归(huán) (hōng)堂大笑
  • 3.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严历 茂盛 慕色 山崩地裂 B . 担忧 出塞 拨打 无可奈何 C . 顽皮 即然 违抗 腾云架雾
  • 4. 根据意思,给下面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山风迎面扑来,新鲜而又湿润。( ) 

    A . 清新的 B . 稀罕的,新奇的
  • 5. 根据意思,给下面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A . 怜悯,可惜 B . 可爱
  • 6. 根据意思,给下面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王戎七岁,与诸小儿游。( ) 

    A . 尝试 B . 曾经
  • 7. 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如果……就…… 

     虽然……但…… 

    1. (1) 蟋蟀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2. (2) 母亲不相信,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3. (3) 这只陀螺人工削出来的,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 
  • 8.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这次班级活动中,胆小的晓明破天荒挑大梁 , 担任了主持人。”句子中的加点词用得正确。 
    2. (2)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告诉我们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价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3. (3) 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如女娲未卜先知、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赫拉克勒斯冷酷无情。 
  • 9. 读拼音,写词语。                                                                                                                                           
     

     chè huàn 

     
     

     kǒng pà 

     
     

     ào mì 

     
     

     qīng xī 

     
     

      

     
     

      

     
     

      

     
     

      

     
     

    jīng pí lì jié

     
     

     chóng zhěng qí gǔ 

     
     

      

     
     

      

     
  • 10. (2021·济宁模拟) 比一比,再组词。

    溉()   振()   稻(

    概()   震()   蹈(

  • 11.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谁又敢怎么样呢?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奉献的英雄们,我们不能忘记。 

    2. (2) 老师捧着测验卷走进教室。开始发卷子了,同学们。(用动作描写表现紧张心情) 
    3. (3) 仿照例子,请选择一个事物,用上至少一个加点词语描写它。 

       例:写雷雨忽然 , 乌云密布,一场雷雨下了起来。一会儿工夫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纷纷从天上落下来。 

       云 人群 猫 烟花 霎时 顿时 过了一会儿 

       写 

  • 12. 积累与运用。 
    1. (1) 名句“,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2. (2) 《题西林壁》中能表现“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见解”的诗句是“”。 
    3. (3) 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二、阅读 
  • 13. 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批注:____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选自语文教材《爬天都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1. (1) 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你想到什么。请以批注的形式写在旁边的横线上。 
    2. (2) 文段中有句子把“我”爬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请在文中找出来,并用批注形式写出你读此句的感受。 
    3. (3) 从这一老一小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写。 
  • 14. 课外阅读。 

     满山的灯笼火把 

         我的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就把我送到远在四川农村的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一天,我跟着大人们到田里去干杂活。傍晚,突然狂风骤(zhòu) 起,乌云翻滚。大人们怕大雨把我淋坏了,让我先回家。我看了看茫茫雨幕中的田野,决定抄近路回家。因为舍不得穿鞋,就脱下来拎着,光着小脚丫,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埂(gěng)上走着。又一阵疾风扑面而来,我(A.不由自主 B.不慌不忙)地侧身避风,不料,脚下一滑,一下坠(zhuì)入田边的土井中,幸亏那上大下小的背篓(lóu)和我(A.虚弱 B.瘦弱)的身子恰恰能卡住井口。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惊慌地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kōu)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然而,一番艰苦努力的结果却是又往下陷了一点儿。 

        危急中,我突然明白了:不能再这样盲目地胡乱挣扎了,乱挣扎的结果只会更坏。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救。我知道亲人们一定会来救我的。 

         我不再哭,也不再喊,渐渐冷静下来,只是全力拽(zhuài)住井口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坠。雨渐渐小了,停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连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虽然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坚持着,坚信着。 

         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顿时,我泪如泉涌。 

         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 

         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啊! 

     (语文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 

    1. (1) 联系上下文,选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 (2) 根据短文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我”的心情写下来。                                                                                                                                           
          

       内容 

       

       “我”的心情 

       

       起因 

       

       坠入土井 

       

       惊慌 

       

       经过 

       

        

       

        

       

       结果 

       

        

       

        

    3. (3) 读完这篇短文,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回答。 

       问题: 

       回答: 

    4. (4) 比较下面一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请写下来。 

       那灯笼火把 , 越来越近,越来越亮…… 

       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 , 越来越近,越来越亮…… 

       我体会到: 

    5. (5) 请结合内容,分析一下“我”能脱险得救的原因。 
三、习作(二选一)(30分) 
  • 15. 作文。 
    1. (1) 你一定玩过有趣的游戏吧,请把玩游戏的过程写下来,还可以写写自己当时的心情。题目自拟。 
    2. (2) 打开记忆的宝盒,回忆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总是让你百般滋味,让你或许快乐,或许自豪,或许生气,或许难过……请以“想起这件事我就”为题写一篇习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