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三校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题目
  • 1. 现代文阅读Ⅰ

    梵净山真正出众的不是外形,不是宗教,而是它所孕育的生命。亘古至今,人世间滚滚红尘,梵净山如同一座“孤岛”。它在危急时刻接连三次出手,助力生灵繁衍存续。正如生态学专家吉姆·桑赛尔在梵净山实地考察时所言:“梵净山就像一座生态‘孤岛’,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

    梵净山为周边区域内的最高峰。来自太平洋的东亚季风,与来自印度洋的南亚季风,翻山越岭,在此交汇。随季风而来的暖湿气流受山体阻碍向上爬升,遇冷凝结,山间云雾弥漫遂成为常态。蒸腾的气流转化为充沛的降水,梵净山年降水量高达1100~2600毫米。充沛的降水以山顶为中心,向四周孕育出放射状水系,四下奔流。仅落差在20米以上的瀑布就有23处之多。如此多的水流,如果是出现在梵净山周围的碳酸盐岩地区,则会大量下渗,并让地表的土壤冲刷流失,形成石质荒漠——“石漠”,非常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但在梵净山,难以溶蚀的变质岩使得降水多在地表汇聚形成溪水、河流,每年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上亿立方米的洁净淡水,这在石漠化严重的贵州是极为重要的。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层,再加上梵净山所处的亚热带环境,水热条件可谓优越,为动植物的生存栖息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梵净山的野生植物有4394种,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优于周围的碳酸盐岩地区。这便是梵净山助力生命、突破石质荒漠困境的第一次出手。

    第二次出手,则开始于寒冷的冰期。梵净山地处亚热带,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至山顶一带,年均温度只有5~6摄氏度。往往是山下郁郁葱葱,山上白雪皑皑。在数千米的垂直距离内,梵净山跨越了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四个温度带,相当于水平距离上几千千米的变化。不同海拔的温度带可以满足不同植被的生长需要。包括1300~14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1400~2200米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200~2570.5米的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草甸带。这便是山地的垂直自然带。260万年以来,每当冰期来临,全球温度都会大幅下降。一些动植物因为无法适应寒冷而消失。但在梵净山,垂直自然带开始发挥作用,原本生活在较高海拔地区的植物,逐渐向温暖的低处迁移。当冰期结束,气温回暖,它们又往较凉爽的高处回迁。一下一上之间,古老的物种得以延续,这便形成了所谓的“孑遗物种”。在这里,可以看见叶靓花美但颇为珍稀的鹅掌楸。其树木高大,可达40米。更为稀少的珙桐,居然在梵净山成片分布,树高可达20余米。每年春末夏初,珙桐花开,枝头大型的白色苞片随风摇曳,宛如飞翔的白鸽,因此它也被称为“中国鸽子树”。最为珍稀的是梵净山冷杉,它是梵净山的特有品种。幼年期生长缓慢,40年后才加速生长,树龄可达300多年。就这样,梵净山成了冰期生命的“挪亚方舟”。报春花属、龙胆属、吊钟花属、马先蒿属等,众多有着上千万年历史的生物得以延续生命。

    第三次出手伴随着末次冰期的到来,现代人类的祖先在生存压力之下,向全球迁徙。在中国,人类的足迹遍布大地,形成新的汪洋大海。人们在梵净山周边垦殖农田,开采朱砂。密集的人类活动使得梵净山周边的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原本连接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江南丘陵,直至台湾山地的山地生物廊道,彻底断裂。人类进逼而动植物退却,“孤岛”梵净山再次出手,大量灵长类动物避难于此。最著名的便是黔金丝猴,因为其他栖息地的破坏,梵净山成了它们最后的家园。黔金丝猴体长60~70厘米,尾巴又细又长,状如牛尾,非常醒目。与川金丝猴、滇金丝猴一样,黔金丝猴也属于仰鼻猴属,原来都居住于热带雨林,后来在迁徙中逐渐分化,黔金丝猴是其中数量最稀少的一种,目前仅存约800只。

    三次危急时刻,“孤岛”三次出手相助。在国内生态环境普遍告急的今天,梵净山这样一座面积不大的“孤岛”中的自然植被还依然保持了相对原始的状态,成为6000多种动植物生存、繁衍、演化的场所。

    (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最高峰的梵净山,阻碍了暖湿气流向上爬升,使蒸腾的气流转化为充沛的降水,年降水量高达1100~2600毫米。 B . 梵净山为周边地区提供大量洁净淡水,突破石质荒漠困境,是因为它周围的碳酸盐岩地区能够汇聚地表降水。 C . “孑遗物种”指在梵净山垂直自然带的作用下,度过寒冷冰期,生命得以延续的鹅掌楸、珙桐、冷杉等古老珍稀植物。 D . 在密集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灵长类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它们都避难于“孤岛”梵净山,这里成了它们最后的家园。
    2. (2)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与“人类的足迹遍布大地,形成新的汪洋大海”都是比喻句,它们的本体相同。 B . 梵净山有大量的动植物生存栖息,得益于其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层及亚热带环境所构成的优越水热条件。 C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写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梵净山助力生命的“三次出手”,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D . 作者通过本文不仅告诉我们梵净山助力生灵繁衍的重要意义,还表达了对人类活动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满。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句最符合梵净山垂直自然带规律的一项是(   )
      A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4. (4) 2018年7月2日,贵州梵净山一举成为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为什么它能在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5)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严谨、准确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Ⅱ

    桂公塘[注](节选)

    郑振铎

    那一夜,天空黑得如墨,浓云重重叠叠地堆拥在天上。有三五点豆大的雨点,陆续续地落下。窗外芭蕉上渐有淅沥之声,风吹得檐铃间歇地在作响。

    窗内两支大画烛在放射不同圈影的红光。文天祥坐在书桌前,黯然无欢,紧蹙着双眉,在深思。

    唆都也坐在旁边,在翻阅他带来的几本诗集,有意无意地说道:

    “大元将兴学校,立科举。耶律大丞相是最爱重读书人的。丞相,您在大宋为状元宰相,将来必为大元宰相无疑!不像我们南征北讨的粗鲁人……”

    “住口!”天祥跳起来叫道,“你们要明白,我是大宋的使臣!国存与存,国亡与亡!我心如铁如石,再休说这般的话!”他的声音因愤激之极而有些哽咽。

    “这是男子心,我们拜服之至!只是天下一统,四海同家,做大元宰相,也不亏丞相您十年窗下的苦功。国亡与亡四个字且休道!我们大元朝有多少异族的公卿。”

    天祥坚定地站在烛影之下,侃侃地说道:“我和你们说过多少次了,我是大宋的使臣,我的任务是来讲和!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再休提那混账的话。人生只有一个死,我随地随时都准备着死。迫紧了我,不过是一死。北廷岂负杀戮使臣之名!”

    忙右歹连忙解围道:“我们且不谈那些话。请问大宋度宗皇帝有几子?”

    天祥复坐了下来,答道:“有三子。今上皇帝是嫡子。一为吉王,一为信王。”

    “吉王,信王,今何在呢?”

    “不在这都城之内。”

    忙右歹愕然道:“到哪里去了呢?”

    “大臣们早已护送他们出这危城去了!”

    唆都连忙问道:“到底到了哪里?”

    “不是福建,便是广东。大宋国疆土万里,尽有世界在!”

    “如今天下一家,何必远去!”

    “什么话!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降伏;即使攻破了临安,我们的世界还有在!今上皇帝如有什么不测,二王便都已准备好,将别立个朝廷。打到最后一人,我们还是不降伏的!还是讲和了好,免得两败俱伤。贵国孤军深入,安见不会遇到精兵勇将们呢?南人们是随地都有准备的。”

    唆都不好再说下去,只是微笑着。

    门外画角声呜呜地吹起,不时有得的马蹄声经过。红烛的光焰在抖一抖的,仿佛应和着这寒夜的角声的哀号

    接连的几天,北营里纷纷扰扰,仿佛有什么大事发生。杜浒和小番将们是很接近的,但也打听不出什么。

    天祥隐约地听到入城的话,但问起唆都们时,他们便都缄口不言。

    伯颜是更不容易见到了。连唆都、忙右歹也忙碌起来,有时半天不见面,好像到什么地方。归来总是一身汗,像骑马走了远路似的。

    天祥知道一定有什么变故。他心里很不安,夜间,眼光灼灼地睁着,有一点声响便侧耳细听。

    有一夜,他已经睡了,唆都、忙右歹方才走了进来,脱了靴。仿佛是忙右歹,低语道:“文丞相已经熟睡了罢?这事,大家瞒得他好,万不可让他知道。”

    “如今大事已定,还怕他知道做什么!”唆都粗声地说。

    天祥霍地坐起身来,心脏怦怦地像在打鼓,喉头里像有什么东西塞住,一股冷气透过全身,整个人像跌落在冰窖里。

    “什么!你们瞒的是什么事?”

    忙右歹连忙向唆都做眉眼,但唆都不顾地说道:

    “我告诉您丞相了罢,如今大事已定,天下一统了!我大元军已经进了贵国都城。贵皇上拜表献土,并诏书布告天下州郡,各使归附。我大皇帝和大元帅宽厚仁慈,百姓们丝毫不扰,社稷宗庙可以无虞。不过纳降大事,大元帅已请贵国吴相、贾相、谢枢密、家参政、刘同知五人,为祈请使奉表大都,恳请大皇帝恩恤保存!”

    “这话真的么?”天祥有些晕乱,勉强地问道。

    “哪有假的!我们北人从来说一是一。”

    天祥像从云端跌到深渊之下,身体有些飘忽,心头是欲呕不呕,手足都战抖着,面色苍白得可怕。挣扎得很久,突伏在桌上大哭起来。

    血与泪的交流;希望与光明之途,一时都塞绝。他不知道怎么办好!此身如浮萍似地无依。只欠一死,别无他途。

    那哭声打动得唆都们都有些凄然。但谁都不敢劝。红烛光下,透吐出一声的哀号,在静夜,凄厉之至!

    门外守卫的甲士们,偶然转动着刀矛上的铁环,发出丁丁之声。

    唆都防卫得更严,寸步都不敢离开,怕天祥会有什么意外。

    杜浒凑一个空,来见天祥。天祥的双眼红肿着,清秀的脸上浮现着焦苦绝望的神色。

    “我们的子弟兵听说已经从富春退到婺、处二州去了,实力都还不曾损。”杜浒道。

    天祥只点点头,万事无所容心的。

    “吴坚、贾余庆辈为祈请使北上,不知还能为国家延一线之脉否?最可怜的是,那么颓老的家参政,也迫他同行。丞相明天也许可以见到他们。”

    天祥默然的,不知在打什么主意。他的心是空虚的。一个亡国的被羁的使臣,所求的是什么呢?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消息:虽诏书布告天下州郡,各使归附北廷,但听说,肯奉诏的很少,忠于国的人很多。两淮、浙东、闽、广诸守将都有抗战到底的准备,国家还可为!”

    天祥像从死亡里逃出来一样,心里渐有了生机,眼光从死色而渐恢复了坚定的严肃。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桂公塘》,初载于1934年4月《文学》,写的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赴元讲和被扣押后设法逃脱,辗转数处终于暂时脱险的故事。小说共16节,本文节选第5—7节。文中的伯颜、唆都、忙右歹都是元朝臣子。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描写景物时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饱蘸情感笔墨,整篇文章如一曲激昂的英雄之歌,动人心魄。 B . 元军攻陷了宋朝都城的消息,使文天祥陷入极度悲伤之中,文章用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 C . 文天祥的情绪随事态发展而变化,经历了黯然、愤激、不安、绝望之后,当他听闻宋朝仍有希望,重新坚定了抗元的信念。 D . 跟随文天祥赴元营讲和的杜浒,在文天祥因宋都沦陷而有了死志之后,仍然想办法为文天祥打探消息。
    2. (2) 关于文中元人劝降文天祥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唆都用元军的惜才之意向文天祥示好,妄图用十年苦读的不易攻破他的心理防线。 B . 面对元的利诱,文天祥丝毫不为所动,用“我心如铁如石”的话语来打消对方的企图。 C . 忙右歹插话解围,意图缓和紧张气氛,反让文天祥抓住话题表明自己抗元的坚决态度。 D . 面对文天祥的坚决态度,唆都用“微笑”显示了他对文天祥的蔑视和劝降成功的自信。
    3. (3) 文中两处画线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历史小说《桂公塘》得名于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中“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一句。从选文看,作者并没有被客观史实拘束,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样做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子昂上言

    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书》不闻,明诏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太学者,政教之地也,君臣上下之取则也,俎豆揖让之所兴也,天子于此得贤臣焉。今委而不论,虽欲睦人伦兴治纲失之本而求之末不可得也。“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删改)

    文本二:

    庚子秋,同被诏校《唐书》新本,见史策伯玉与傅弈、吕才同传,谓伯玉以王者之术说武瞾,故《赞》贬之曰:“子昂之于言,其聋瞽欤!”呜呼,甚哉!其不探伯玉之为《政理书》之深意也。明堂大学 , 在昔帝王所以恢大教化之地,自非右文好治之主,为之犹愧无以称其举,岂淫艳荒惑、险刻残设妇人之所宜与乎?缘事警奸,立文矫僭,伯玉之言有味乎其中矣。彼傅、吕者,本好历数才技之书,但能领略大体,颛务记览,以其末学,讵可引伯玉而为之等夷耶?杜子美、韩退之,唐之伟人也。杜云:“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其推尚伯玉之功也如此。后人或以己见而抑之,人之才识,信夫有相绝者矣。同当时尝欲具疏于朝廷,以辨伯玉之不然,会除外官,不果。

    癸卯春,伯玉县人、金华道士喻拱之过门,言其邑令庞君子明于本观陈公读书台旧基,构大屋四楹,题之曰“拾遗亭”。栋宇宏豁,轩楹虚显,步倚眺听,依然风尚,将记其实,愿烦执事。同曰:“伯玉,同之郡人也。昔不幸而死于贼简之手,心常悼之矣。幸而不得列于佳传,是故恳恳欲为之伸地下之枉耳。记此何敢妄!”遂述前事,使揭于亭上,聊以阐独坐之幽。其山川之胜,登临之美,今古不易,有子美之诗在焉。

    (选自文同《拾遗亭记》,有删改)

    【注】①子昂,陈子昂,字伯玉,曾任右拾遗。这里陈子昂向武后(武则天,武瞾)上书进言。②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学,古称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A欲B睦C人D伦E兴F治G纲H失I之J本K而L求M之N末O不P可Q得R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诗经》,也称《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评《诗经》“思无邪”。 B . “愚臣所以私恨也”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 . “济”意为“补益”,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济”字含义不同。 D . 癸卯,干支名称,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月、纪日,这里是纪年,其后一年是甲辰年。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子昂认为太学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地方,治理国家要重视礼乐,他希望武后让学子回到太学读书,并认为这是国家的大事。 B . 文同对《新唐书》把陈子昂和傅弈、吕才放在同一传记心有不平,他认为陈子昂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后,功绩更大。 C . 杜甫认为陈子昂的忠心和义气能流传千古,韩愈认为唐朝诗文的繁荣兴旺是从陈子昂开始的,他们都推崇陈子昂的功绩。 D . 文同曾打算向朝廷上奏来为陈子昂辩解,正逢改任新的地方官职而作罢。射洪县令庞子明建“拾遗亭”,文同追述了往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人或以己见而遽抑之,人之才识,信夫有相绝者矣。

      ②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传,是故恳恳欲为之伸地下之枉耳。

    5. (5) 文同写《拾遗亭记》有何意图?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注】①题中“和”,读hè,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诗人的友人。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断雁”“尘劳”等词写出孤雁哀号、尘世烦劳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 B . 颔联对仗工整,视听结合,描写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阴云密布,大雪将至的景象。 C . “灯花”指灯芯燃烬所结成的花状物,“砚冰已合灯花老”说明诗人夜深难眠,读书时间之长。 D . 这首酬和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 (2) 黎靖在《人生之贵》中提到“人以正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精为贵,情以挚为贵……”,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论语·秦伯》里的一句话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广大中华青年说道:“。”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2. (2) 我们常说要防范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中也表达了同样的句子是“”。
    3. (3) “帆”这一意象寓意丰富,在古诗词中运用频繁,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镜”在中国文化中有复杂的内涵。如“览镜诗”,不是泛指含有“镜”意象的诗,也不是指专门吟咏镜子的诗,A____。览镜诗的关注点,是这个行为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物心理情感。换言之,览镜诗中,作为物品的镜,只是触发某种心理的媒介,并非诗歌吟咏的重心所在。作者对览镜行为有更充分的自觉,把更多的笔墨着眼于“镜中像”所引起的一系列内心反应和情感状态。审视览镜诗的嬗变脉络,我们可以再次确认中唐至宋代诗学的一脉相承,也能感受到日常化题材在宋代诗人手中有更繁复的艺术表达和更丰赡的文化内涵。宋人的自我形象在览镜诗中得以再造,新的审美趣味随之形成。

    B____,是人们览镜自照的重要目的。按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人们通过观看镜中影像而建立“自我”的观念,并由镜中自我逐渐进入“社会中的我”乃至“理想中的我”。人在镜前凝视,建构对自身形象的认识。“镜中像”与“现实我”存在距离,这就促使照镜人通过想象去完成两者的合一,建构自我形象。诗人照镜,由人而镜,由镜而像,由像返观人,故心有所感。解读览镜诗,是观察作者自我形象建构的有效途径。

    ①宋庠仕宦显达,遣词造句典丽奥博,全诗意脉从“镜中像”指向“现实我”。②镜中老态让他联想到现实官场--是致仕退隐,还是不负官位?他内心纠结。③宋庠没有白居易的乐天顺命,镜中 像刺激他要在现实和理想间选择,因为他最后欣羡汉代的疏广、疏受,能主动功成身退。④我们可从中提炼出诗人的三层形象:“镜中像”——颓然老者(“坐况苍华不满梳”);“现实我”——高位在身(“淚绶转惭龟钮印”);“理想我”——致仕归田(“羡杀贤哉汉二疏”)。⑤三者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作者“难决”,整首诗也因三层形象的复杂关系而充满张力。⑥览镜诗是表达日常生活细节的诗, 日常不能径直变为诗,但诗可以产生日常,让日常经验走向美学自觉。⑦宋人将“镜中像”与“现实 我”勾连在一起,导致“幻象”与“真我”对话,试图超越琐碎凡庸的现实,直指诗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2. (2) 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望去,璀璨灯火映照下的大唐不夜城流光溢彩,微笑着迎接四方的游客。随着涌动的人潮入不夜城,眼前的景象立刻就吸引和震撼着我。(a)驻足放眼玄奘钢像矗立中央杖凝神.展现着英雄的坚毅与刚强展馆剧院重檐歇山中西结合展示着古城的含蓄和开放君臣雕塑栩栩如生风范尽显讲述着大唐的强盛和辉煌唐城遗址形态各异卧马盘龙倾诉着历史的厚重和渊长。顺着指引牌西望,“长安十二时辰”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雍容华贵,为元宵佳节增添了无限的浪漫。

    大雁塔慈恩寺里浑厚的钟声传了过来,“卖——扇子啦!"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仿佛带领我穿越到了大唐。两队身着唐装的宫女手抱琵琶,一曲《霓裳羽衣》引来阵阵惊叹;另一边,"不倒翁"小姐姐团扇轻摇,圆旋飘飞,令人浮想联翩,思接敦煌。(b)“妈妈我弹得好听吗"循声看去一个小女孩双脚飞快地踩着地上硕大的琴键快乐洋溢在稚嫩的脸上“快快给我再拍一张"一对情侣在精致的华灯前幸福地摆拍羊肉泡馍馆门口一位男子搀扶着老人走了出来老人用地道的四川话连连说着“好吃好吃”。庆典广场上,人山人海,舞龙的队伍周围,高亢的秦腔引得听众也放开了嗓子,现代街舞更是让年轻人禁不住扭动了起来,给不夜城带来了热闹,带来了活力。

    1. (1)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远远、阵阵、连连”,说说它们和“远、阵、连”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 (2) 文中a,b两处画横线句子的表达各具特色,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用到了破折号,说说二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四、作文(共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如何应对“变”之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

    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以“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