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 (yòu) (chǔ)士 B . (mí) 压(zhòu) C . (cuàn) 蹿(cuān)上来 D . 鸣啭(zhuǎn) 魁(wǔ)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 古(měng) 旗(zhì) 虹色(ní) B . 开(huō) 山坳(ào) 蹿上来(cuàn) C . 妩媚(wǔ) 鸣(zhuǎn) 着脸(běng) D . (kuī)  劲挺(jìng) 一而散(hōng)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bó) (zhènɡ)重 B . (xuē) 山(jiàn) C . (fènɡ)隙 点(zhuì) D . (cuàn)过来  (bào)书画
  • 4.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豪迈 慷概 B . 淘醉 干燥 C . 疙瘩 暴露无疑 D . 斗篷 别出心裁
  • 5. 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裁缝 干躁 B . 关键 感慨 C . 谜语 技高一筹 D . 莱茵河 错综复杂
  • 6.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斗篷 琴键 错综  暴露无疑 B . 暄闹 清幽 日寇 忘乎所以 C . 逶迤 忧虑 和蔼 全神惯注 D . 熄灭 澄碧 汇集 囫囵吞枣
  • 7. 下列词语中“顾”与“顾影自怜”中“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左顾右盼 B . 三顾茅庐 C . 奋不顾身 D . 顾此失彼
  • 8.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在太山(心志) B . (小门) C . 明月别枝惊鹊(离开枝头) D . 不知道(本来)
  • 9.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国歌响起,人们一齐脱帽肃立,瞻仰鲜红的国旗。 B . 这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文字如余音绕梁一般自然畅快,值得一读。 C . 他的这篇短文十分朴素,却如黄钟大吕 , 震撼人心。 D . 一看他从袋子里拿出明珠,本已经虎视眈眈的匪徒,立刻就下手抢夺。
  • 10. 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史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深受感动,写下了这句话:“____”,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以天下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位卑未敢忘忧国 C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D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11. 在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两两相对,与此类似的诗句是( )
    A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B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玉跳珠乱入船。 D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12.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13.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14. “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身影,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远眺的实现,令人惆怅。”此情此景和下面的哪一诗句对应最恰当( )
    A .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B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C .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D .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 1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是元代白朴所写,表达了作者不和那些以“贤”自许的人争短较长的心境。 B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晚清第一园林何园的楹联。 C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诗人贺知章借欢乐的场面写伤感之情。 D . 《七律·长征》表达了诗人因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之情,赞美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16. 关于《七律 长征》,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是( )
    A . 《七律·长征》是浩瀚诗海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可多得的歌咏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 B . 《七律·长征》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八句,每句七字,首联和尾联必须对仗。 C . 《七律·长征》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D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具体写红军长征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
  • 17.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年闰土》作者是鲁迅。课文通过描写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B . 倡议书的最后要署名并写上日期。 C . 要想演讲稿有说服力,就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观点可有可无,作用不大。 D . 《桥》巧妙设置悬念,最后点明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18.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真州路”“捺山”这些地名在路牌中用拼音表示,正确的拼法是“ZHENZHOULU”

    “NASHAN”。

    B . 《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苏轼,文中牧童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杜处士却很认同,所以作者在最后说专业的事应该去问专业的人。 C . “狼牙山五壮士”“竹节人”“少年闰土”作为文章题目,拟题方式一样。 D . “颜筋柳骨”之“柳骨”是指柳宗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 19.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和自己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的故事。 B .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科普说明文,从古代神话谈起,既引出说明的话题,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 《丁香结》在介绍丁香花时,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突出了它的颜色、样子、气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D . 《青山不老》中,“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的高贵品质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
  •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英雄雨来》写了雨来在抗日战争中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 B .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自传体小说,原名《心》。 C . 小说《草房子》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通过对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描写,讲述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D . 《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中《西汉故事》中提到项羽就会想到与之相关的故事《破釜沉舟》《火烧阿房》。
  •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去看海》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海子对海边的向往。 B . 《草房子》中陆鹤扮演秃子连长很成功,有一次他还扯了蚊帐做成渔网。 C . 读了《林汉达历史故事集》我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利用老马来识途的管仲、特别不爱笑的褒姒等等。 D . 《爱的教育》是德国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童年》这本书的作者是高尔基,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 . 《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 C . 《草房子》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屋前种着艾,最后因为救落水女孩乔乔死去了。 D . 《爱的教育》处处流淌着爱的音符,激扬着爱的旋律,教会我们要用爱包容一切,爱自己,爱老师父母,爱同学朋友,爱校园爱国家……
  • 23. 看拼音,写词语。

    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mǎ tí 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听起来让人心潮péng pài、热血fèi téng,身上 zhòu rán沁出粒粒汗珠来,只感觉胸口有一种力量在dàng yàng

  • 24. 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 (1) 诗词中风景无限。杜牧笔下的江南春光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看到南京城外:“三山半落青天外,。”苏轼眼中夏天雷阵雨去后,西湖水天一色的美景是“卷地风来忽吹散,。”
    2. (2) 诗词中景中含情。孟浩然借“移舟泊烟渚,。”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愁;辛弃疾借“稻花香里说丰年,。”来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刘禹锡借“,同到牵牛织女家。”来展现他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的气概。
    3. (3) 诗词中明月知心。月亮是古诗词中抒发情感的重要意象。诗人孟浩然和李白不约而同都借月亮抒发了孤寂的心情:《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中“风鸣两岸叶,。”《月下独酌》中“,对影成三人。”
    4. (4) 美文欣赏。(根据要求背诵的现代文精彩片段填空)

      走近鲁迅。鲁迅原名,浙江绍兴人。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他也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思想深邃的名言,如:。(写一句出自鲁迅的名言)

    5. (5) 快乐读书吧。小说《童年》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因为
二、阅读与理解(32分)
  • 25. 短文(一)

    【材料一】随着奥密克戎感染人数暴增,退烧止咳等感冒药物一药难求。但要(  )的是,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能乱用,尤其是混用感冒药,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健康风险。药物除了治病功能之外,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使用药物必须(   )说明书,严格(   )剂量和时间间隔。一些中成药可能含有致癌成分,也要( )服用。

    【材料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目前众多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提到,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材料三】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不能空腹,要穿宽松衣服,接种时全程戴好口罩。核酸检测前48小时不能接种。接种后需要在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方可离开。

    1. (1) 材料一括号内填入中最合适的一组词是( )
      A . 慎重 控制 遵循 警惕 B . 警惕 遵循 控制 慎重 C . 控制 慎重 警惕 遵循 D . 遵循 警惕 慎重 控制
    2. (2) 我想了解小朋友打疫苗的相关情况,可以仔细阅读材料。读后,我知道了弟弟接种疫苗后至少要注意两点:
    3. (3) 有人说“反正迟早都要阳,不如现在就阳”,结合材料二写出2点理由反驳这个说法。
    4. (4) 生活中,你是怎样预防新冠病毒的呢?
  • 26. 短文(二)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 , 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 , 道渴而死。弃其杖 , 化为邓林

    【注释】①夸父:神话人物,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竞跑,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⑥未至:没有赶到。⑦弃:遗弃。⑧邓林:即桃林。

    1. (1) 对照注释,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与日逐  弃杖:

    2. (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②未至,道渴而死。

    3. (3)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品以恢宏、壮烈的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追赶太阳的巨人形象,始终把人物置于人(夸父)与自然(太阳)的矛盾冲突中,从而突出了人物。 B . 夸父为了追赶太阳,一口气喝干了大泽的水,又向北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C . 神话结尾,那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就以浪漫主义的出奇想像,为夸父的形象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D . “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的雄心壮志。
    4. (4) 《夸父逐日》中,夸父逐日以至于丧命,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 27. 短文(三)

    老海棠树(节选)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于是不再吭声,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③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④有年秋天,老海棠树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呵,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

     ⑤冬天,窗外,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____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⑥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在我的梦里,奶奶仍坐在满树的繁花下、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节选自史铁生《老海棠树》)

    1. (1) 奶奶做了四件事,请简要概括。(每空不超过5个字)
    2. (2) “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对“张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奶奶的张望是为了寻求我的帮助。 B . 奶奶的张望是为了监督我学习。 C . 奶奶的张望是希望有一份工作,或者有精神上的寄托,不被时代抛弃。
    3. (3) 第⑤段中“小心地        到我跟前”的横线处应填下面(   )字,写出理由。

      A.拿 B.凑 C.递

      答:我选(填选项),理由是

    4. (4) 短文在标点的运用上十分精当。例如文章画线的句子中,“奶奶。”“奶奶!”“奶奶——”,作者三次喊“奶奶”的语气不同,标点也不同,请简要分析“我”当时的心理变化。
    5. (5) 选文中最后一句“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
三、习作(30分+书写4分)
  • 28.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一个瞬间、那一个人、那一件事深深印刻在你的心中,使你难忘。请以“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中心意思,表达真情实感;②内容具体,条理清楚;③不少于400字;④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